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哀牢山区漾濞江畔有个彝族山寨,寨子里有个叫阿甲的庄稼人,他家里种着十多亩坡地,但只有一头耕牛。每年春耕和秋种两季,阿甲为了赶紧把十多亩耕地犁完,就死劲打牛。 这一年春耕,坡地还没有犁完,牛就累得趴下,拉不动犁了。阿甲心中很着急,怕误了节令,就丢下牛鞭,到地边砍了根白树条打牛,边打边骂:“你这耍死皮的牛,一年三百六十天,你就春耕秋种这几天卖点力气,其他时间不都是我家把你闲养起来吗?就苦这么几天,你就不想用力了,老子打死你,打死你!” 打了几下,白杨树条就打断了,阿甲又去坡地边砍根牛筋树条。牛筋树条很坚韧,用来打牲畜是非常厉害的,怎么打也不会断。阿甲下死劲一下一下打在牛身上,打一下牛身就抽搐一下,它拼命向前走了两步,就又走不动了。阿甲又打,打得牛遍体鳞伤,连地边树上的鸟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叫喊起来。 乌鸦叫道:“莫打,莫打!” 喜鹊叫道:“打不得,打不得!” 画眉叫道:“牛要死了,牛要死了!” 啄木鸟叫道:“真惨,真惨!” 箐鸡叫道:“要闯祸,要闯祸!” 阿甲不听,继续使劲打牛,牛又强挣着向前走了几步,以后就再也走不动了。阿甲不住地往牛身上打,牛最后挣扎一下,纤犁藤索“嘣”的一声拉断了,牛也趴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阿甲还去打牛,边打边骂:“你装死,你装死!起来犁地,不然老子打断你的肋巴!” 在后面播种的老婆也看不下去了,跑上前劝丈夫说:“阿甲莫要打喽,它也是条命呀,再打它就没命了。” 阿甲说:“它装的,想偷懒,牛不打是不给你犁地的。” 妻子说:“你这是什么话?人苦一天还要睡觉呢,让它休息一下,吃点草吧。你看纤索都拉断了,我看它尽力了。” 妻子从丈夫手中夺过牛筋条,然后又把犁拔起,原来犁尖犁在一个石头上,卡住了。妻子骂道:“阿甲你真狠心呀,犁头都被石头卡住了,牛咋个拉得动呀,你还使气打它。” 牛伤心得要命。那天半夜,它从圈里逃出去,带着一身的伤痛进了后山树林里。它越想越伤心,眼睛不住地流泪。它想躲起来偷懒几天,养养伤,在山上找些补身子的草呀叶呀吃吃,等养好了伤有了力气,再回去给主人犁地。可是躲到哪里去呢?近处很快就会被主人找到,远处深山老林里又会遇到豺狼虎豹了这可咋办呢? 走着走着,它抬头看见山神庙就在跟前,心里就有了主意。还是求求山神,也许山神会保佑它。于是它就走进庙里,泪流满面地跪在神龛前。山神见一头流泪的牛跪在他跟前,细看它身上遍体伤痕,一定是被人打的,就对牛说:“可怜的黄牛呀,你心里有什么冤屈,有什么苦楚,就对我说吧。” “尊敬的山神老爷,你是山中一切生灵的保护神。我真是冤呀!我确实有很多苦楚要向你说。我给主人犁了几十年的地了,主人有十八亩坡地,每年春耕要犁一遍,秋种要犁一遍,都是我一头牛犁的。人家都是架双牛犁,可我的主人舍不得添一头牛同我一起拉犁,年年都是我一头牛替他拉犁,把我累得要死。主人还不住地用鞭子抽我。昨天,犁地犁到太阳落山,主人还不收工,用鞭子抽赶着往前拉了几步了后来犁着斤暗石,把纤索都拉断了,累得我倒下去了,可主人还说我偷懒,还下死劲地打我,后来被好心的女主人劝阻了,不然我就活活被打死啦。明天,我还得去拉犁,可我实在是拉不动啦,想歇它几天,就打圈逃出来了。可是,躲在哪里也不行呀,近处主人很快就会找到我,远处深山密林里,又有豺狼虎豹。山神老爷,我确实是走投无路,才来求你,请你慈悲的山神老爷救救我这苦命的黄牛吧。” 