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二十四节气|问东城春色,正谷雨 |
|
日期:2017-10-8 21:16:39 点击:4 |
关于谷雨节的由来,一说源于天文,太阳位置到达黄经30°,谷雨降临。《群芳谱》:“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雨为天地之合气,谷得雨而生也。”《管子》:“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谷雨时节到来,春日的阳光将它最后耀眼的光芒洒向大地,淅淅沥沥的雨水 |
|
 |
立夏:夏木阴阴正可人 |
|
日期:2020-12-4 8:24:56 点击:4 |
长春工业轨迹公园绿意盎然。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郭亮摄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正式开始,古语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 |
|
 |
二十四节气|玉历检来知小满 |
|
日期:2018-3-3 23:43:28 点击:3 |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小满是反映农业物候的节气。二十四节气之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古人的解释是:“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其含义是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 |
|
 |
芒种:东风染尽三千顷 |
|
日期:2017-8-26 20:18:05 点击:4 |
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芒,最早见于战国古鈢(同玺),本义指植物穗子外部起自我保护作用的针刺,由本义引申刀剑的锋芒,引申之又可指光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周礼·地官·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
|
 |
立春:春意生发冰雪中 |
|
日期:2016-5-1 20:17:24 点击:3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让海内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本报即日起推出“解码二十 |
|
 |
施立学说节气|雨水沿河边 |
|
日期:2017-5-13 11:28:45 点击:3 |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二十四节气之第二节气。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到达黄经330度,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 |
|
 |
惊蛰迎仲春春色正中分 |
|
日期:2019-7-16 17:41:21 点击:4 |
仲春雷雨振,蛰惊草木舒。即将迎来的第一声雷鸣,似乎在提醒人们仲春已来。春雷乍动,惊醒了冬眠的动物和蛰伏的昆虫,此时万物苏醒过来,天地之间暖意渐升,春意渐浓。 进入三月,正好也到了“九九”之时。根据中国古代民间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 |
|
 |
在秦长城的最西端,给你讲讲临洮这座城的故事 |
|
日期:2021-7-15 14:27:55 点击:5 |
尽管秦人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在陇右立足,但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人都未能控制整个陇右高原。 公元前4世纪初,一直在渭水流域苦心经营的秦国,终于溯渭水而上突破至与渭水源头近在咫尺的洮河下游地区。 半个多世纪后(公元前215年) |
|
 |
张氏书房:沉浸在一座古城里的书香文化 |
|
日期:2020-11-17 7:05:52 点击:4 |
张氏书房 黄土高原历来是黄土窑的天地,深厚的黄土孕育出了多彩的农耕文明。但黄土高原不只有窑洞,也不止朴实粗犷,在庆阳市宁县中村镇政平村,一座明清时期清雅古朴四合院民居建筑——张氏书房,也让黄土高原有了温婉雅致的 |
|
 |
迭部乡间正在消失的老物件,你认识几个? |
|
日期:2018-6-17 14:03:44 点击:4 |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一些古老的、久远的东西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农村,收割机取代了镰刀,拖拉机取代了耕牛,粉碎机取代了石磨,除草机、播种机取代了锄头,火炉子液化气取代了土灶…… 陪伴了乡亲们很多年的 |
|
 |
陇南:古代氐族的摇篮 |
|
日期:2015-12-21 10:21:26 点击:4 |
特约撰稿人赵琪伟 氐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从先秦时起,氐族就分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的交界处,大部分集中于陇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曾先后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对当时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陇南是古代氐族的发祥之地 |
|
 |
百年保昌楼:古城陇西的一份文化记忆 |
|
日期:2018-4-1 9:14:46 点击:4 |
保昌楼 在陇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众多文化遗迹中,古楼阁建筑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的保昌楼是现存于陇西的为数不多的古楼阁建筑之一。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陇中地区稀有的清代楼阁高山建筑,也是研究清代楼 |
|
 |
中山铁桥建设历程 |
|
日期:2015-5-17 20:33:50 点击:4 |
1906年5月初,甘肃洋务总局彭英甲等与德国泰来洋行喀佑斯就包修兰州黄河铁桥一事拟定了初步的合作合同,代理兰州府傅秉鉴随即给升允上了一道条陈,请求对包修合同中的一些地方进行“考究”。喀佑斯决定请工程师进行实际勘测 |
|
 |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
|
日期:2015-10-3 11:21:38 点击:4 |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 天水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重镇,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魏晋以来,随着佛教东传,天水境内渭河沿线自西向东逐渐形成了木梯寺、水帘洞、拉梢寺、华盖寺、大像山、麦积山、仙人崖等32处石窟寺,其中全国重点 |
|
 |
丝绸之路辉煌的商贸道通 |
|
日期:2018-9-11 6:47:55 点击:4 |
? 丝绸之路东起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帕米尔高原后,再经俄罗斯、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最终抵达罗马,全长7000多公里,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其中,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总长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