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天水之间补天石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4-27 0:20:03 阅读:3

  清水县花石崖补天石

  天地万物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件极为自然而神秘的事。人类对远古自然,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源于奇妙的神话,承于不绝的传说。伏羲如此,女娲如此,鬼斧神工的天地造化亦如此。

  在天水,有着一画开天的文明源头,也有女娲补天的人文印迹。

  □温小牛

  天水,是一方神奇热土。在这块陇上江南,有着天造地就的美丽风光,有着无比美妙的人间神话,更有着人文内涵与自然风景合而为一、完美结合的大地仙境。

  卦台山,高耸于渭水乾坤湾中央,存留着伏羲作卦,一画开天的上古神话。女娲洞,深藏在八千年大地湾的厚土之间。风茔,埋葬女娲的地方,在与大地湾近在咫尺的清水县王河镇吉山村。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远古传说在天水之间不绝于耳,世代流传。

  也许,在洪荒时代,自盘古开天辟地,将要诞生人类,肇造文明的最初,女娲和伏羲便在天与水之间兄妹交相媾和,诞生了人类。也许,当地球经历了几劫几世,当洪水泛滥,人类遭受灭顶之灾时,是伏羲和女娲拯救了人类。正如西方之亚当与夏娃一样,存留在人们的最初记忆。

  与伏羲传说一样,在天水一带关于女娲的传说也颇为广泛。相传女娲生于天水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茔。风沟至今有一深不见底的洞穴,人称“女娲洞”。据明《秦安志》记载:“陇城镇之北山,有建于汉代以前的女娲祠。”清《甘肃新通志》也有详细记载。镇之北街,曾建有一座构造精美的“娲皇故里”牌坊。城之北门外,有一口水势旺盛的大泉,世称“龙泉”,传说是女娲抟土造人的用水之泉。在王河镇,有一石沟,巨石遍野,横空出世,据说是女娲炼石的地方。

  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出自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于泥緪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緪人也。”这就是说,女娲用黄土造人,大地上出现了成群聪明、有智慧的少男少女们。但这工作毕竟太辛苦了,时间一久女娲筋疲力尽,于是她用藤条做了一条粗壮的绳子,将它放在泥水里一搅,试着用力一甩,那些溅落在地上的小泥点也变成了很普通的小人物。抟土造人神话故事是祖先对于人类起源的一种解释。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伟大的女神,人类的创造者,中华民族的母亲。

  近年来,天水境内的秦安大地湾、寺嘴,甘谷西坪等地发现了制作精美的彩陶女娲人形瓶,也许正是这些精美的人形艺术品是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女酋长带领氏族成员精心制作的。制作出来以后又把它看作与真人一样有灵性的物件用以作特殊用途,后来才演化出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

  关于女娲的远古记忆,除抟土造人外,尚有炼石补天。《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东晋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竹书纪年》:“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金、木、水、火、土)。一曰,女娲亦木德王,盖宓牺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鼇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女娲补天是一个很著名的传说。《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这个传说,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但剩下了一块未用。这块未用之石二百多年前被演化为一部《石头记》。《石头记》第一回有一首偈子:“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取作奇传?”这首偈子,从表面上看,写的是女娲补天被弃置不用


  的那块顽石。这块石头,原以为自己被女娲采来炼成补天石,也会像其他石头一样发挥作用,补住天空,可没想到却被弃置不用,而且是唯一没有使用的一块。这让顽石心里感觉,因为自己无才,所以才被女娲放弃使用,丢弃在大荒山青埂峰下,终日承受风吹雨淋,寂寞孤独。“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在经历了“几世几劫”之后,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这块顽石在人间富贵繁华里走了一遭后,本以为自己托身为人,就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了,但事与愿违,相爱的人不能厮守,富贵的家支离破碎;爱人香消玉殒,亲人魂断天涯,朋友凄惨,知音飘零。顽石这才意识到,他并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还是“无才补天”。顽石的悲剧不是无才补天,只是命运不济而已,只差一步,它便可以成功,可偏偏就是无法跨过这一步,只能说是天意弄人。

  二百多年后,这块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石头在天水被人发现,再次被人演义。

  在人文始祖伏羲庙,有一块补天石,大约是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的见证定心石。位于渭河北岸的天水市清水县陇东乡花石崖,距娲皇故里秦安县陇城镇不足百里。这一带有地名风台,相传为女娲娘娘故居地。花石崖山势险峻,奇石突兀,林木茂盛,风景秀美。花石之花者,石之五颜六色也,故又名万紫山。花石崖自唐代时即为佛道圣地,所谓半山释老半山道。山涧有一巨石耸立,面南背北。它的脚下是昼夜不舍的渭河之水,它的对面是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巨石之上建有磨针殿,是教化众生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殿宇。而上殿朝拜,需乘天梯,地形十分险峻,它也预示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深刻哲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块奇特的巨石被清水县命名为补天石,于是,花石崖景区平添了一个景点,天水市也增添了又一个关于女娲补天的佳话。


  的那块顽石。这块石头,原以为自己被女娲采来炼成补天石,也会像其他石头一样发挥作用,补住天空,可没想到却被弃置不用,而且是唯一没有使用的一块。这让顽石心里感觉,因为自己无才,所以才被女娲放弃使用,丢弃在大荒山青埂峰下,终日承受风吹雨淋,寂寞孤独。“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在经历了“几世几劫”之后,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历尽一番离合悲欢、炎凉世态。”这块顽石在人间富贵繁华里走了一遭后,本以为自己托身为人,就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了,但事与愿违,相爱的人不能厮守,富贵的家支离破碎;爱人香消玉殒,亲人魂断天涯,朋友凄惨,知音飘零。顽石这才意识到,他并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还是“无才补天”。顽石的悲剧不是无才补天,只是命运不济而已,只差一步,它便可以成功,可偏偏就是无法跨过这一步,只能说是天意弄人。

  二百多年后,这块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石头在天水被人发现,再次被人演义。

  在人文始祖伏羲庙,有一块补天石,大约是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的见证定心石。位于渭河北岸的天水市清水县陇东乡花石崖,距娲皇故里秦安县陇城镇不足百里。这一带有地名风台,相传为女娲娘娘故居地。花石崖山势险峻,奇石突兀,林木茂盛,风景秀美。花石之花者,石之五颜六色也,故又名万紫山。花石崖自唐代时即为佛道圣地,所谓半山释老半山道。山涧有一巨石耸立,面南背北。它的脚下是昼夜不舍的渭河之水,它的对面是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巨石之上建有磨针殿,是教化众生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殿宇。而上殿朝拜,需乘天梯,地形十分险峻,它也预示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深刻哲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块奇特的巨石被清水县命名为补天石,于是,花石崖景区平添了一个景点,天水市也增添了又一个关于女娲补天的佳话。



上一篇 游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 观古建民居   下一篇 临夏—探源中华文明的高地
随机推荐文章
·厨师扎西旺堆种珍珠
·泽林·尼玛滚觉
·青年阿美曲穷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
·俄曲河边的传说
·黑面王子
·公主的珍珠鞋
·钻石姑娘
·铁匠明珠托央
·马夫次旦
·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
·国王岭色曲结和妃子梅朵玲孜
·勒桑洛珠和次仁吉姆
·女神贡堂拉姆的传说
·苗族舞蹈跳月的传说
·苗族女装整齐划一的神话故事
·百褶裙的传说
·苗王的传说
·雷公山顶水井的传说
·黔东南龙舟节的传说
·黄果树瀑布的故事
·苗王阿三的故事(苗族)
·洪水滔天(苗族)
·神药“贺阿忙”(苗族)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