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千年运河的当代叩问:如何打造一条走向共富的文化带?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10-23 7:12:56 阅读:3

  “(申遗)这件工作不能再拖,而且,在大运河沿岸的经济发展高潮还未到来之际,务必还要使主管部门将申报自然文化遗产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

  2005年,被称为中国大运河申遗“运河三老”的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在写给大运河沿线18座城市市长的公开信中如是写道——这封信,成为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的发端。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大运河沿线城市实现快速城市化。

  这一过程中,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也已上升至国家层面,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并参与。10月22日,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下称2021京杭对话)开幕式暨主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如何将大运河打造为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文化带”,成为千年古运河的当代叩问。

  碧波连古今 千年运河迎振兴

  “从我们发起到成功申遗,花了仅仅九年时间。”22日,在此次活动上作主旨演讲的大运河申遗“运河三老”之一、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名誉会长朱炳仁回忆说,申遗成功时,罗哲文已过世,郑孝燮已九旬高龄。因郑老患有心脏病,大家甚至“没有胆子”把这个好消息告知他。

  但如果得知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的现状,如今都已作古的罗哲文、郑孝燮想必是欣慰的。

  精心打造的亲水公园、依河重建的古城景区、逆袭蝶变的运河渔村、新旧呼应的“文化长廊”……2021京杭对话开幕前夕,中外媒体从北京大运河畔出发,经过山东、江苏等运河沿线地区看到,在各地联手共推下,运河文化融入民众生活,运河造福于民的图景十分生动。

  这背后,是国家层面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强化的顶层设计。

  据了解,为切实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高水平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大运河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国家发改委已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专项规划,推动地方形成地方规划,形成了四梁八柱的保护体系。

  2021京杭对话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发表视频致辞表示,目前,各部门、各地方正在加快推动相关建设任务扎实落地,综合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欧晓理表示,希望北京市和杭州市能够以“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强化品牌打造,共同推进大运河承载的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探索创新模式,输出成功经验。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1京杭对话开幕式暨主论坛会场——位于杭州的大运河音乐公园。 王刚 摄


上一篇 今日霜降,前路点亮   下一篇 海昏侯墓何以让中外重新认识中华汉
随机推荐文章
·藏珠
·邦宁紫的来历
·白牡丹
·闽南民间故事:金盏百叶除恶龙
·狐山的传说
·孟姜女送寒衣
·鹊桥相会
·宝莲灯故事梗概
·牛郎织女故事全文
·天仙配故事全文
·董永和七仙女
·孟姜女哭倒长城
·梁祝同穴化蝶
·白娘子许仙情断断桥
·牛朗织女鹊桥相会
·宝莲灯的故事
·劈山救母(沉香救母)
·宝莲灯--中国六大民间故事之一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
·孟姜女和望夫石的传说
·七仙女的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讲给孩子——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奇故事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