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下)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5-10-3 11:21:38 阅读:3

  天水百里石窟走廊

  天水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历史重镇,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魏晋以来,随着佛教东传,天水境内渭河沿线自西向东逐渐形成了木梯寺、水帘洞、拉梢寺、华盖寺、大像山、麦积山、仙人崖等32处石窟寺,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这些石窟寺规模较大,分布集中,风格代有传承且一脉相续,艺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在全国均属罕见。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大佛

  木梯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整个石窟四周悬崖峭壁,如临绝境,仅在北侧设铁山门一处可通寺内。原来于绝壁处置木梯,供人们攀登入寺,故名木梯寺。木梯寺现存石窟18个,殿堂4座,内有彩塑神像80余身,壁画234幅,绘画面积500平方米。从现存窟龛造像风格来看,有一部分颇具北魏、唐代风格。木梯寺融自然美与人工为一体,加上四周葱茏苍松,清洌甘泉,实为旅游胜地。

  水帘洞石窟群

  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现有水帘洞、拉梢寺、千佛洞、显圣池四个单元,为丝绸之路东线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院。水帘洞石窟群始建于北周,经五代、宋、元增建重修。石窟群共有七寺(显圣寺、拉梢寺、粉团寺、砖瓦寺、硬山寺、观台寺、千佛寺)、五台(莲花台、清静台、说法台、钟楼台、鸣鼓台)十二处人文古迹,分五组散布于方圆数公里以内,与雄奇险秀幽旷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成为陇右古文化明珠和风景胜地。其中拉梢寺、水帘洞、千佛洞三处古迹保存较好,而水帘洞位于窟群中心,地形独特,气势雄伟,民间影响最大,故以其名统称整个石窟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在形似斧劈的试斧山东侧之峭壁上,是一个约50米长,30米高,2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每当雨季,洞顶、洞壁泉水、雨水一齐涌出,洞檐流水如注,恰似珠帘掩门,故得名水帘洞。洞内有四圣宫、观音寺、南殿、菩萨殿等多座建筑,各殿、台、亭、阁依自然岩洞有开有合,错落有致,工艺精巧,其中尤以菩萨殿最为高大华丽。该殿上下两层,下层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见底。上层横匾大书“西山暮雨”四字,内塑当地民间传说中的麻线娘娘。水帘洞的崖面上保存着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画。整个洞内楼台、泉石、雕塑、画像相辉相映,大有天然布景之趣。

  水帘洞石窟

  拉梢寺创建于北周,又叫大佛崖,与水帘洞隔山相对,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拉梢寺气势雄伟、古朴壮观,因世界之最摩崖高浮雕大佛造像而闻名于世,又称大佛崖。据传,建寺时自崖脚积木至巅,功毕逐次拆木而下,故名拉梢寺。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间的大佛高达40余米,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佛坐莲台上,莲瓣间层刻有狮、鹿、象,或站或卧,排列对称,雕琢古朴,形象生动,造型艺术水平较高。周围诸多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崖面上部向前突出,又加筑风檐以蔽风雨,檐端雕刻飞云走兽,悬挂铜铃,微风过处,叮当作响。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实属罕见。

  水帘洞石窟群拉梢寺摩崖大佛

  从拉梢寺沿沟进1华里处便是千佛洞,因壁画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悬塑七佛,故俗称七佛沟。岩洞一侧崖面上以木桩栈道分为壁画和悬塑造像两部分。洞内原有七窟,现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画,造像丰满,神态各异,特别是菩萨像丰盈清秀,颇具北周特点,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遗风,是研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重要资料。千佛洞高约20米,深约500米,主要由三厅(千佛聚会厅、万年国画厅、八仙醉乐厅)和五室(吉祥室、聚会室、仙壁室、宝剑室和醉仙室)组成。“千佛聚会厅”由千余尊形似小石佛的画面组成,“万年国画厅”由三大幅10米见方的壁画组成,一幅如江河奔腾,一幅如天马行空,另一幅则有山有水,有亭榭楼阁,色彩、层次均搭配得当,天工巧作,令人叫绝。


  显圣池位于水帘洞东南侧,为一天然崖窟,洞中有池常年滴水叮咚,有“滴珠鸣琴”之称。其中佛像多系唐时所造,仅留残迹。现存北周壁画25平方米,窟壁及四周还有打子洞、圣贤壁、马鞍石和仙人张果老毛驴吃草处等民俗景点。

  罗汉崖石窟

  罗汉崖石窟

  除上述石窟外,天水境内还有罗汉崖石窟、神仙洞石窟、鲁班山石窟、无量殿石窟、红崖寺石窟、光明寺石窟、老君山石窟、云雾山九眼洞、屏风山石窟、佛爷崖石窟、佛崆桥石窟等等。自魏晋以来,天水石窟寺在渭河沿岸陆续开凿,一字排开,如琥珀串珠,引人入胜。古代艺术家们精湛的艺术创作和辛勤劳作,给后人留下了可资利用的宝贵文化资源。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利用开发这些珍贵的石窟艺术资源,天水市将以麦积山石窟为核心,以仙人崖、大像山、华盖寺、水帘洞、木梯寺等石窟为节点,规划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天水百里石窟走廊,努力把天水打造成为世界石窟艺术之都。


  显圣池位于水帘洞东南侧,为一天然崖窟,洞中有池常年滴水叮咚,有“滴珠鸣琴”之称。其中佛像多系唐时所造,仅留残迹。现存北周壁画25平方米,窟壁及四周还有打子洞、圣贤壁、马鞍石和仙人张果老毛驴吃草处等民俗景点。

  罗汉崖石窟

  罗汉崖石窟

  除上述石窟外,天水境内还有罗汉崖石窟、神仙洞石窟、鲁班山石窟、无量殿石窟、红崖寺石窟、光明寺石窟、老君山石窟、云雾山九眼洞、屏风山石窟、佛爷崖石窟、佛崆桥石窟等等。自魏晋以来,天水石窟寺在渭河沿岸陆续开凿,一字排开,如琥珀串珠,引人入胜。古代艺术家们精湛的艺术创作和辛勤劳作,给后人留下了可资利用的宝贵文化资源。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利用开发这些珍贵的石窟艺术资源,天水市将以麦积山石窟为核心,以仙人崖、大像山、华盖寺、水帘洞、木梯寺等石窟为节点,规划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天水百里石窟走廊,努力把天水打造成为世界石窟艺术之都。



上一篇 丝绸之路辉煌的商贸道通   下一篇 中山铁桥建设历程
随机推荐文章
·仡佬族民间传说故事:宝王菩萨的传
·哈尼族民间故事:“里玛主”节的来
·哈尼族民间传说故事:祭母节的来历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夏历十月过
·哈尼族民间传说故事:磨秋节的来历
·哈尼族民间故事:“苗爱拿”节
·哈尼族民间故事《火童》
·寻找火种的孩子(哈尼族民间故事)
·哈尼族葬礼“莫搓搓”的风俗来历传
·哈尼族民间故事:猎神
·【哈尼族民间故事】猫、狗、蛇和穷
·哈尼族民间故事:勇敢的阿扎(为什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特波还高利贷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祖传之宝
·哈尼族民间故事:背白拉白
·哈尼族民间故事:关于太阳和月亮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
·哈尼族民间故事:蛤蟆讨媳妇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人没有文字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寻求光明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传人种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红爹米爹(哈尼语
·蒙古族民间故事:成吉思汗的板指与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