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民间故事>文章内容

布依族民间故事8则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10-28 9:39:55 阅读:7

1.
        有一位父亲上山干活,天黑而未归。家人说,“都这么晚了,天头已然黑了,怎么还不见回家来呢?”
        正说间,这家孩子来到家附近,肩上挂着他父亲的一条腿,听到家人的担忧,便说到:
 
        父不回不回
        腿挂叮叮当
 
        这食父的人子后来被家人以刀斧剁碎,又放进脚踏的石碾中,碾作齑粉,再被射散在空中。这些碎末飘落下来,变作了叮人最痛的长脚蚊,成群飞翔。
 
 
 
2.
        远古之时,有一家人,弟兄众多,食物匮饥,母亲抵挡不住孩子们日日哀告,便要前往娘家。母亲动身之时叮嘱说,“我给你们一个竹筒,你们上山采野草莓去罢,等到哪天竹筒满了,你们两兄弟哪天再回家来,那时我也从将外婆家返回。”
        两兄弟便拿了竹筒上了山去。可是兄弟俩的野草莓放一颗掉一颗,放多少掉多少,竹筒怎么装也装不满。原来母亲给那竹筒底通了一个圆洞,竹筒永远不能盛满。
         岁月也不知过了多久,两兄弟衣衫皆尽朽烂,浑身长满毛发。
         待到母亲归家,端着从娘家带回的糍粑,呼唤她的孩子:
 
         哦——
        孩子呀,孩子呀
        归家来食糍粑罢
        我从外婆家带回了糍粑
 
        孩子在山中回答她:
 
        我们食茹果无回
        食芝麻不归
        从此一去到底
        化作了猴猢,丢下娘亲
 
         两个孩子回了家,母亲将四块红色糍粑拍在他们的屁股上,说:
 
         去罢——
        你们食茹果无回
        食芝麻不归罢
        从此一去到底
        化作了猴猢,丢下娘亲
 
        两兄弟由此返归山林,成为野猴。
 
 
注释:
糍粑,布依族年节时要做的一种糕粑,将熟米倒入器物,敲打之后捻出许多小团,揉合而成,扁圆状,一般为原米白色,也染作红色。
茹果(le  ru-en),不准的音译,一种野果。
 
 

3.
        一日,有位母亲对孩子们说,“我要到外婆家去,你们叫上边邻居家的老婆婆来陪伴你们罢,孩子们。”母亲叮嘱完便离去了。
        夜里,两个孩子在家中呼唤邻居家的老婆婆,可那老婆婆年迈耳聋,未曾听闻,却给山林里的牛婆听去了,牛婆便来与这两个孩子作伴。牛婆说,“孩子呀孩子,婆婆生了痔疮,拿箍桶来与婆婆坐。”牛婆得以将自己的尾巴藏匿在那箍桶中。
        待到睡觉时,牛婆说,“孩子呀,你让弟弟和我睡床头,你作兄长的睡床尾罢。”
        睡至夜半,牛婆便将弟弟吃了,嘴里发出咀嚼的声音,血流淌满床。
        哥哥问:“婆婆,你在吃什么?”
        牛婆回答:“我在吃炒玉米粒呀,孩子。”
       “床上为什么湿润?”这哥哥又问。
        牛婆回答:“这是你弟弟尿床了呀,孩子。”
        可是这哥哥已经发觉,他便说,“婆婆呀婆婆,我要去解手。”
        牛婆说:“就到你爹的床头那边去解罢。”
       “爹回来要骂我。”
       “就到你妈的床头那边去解罢。”
       “不行,妈回来也要骂。”
        “那你就出去罢,到马厩那里去。”牛婆说,“我用绑腿布捆着你的腿,我拿这一头,你拿那一头,解完手了你就抖一抖绑腿布,我一拖你便回来,你不要害怕呀。”
         这哥哥是个聪明孩子,他解了手,便将绑腿布捆在马腿上,马匹抖一抖,牛婆便问,“孩子,孩子,你解手完了么?”没有人回答。牛婆又一拉,马匹又抖一抖,也不见孩子回来。
        牛婆着急了,牛婆说,“孩子,孩子,你在哪里呀,怎么还不来?”
         这时孩子已经爬上了门前的一颗柿子树,逃了命。这孩子说:“婆婆,婆婆,我在柿子树上啦,婆婆,你要吃柿子么?”
          牛婆说,“吃,吃。”
        “你拿些桐树油来,涂在柿子树上,就能爬上来啦。”孩子说。
        牛婆依言,去拿了些桐油涂在那上边。涂了油的树还如何上得去?这孩子就说,“婆婆,婆婆,你要吃柿子,就到我爹床头边拿把叉子来,我叉给你吃罢。”
         牛婆又依言,拿了长叉来,递上树去。孩子说,“婆婆呀婆婆,你要吃柿子,就张嘴等着罢。”
         牛婆便张大了嘴,站在树下等待。这孩子便猛掷下手中长叉,贯穿了牛婆的喉咙。一命呜呼的牛婆变身为荆棘刺丛,将柿子树围困。孩子的父母回家后,以镰刀剪除,荆棘丛除了又生,生了又除,如何都剪除不去。
 