山神听了黄牛诉说的悲惨遭遇,也眼眶热鼻尖酸地落下泪来,他对黄牛悦:“苦命的黄牛,你放心吧,我一定救你,你就躲在我屋后吧。那里有块肥美的草地,你安心地在那里吃鲜草养伤,那草能治伤还能补身体,你的伤很快就会痊愈的。” 黄牛千恩万谢后才起身,到山神庙背后躲藏去了。 天亮时,阿田去赶牛犁田,到圈前一看,才知耕牛打圈逃跑了,急得他到处去找牛。他到村前村后找,到山箐里找,到大小河边找,到山里找,旮旮旯旯都找遍了,就是不见黄牛的踪影,急得他心里要起火。后来他找到山神庙周围,也到庙后去找,虽然那牛在庙后草地上摇着尾巴悠闲地吃草,但他转来转去在牛身边转了几十遍,就是看不见他那头黄牛,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一回到家就大骂起来:“这背时的牛,咋个就找不着它?明天老子再去找,逗老子的火,找到它非把它宰了下汤锅不可!” 他老婆劝道:“你歇歇火吧,哪个叫你往死里打它呀?它受得了吗?还是请阿毕看看禳火吧。” 阿甲听了老婆的话,请阿毕看了禳火,阿毕告诉阿甲说:“你打牛打得太歹毒,山神生气了,山神把你的耕牛藏起来了。你必须去山神庙供献三牲,烧香磕头,祈求山神老爷恕罪。” 阿甲和老婆去山神庙,给山神老爷供献三牲酒茶,烧了香磕了头。 山神指着阿甲问:“你就是阿甲吧?阿甲回答:“小民便是阿甲。” 山神训斥道:“阿甲,我知道你为什么来求我。人怎么能像你那样对待牲畜呢?你和牛在地里干活,它拉犁你扶犁,你虽然也辛苦,但它比你辛苦多了。想想看吧,你吃肉吃饭吃酒,牛吃点草,老老实实为你使大力气拉犁、你却那样下死劲毒打它,它咋受得了呀?你好狠心哪!” 阿甲磕头如捣蒜,祈求道:“请山神老爷恕罪!请山神老爷恕罪!我一定改过、今后好好对待我的耕牛。” 山神又说:“阿甲你记好,牛帮你家耕种你扶犁它拉犁,你俩是劳动伙伴,要像对待兄弟姐妹那样对牛亲善。今后不准你打牛骂牛,而且犁地时要唱犁歌。不许架单牛犁地,要架双牛。还有,吃食上也不能亏待耕牛,不但给它吃草,也要喂它豆子苞谷。” 阿甲连连点头称是,说:“我一定按山神老爷说的办。小民斗胆问山神一句,这牛歌咋唱呀?” 山神说:“唱你犁地的歌。早晨喂饱了耕牛,开圈吆牛时唱《开圈曲》,吆牛到地里路上要唱《出犁曲》,到了地头架牛时要唱《架牛曲》,收工解牛担时要唱《解担曲》。记住了吗?” 阿甲仍不清楚这四曲要唱些什么词,但不敢再问了,连说:“记住了,记住了。” 阿甲回家后,一直为那四曲犁歌的词发愁。不过他老婆是个唱曲的能手,对他说:“你愁什么呀? 你忘了我是这一带数一数二的歌手?” 阿田眉开眼笑地说:“那好呀,就由你编歌词吧。” 当天夜里老婆把四曲犁歌编出来了,她唱了几遍给阿甲听,很合阿甲的意,同时也把那四曲犁歌的歌词记住了。
55tr.com> 过了两天,那黄牛高高兴兴地回来了,长得膘肥体壮精神抖擞。阿甲两口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当下就拿出一箩泡开了的蚕豆犒劳它。黄牛见主人对它态度改变了,心里是满意的,边吃边摇尾巴也“哞哞”地叫。两口子又到邻村买来一头耕牛做搭挡,不再用单牛犁地了。 第二天清晨,阿甲两口子吃过早点,阿甲抬了一箩泡蚕豆去了牛圈,把蚕豆倒入牛料糟让牛尽吃并笑呵呵地对两头耕牛说:“今后我再也不打你们了,而且犁地还要对你们唱犁歌。”说完当着牛把鞭杆掰成几截丢得老远。两头耕牛见了,满意地摇摇尾巴,“哞哞”地叫起来。 两头耕牛吃饱后,阿甲就开口唱起犁歌的第一曲《开圈曲》: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你们早餐吃饱了没有? 