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乡村新生活 浓浓文化味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1-7-4 10:52:18 阅读:7

  “铁芯子”展示

  太平鼓表演 裴 强

  展现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2023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甘肃省非遗保护领域深度融入“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百日攻坚活动,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非遗展示展演系列惠民活动,活态呈现陇原大地独特的年俗礼仪,擦亮文旅名片,表达了陇原儿女在新的一年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和对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深深祝福。

  临夏市图书馆联合临夏市博物馆在临夏地质公园举办了“非遗传承有我”主题活动,组织孩子们一起画彩陶、剪纸、诗朗诵等。有关人士为大家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非遗传承人作品和技艺背后的故事,还就剪纸和绘制陶器进行指导演示及问题解答。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彩陶上勾勒花纹,妙手剪出团花窗花等多幅剪纸作品。生动有趣的活动为传承推广地方民俗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空间。

  在庆阳市西峰区兰州路街道九龙南路社区举办的“品味庆阳非遗 感受民俗魅力”——中外友人迎新春文化联谊活动中,邀请当地从事教育事业的外籍人士,与剪纸、香包刺绣传承人及社区居民代表欢聚一堂,共同体验非遗技艺,感受新春年味。庆阳香包传承人赵丽珺,剪纸传承人马路、张锐利等,讲述了香包、剪纸的制作流程,手把手指导大家创作,现场气氛热烈喜庆、其乐融融。此次活动,既让外国友人更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同时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

  临夏州彩陶馆(博物馆)邀请了非遗项目“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县级传承人王芳雄,携手3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博物馆里寻年味”春节系列活动——“兔”发奇想·制作非遗掐丝珐琅,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掐丝珐琅画的制作过程,了解和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魅力,也让传承和发扬非遗保护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红红火火过大年少不了剪纸、贴窗花。为烘托节日气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西市举办了“点亮陇西堂·窗花映千祥”陇中窗花精品展。惟妙惟肖的作品将传统文化用剪纸的手法表现,展现出民间剪纸的独特魅力,寓意新时代新风貌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平凉市庄浪县紫荆广场上锣鼓喧天,九龙腾飞,气势磅礴,气氛热烈,传统地摊儿社火展演活动火热进行,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庄浪县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庄浪高抬、地摊儿、马社火、秧歌、眉户等非遗项目进行展演,并举办“水墨丹青·诗画庄浪”贺新春全民书画作品展以及“文化进万家·指尖上的传承”手工非遗体验等各种活动,让人民群众感受中国年的氛围,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舞龙斗狮、秧歌、太平鼓、腰鼓、走高跷、铁芯子、滚灯、划旱船……永登县举行“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列展演,13支代表队带来了一场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视觉盛宴。13个村镇的社火队踏着喜庆的鼓点,和着欢快的节拍相继登场。铿锵有力的“天下第一鼓”兰州太平鼓打响永登儿女的精气神,扮演春官、蛮婆子、瓜娃子的演员们和观众幽默互动,喝彩叫好声此起彼伏,现场群众的欢声笑语和演出人员的载歌载舞汇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集中展示众多非遗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空间。甘肃省非遗保护领域通过组织开展“视频直播家乡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线上线下活动,让传统节日成为凝聚文化共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



上一篇 遇见非遗 遇见茶   下一篇 榆中过年的习俗
随机推荐文章
·王母娘娘管吃饭
·击石燕鸣
·黄河的传说
·裴尚友三次上堤
·炎黄子孙
·大禹治水
·黄河来历的传说
·满是小蛇的铜钟
·黄河龙棺
·冯夷当河伯的故事
·李闯王渡黄河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黄河神话传说
·黄河民谣
·黄河的成语
·关于黄河的诗歌
·香玉
·一丈青
·郁金裙牡丹
·玉田轶事
·状元红
·紫斑牡丹的传说
·紫牡丹
·“刘师阁”的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