 
注释:
牛婆,直译,牛公(bao  wa-i)牛婆(ya  wa-i)都是妖怪,通常居住在山林或山洞中。
 
 

4.
        从前,有一个精南,化身作一对夫妇的婴儿,平日里爹妈出门干活,就将他装放在扁扁竹篓里,搁在火塘边睡觉。那知他在爹妈出门后,就变作一老人,一日抓一只家里的鸡,杀煮了吃,爹妈回家前,又变回婴儿,在那竹篓里边睡着,或者嘤嘤哭叫。
        他爹和娘困惑道:“这鸡怎么一天丢一只,一天丢一只呀?”
        有知晓的邻居说:“是谁杀呀,就是你家那孩子呀。”
         他爹娘自然不信,说:“我家孩子这样小,尚还不会走动说话,怎么杀了鸡吃?”
        邻居说,“不信便不信罢,你等着看罢。”
        又过了几日,鸡仍旧是日日丢失。这一日,这对夫妇背上背篓,水和锄头,将家门锁了,佯装出门干活去,却悄悄躲藏回了楼上。
         接近正午,精南又故伎重演,化作老人杀鸡,正生火摆弄时,他娘拿出背篓里的水瓶,从楼上倒落一些来。
        精南说,“咦,你这老鼠,你撒尿下来呀,等会儿我做好了,给你些肠肠肚肚吃。”
        他爹娘下了楼,精南慌忙想变回婴儿,躺回那火塘边上的竹篓,却已是来不及了,只见他上身已变化婴孩,却在竹篓边上挂出一条腿,上面长满成人才有的汗毛。
 
 
注释:
精南(jin-eng  n-ang)。不准的音译,妖怪。
 
 
 
5.
        以前,有个亚便十分嘴馋,有一次,到别人家中为客,拽下还在烤炙的腊肉,直接生吃了。     
         又一次,她的孙子哀求吃肉,她说,“等奶奶做给你吃,等奶奶做给你吃。”说罢转身进她的房间。她的房间角落里搁摆着许多瓦罐,那里边也不知是何物,据说她常掘挖那些夭逝婴儿的坟茔,拿回尸体,弄碎了泡在酸菜中。果然,她从其中一只罐中捞出一只婴儿手掌,回来煮与孙儿吃。被她儿子撞见,这亚便便被狠狠揍打一顿。
 
 
注释:
亚便(yga-a  bia-a),不准确的音译,或称药婆,通常为女性,认为可灵魂出窍,变作它物,可对人下药,通常也被认为是半夜压身之物。
 
 

6.
        古时候,一个名叫乌的婴儿早夭了。他父亲以一堆干稻草捆扎了,便抱去埋葬,父亲却很粗心,乌从稻草中跌落而没有知觉。他父亲回来时,路见一个孩子倒卧在一堵墙墙角,待到家中,又见乌的母亲还在哭泣不止。他父亲便说:
 
        娘乌呀娘乌
        别再哭泣了娘乌
        不只我们孩子亡
        他人孩子墙角卧
 
 
 
7.
        远古时候,有一个人名唤甲景,常恶作剧,横害乡邻。乡亲们说,“甲景,你为人不正,我们要把你托上天去。”
       “要托便把我托去太阳,不要托到月亮去。”甲景说。
        不日,乡邻果真用竹竿将甲景托上天去了,到太阳处,甲景说:“太凉啦,太凉啦”,又将他托至月亮,甲景又说:“热,太热啦”。
        乡邻说,“你如此祸害,我们要惩罚你,将你托到那热的月亮上去。”
       以后,在晴朗的月夜,能清晰的看见月亮上有一个影子,成一颗大树模样,下边还有一个人扛着那树。
 
 
注释:
甲景,音译,人名。据说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上演“景月亮”的民间戏。
 
 

