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教育:任性行为,家长们该如何处理?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8-1-3 5:29:23 阅读:2

宝宝任性、不听话是常有的事,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宝宝甚至会在大街上哭闹不止,让家长十分难堪。面对宝宝的任性行为,家长们该如何处理呢?

任性是孩子独立性萌芽

市民郑女士担心地说,儿子快4岁了,最近越来越任性,如果有什么事儿不依着他,他就哭闹不止。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师王彦玲表示,孩子开始任性其实是成长的表现,意味着孩子的独立性正在萌芽。随着孩子接触越来越多的事物,独立性开始增强。3-5岁的孩子独立性就开始萌芽了,什么事情都想“我来,我自己做”,不如以前那么听话。这其实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成长。但他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情绪而为,不像成年人有正确、理性的判断。即便有时并不合理,孩子也想去做。

不过,如果任性表现得太过火,则有可能是孩子缺乏自控能力。从性格方面来看,一部分来源于遗传,另一部分则来自后天的环境影响,父母比较任性或是溺爱孩子,也可能导致孩子任性。

防任性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

王彦玲说,小孩任性的时候,大人不要着急,应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任性。比如,大人在洗菜,孩子觉得好玩儿也想参与进来。家长应该理解,孩子想探清洗菜这件事,这时家长应和孩子讲清楚,要避免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更不能把水弄到衣服上以免感冒。还可让孩子用一个小盆,洗一片或几片菜叶。

王彦玲特别提醒家长,不能对孩子过度溺爱。适度任性是孩子正常独立意识萌发的表现,但不能处处由着孩子,否则就可能成为性格缺点。

此外,还应让孩子多交同龄朋友。因为家长、长辈和孩子在一块儿时难免会娇惯孩子,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他们是平等的,就很难任性起来。

三种方法制止孩子任性

如果孩子过于任性,可能养成不好的性格。制止孩子任性,可采用置之不理的“冷”处理,也可采用“热”处理。

“冷”处理是指对孩子的哭闹置之不理。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通常会哭闹来抗议。如果孩子一哭家长就妥协,会助长孩子的任性,所以家长可以暂时不理会。孩子看到自己的要求得不到大人理会,自然就停止哭闹了。

“热”处理是指奖励孩子不任性的行为,这种效果可能更好。比如这次孩子任性的时候,可以置之不理。下次孩子不任性,如妈妈说不让玩水,孩子很快就不玩了,家长可以及时给孩子一个奖励,比如表扬他、亲一下,或给一块糖等。

有时也可以暂时让步。比如到吃饭的时间,孩子看的动画片正好看到一半,孩子特别想把它看完,这时可以对孩子有一个小小的让步。但必须跟孩子说清楚,下不为例。这种让步和一味妥协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 教育:父母必读的27条育儿良言   下一篇 教育:如何冷却孩子过多的消费欲望
随机推荐文章
·水族民间传说故事:水族文字创始人
·水族民间传说故事:水族叽啾桂的传
·老鼠娶亲
·生肖故事
·王摆渡的传说
·鲁班训徒
·驯马
·斩猫记
·老子的预言
·燕子斗蛤蟆
·懒人变成鸡
·野郎中看病
·当铺起死回生
·傣族民间故事:赤足大仙
·米雕
·勤俭
·千金招牌
·紫貂王
·民间故事:如此赌鬼
·龙船节的传说故事
·贴春联的民间故事
·傣族民间故事:孔雀公主
·民间故事:杨柳颠倒
·傣族民间故事:珍珠姑娘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