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文章搜索:
随机推荐文章
·少年王阳明智对和尚
·贴春联的传说故事
·清明时节筑高坟
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短文列表
抗联歌声永流传
  日期:2016-4-5 0:46:27 点击:6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路征程一路歌。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中国抗日战争也就此拉开序幕。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中,
宋代家具之变
  日期:2019-12-27 2:33:07 点击:6
  宋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后世文化影响极为深远:元、明、清流行的戏曲、小说,源于宋代繁荣的市井文化;后世盛行的文人画起于宋代崛起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明、清流行的园林、建筑,在宋代已现端倪……家具也不例外。  中国传统家具,自商周以
长春历史上的十三座城门
  日期:2019-10-17 18:02:17 点击:5
  1800年长春厅设立十余年前,已有垦民在今天的南关区一带聚居,宽城子由此形成。1825年,长春厅治所从新立城迁至宽城子,带动了这里的发展。宽城子本来只是因粮食交易自然形成的集贸小镇,但是1865年的一场攻城威胁,却促使它在短时间内建起一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日期:2015-11-26 5:11:28 点击:5
  寒露,南方秋意渐浓,北方已是深秋,俗语有言“露水先白而后寒”,不同于白露,露水已从初秋的丝丝凉意变为了寒冷欲凝。古人对寒露物候的描述很值得玩味: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白露节气的物候是“鸿雁来”,而寒露的“鸿雁
古代餐桌上的香菜
  日期:2021-1-17 10:19:49 点击:5
  喜欢吃香菜的人自古有之。不过,“香菜”起初可以指代很多植物,如刺芹、香薷等。也许是因为芫荽过于出众,“香菜”后来逐渐成为它的专属名称。  芫荽有很多别称,比如“盐荽”“香荽”等,但它最早的汉语名称是“胡荽”,学者考证,它原产于西亚或南欧
节又重阳:菊酒登高醉清澄
  日期:2019-2-12 18:05:27 点击:5
  九九重阳,俯瞰山容瘦,举目雁影稀,人们何以饮菊酒,佩茱萸,相邀登高醉清澄?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亦称“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敬老节”。中华古老的《易经》中把二、四、六、八定为阴数,把一、三、五、七、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
“唐宋八大家”称谓由此确立
  日期:2020-7-6 22:39:35 点击:6
  研究表明,“唐宋八大家”称谓的正式出现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始自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明万历七年(1579年),这部书的初刻本由他的侄子茅一桂校勘,并刊刻于杭州,这部古籍承载着“唐宋八大家”之名确立的重要记忆。辽博藏有16卷明刻茅
也谈《红楼梦》的作者
  日期:2018-4-20 23:44:42 点击:5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是否都是曹雪芹所写,向来学界就聚讼不已,莫衷一是。最近傅承洲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也说〈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从钗黛结局谈起》一文(《光明日报》2022年8月8日),主要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分析,得出作者都是
《诗经》中的家与国
  日期:2020-3-10 21:56:24 点击:5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命起点。它保存和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历时约500多年的社会面貌。《诗经》中有大量诗歌,集中体现诗人与百姓的家国情怀。《论语·阳货》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
  日期:2015-5-14 22:20:42 点击:5
 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天到冬天的过渡,古语有言“霜,露凝也”,古人认为霜是露水的凝结,从“白露”“寒露”到“霜降”是自然中水汽固化的过程,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不能算准确,但从人文情感上来说,霜降代表着晚秋的凄凉与肃杀:“月落乌啼霜满天
《桃花扇底看前朝》:那些历史上生动的小故事
  日期:2018-12-1 3:37:30 点击:5
  西汉汉成帝建始年间,陕西关中地区一连下了四十多天雨,雨水所过之处,墙屋倒塌,田地淹毁,道路泥泞,人们困在屋中不得出,这让人们不由得感到绝望。恰恰此时有人相传,还会有更大的雨,一传十,十传百,传着传着这句话就变成了“一日之内必有大水”。这
曹雪芹为何看重《大言赋》
  日期:2021-9-13 1:59:07 点击:5
  曹雪芹为何看重《大言赋》  ——《芙蓉女儿诔》研读札记  曹雪芹是一位既善于学习和继承传统又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作家。其学习和创造往往别具只眼,令人惊叹。他代贾宝玉所拟突破“銘诔尚实”传统体制的《芙蓉女儿诔》就是一个范例。  宝玉作诔文
避讳字能否为《兰亭序》真伪添一别证
  日期:2016-4-12 6:35:46 点击:6
  避讳字能否为《兰亭序》真伪添一别证  ——也从“揽”字谈王羲之避讳用字  王羲之所作《兰亭序》,无论是文章,还是书法,历代传诵摹写,是中国文化史的标志符号。然而,围绕《兰亭序》的争论也很多,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话题,就是《兰亭序》是否为王羲
古人旅行那些事儿
  日期:2021-4-20 20:19:13 点击:6
  旅行是人的天性,古人今人都一样,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古人虽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一面,但也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另一面。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种文教与践行相结合的观念,也深深嵌在士大夫的生
“器以藏礼”的青铜匜
  日期:2021-2-20 18:17:26 点击:5
  对今人来说,洗手是常见的生活卫生习惯,而在我国古代,这一简单的日常行为被赋予了丰富的礼仪内涵,西周时期就有“沃盥之礼”。《左传》记载:“沃者,自上浇之;盥者,手受之而下流于盘。”这就是古代文化中的“奉匜(yí)沃盥”,意思是手持匜给客人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7/79

精选大量经典爱情感悟美文,伤感爱情故事及感人的爱情故事供读者欣赏,为您讲述唯美的青春初恋情怀,在阅读中体验恋爱的感觉,感悟爱情的美好,学会珍惜并永远拥有这种情感。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