8.
        从前,汉族住在山顶,布依族则居住在山下平地。汉族会做豆腐,布依族却不会。
        一个汉族人至一个布依族员外家(大家庭主人,或族长)为仆,有一日,这仆人为员外家做豆腐,员外以为豆腐渣才是好东西,便对仆人说:“你也做得辛苦,豆腐渣我留着,豆腐水就送给你罢,你拿回去随便处置罢。”
        仆人拿了豆腐水归家,加了酸水,制成白嫩豆腐,第二日送与员外。员外羡慕地说,“你用什么东西做出的,怎么这个东西比我拿的好吃许多?”仆人说:“你把剩下的豆腐水给我,我拿回去照旧做给你这好吃的。”员外说,“不消如此,你们下来与我们同住罢。”
        至此,汉族人才由山顶迁至山下居住。

3.
        一日,有位母亲对孩子们说,“我要到外婆家去,你们叫上边邻居家的老婆婆来陪伴你们罢,孩子们。”母亲叮嘱完便离去了。
        夜里,两个孩子在家中呼唤邻居家的老婆婆,可那老婆婆年迈耳聋,未曾听闻,却给山林里的牛婆听去了,牛婆便来与这两个孩子作伴。牛婆说,“孩子呀孩子,婆婆生了痔疮,拿箍桶来与婆婆坐。”牛婆得以将自己的尾巴藏匿在那箍桶中。
        待到睡觉时,牛婆说,“孩子呀,你让弟弟和我睡床头,你作兄长的睡床尾罢。”
        睡至夜半,牛婆便将弟弟吃了,嘴里发出咀嚼的声音,血流淌满床。
        哥哥问:“婆婆,你在吃什么?”
        牛婆回答:“我在吃炒玉米粒呀,孩子。”
       “床上为什么湿润?”这哥哥又问。
        牛婆回答:“这是你弟弟尿床了呀,孩子。”
        可是这哥哥已经发觉,他便说,“婆婆呀婆婆,我要去解手。”
        牛婆说:“就到你爹的床头那边去解罢。”
       “爹回来要骂我。”
       “就到你妈的床头那边去解罢。”
       “不行,妈回来也要骂。”
        “那你就出去罢,到马厩那里去。”牛婆说,“我用绑腿布捆着你的腿,我拿这一头,你拿那一头,解完手了你就抖一抖绑腿布,我一拖你便回来,你不要害怕呀。”
         这哥哥是个聪明孩子,他解了手,便将绑腿布捆在马腿上,马匹抖一抖,牛婆便问,“孩子,孩子,你解手完了么?”没有人回答。牛婆又一拉,马匹又抖一抖,也不见孩子回来。
        牛婆着急了,牛婆说,“孩子,孩子,你在哪里呀,怎么还不来?”
         这时孩子已经爬上了门前的一颗柿子树,逃了命。这孩子说:“婆婆,婆婆,我在柿子树上啦,婆婆,你要吃柿子么?”
          牛婆说,“吃,吃。”
        “你拿些桐树油来,涂在柿子树上,就能爬上来啦。”孩子说。
        牛婆依言,去拿了些桐油涂在那上边。涂了油的树还如何上得去?这孩子就说,“婆婆,婆婆,你要吃柿子,就到我爹床头边拿把叉子来,我叉给你吃罢。”
         牛婆又依言,拿了长叉来,递上树去。孩子说,“婆婆呀婆婆,你要吃柿子,就张嘴等着罢。”
         牛婆便张大了嘴,站在树下等待。这孩子便猛掷下手中长叉,贯穿了牛婆的喉咙。一命呜呼的牛婆变身为荆棘刺丛,将柿子树围困。孩子的父母回家后,以镰刀剪除,荆棘丛除了又生,生了又除,如何都剪除不去。
 
 
注释:
牛婆,直译,牛公(bao  wa-i)牛婆(ya  wa-i)都是妖怪,通常居住在山林或山洞中。
 
 


上一篇 布依族神话故事:王姜射日   下一篇 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太阳的传说
随机推荐文章
·浮山仙人洞与淮王鱼
·浮山堰
·陈咬金陈堆结金兰
·罗成巧布石头阵
·罗成火烧孟州城
·罗成马陷淤泥河
·鞭尸汪雷
·牧羊山的传说
·牧童妙联惊先生
·半天岩民间故事
·仙游县枫亭镇霞街村传说
·螺仙传奇
·田螺姑娘
·闽南民间故事:世界土楼之王-二宜
·书香门第
·虎怕漏
·凌波仙子
·谢能舍漳浦剃头
·漳州民间故事:谢能舍一筊卓立
·闽南民间故事:漳州诏安猫仔粥
·闽南民间故事:拿饭匙抵猫
·闽南民间故事:草索拖阮公 草索拖
·闽南民间故事:沉东京浮福建 救虫
·闽南民间故事:多子饿死爸的典故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