要是你们两个都吃饱了, 就请你们辛苦一天了。 两头耕牛听了《开圈曲》很是入耳,摇着尾巴“哞哞”叫着表示满意。阿甲就开圈门,扛着犁吆着牛出发了,他老婆背着一袋苞谷种子跟在后面,他们沿着箐坡的红土路往地里走去。阿甲边走边唱道: 阿哥和阿牛一同下地, 我们合力把坡地犁起。 阿妹随后把种子播下去, 秋来五谷丰登多欢喜。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我们的好日子要靠力气。 这是《出犁曲》,听得两头耕牛又摇尾巴又“哞哞哞”地叫,欢欢快快地向前走。到了地头,阿甲边架牛担边唱《架担曲》: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犁地时你要直直地往前走。 到了地边你就回头。 累了你就歇歇脚。 犁着石头和树桩你就停步, 免得挣起痨病腰被扭。 唱完了《架担曲》,牛担也就架好了。两头牛起步往前走,阿甲稳稳地扶着犁跟着牛顺顺当当地往前走,他老婆就在翻耕过的地里放犁沟。犁起地来,扶犁的男人和播种的女人就可以即兴唱了,除了用歌声呼唤牛踩沟、回头、止步,还唱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唱天地人间事,唱家族史,甚至有什么烦恼的事也可对耕牛唱。 犁地犁到太阳下山就收工,阿甲边解牛担边唱《解担曲》: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我们犁了一天的土, 阿牛你俩辛苦啦。 阿哥和阿妹虽辛苦, 阿牛比哥妹更辛苦, 让我们回家进草屋。 过了几天,阿甲的犁歌就传播开来,寨子里的人感到唱犁歌耕地很快乐也很有意思,晚上就有许多人来家里跟阿甲两口子学唱犁歌。后来全寨子的耕地人都在犁地时唱起犁歌。第二年犁歌就传播到邻村,犁地也唱犁歌了。过了些年,哀牢山区所有的彝寨耕地时都唱起了犁歌。犁歌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下来了。直现在、耕地时唱犁歌已成了哀牢山所有的彝族村寨的风俗。 流传他区:顺濞、瓦厂、龙潭 讲述者:赵正荣 记录:李洪文 55tr.com>过了两天,那黄牛高高兴兴地回来了,长得膘肥体壮精神抖擞。阿甲两口子高兴得合不拢嘴,当下就拿出一箩泡开了的蚕豆犒劳它。黄牛见主人对它态度改变了,心里是满意的,边吃边摇尾巴也“哞哞”地叫。两口子又到邻村买来一头耕牛做搭挡,不再用单牛犁地了。 第二天清晨,阿甲两口子吃过早点,阿甲抬了一箩泡蚕豆去了牛圈,把蚕豆倒入牛料糟让牛尽吃并笑呵呵地对两头耕牛说:“今后我再也不打你们了,而且犁地还要对你们唱犁歌。”说完当着牛把鞭杆掰成几截丢得老远。两头耕牛见了,满意地摇摇尾巴,“哞哞”地叫起来。 两头耕牛吃饱后,阿甲就开口唱起犁歌的第一曲《开圈曲》: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你们早餐吃饱了没有? 要是你们两个都吃饱了, 就请你们辛苦一天了。 两头耕牛听了《开圈曲》很是入耳,摇着尾巴“哞哞”叫着表示满意。阿甲就开圈门,扛着犁吆着牛出发了,他老婆背着一袋苞谷种子跟在后面,他们沿着箐坡的红土路往地里走去。阿甲边走边唱道: 阿哥和阿牛一同下地, 我们合力把坡地犁起。 阿妹随后把种子播下去, 秋来五谷丰登多欢喜。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我们的好日子要靠力气。 这是《出犁曲》,听得两头耕牛又摇尾巴又“哞哞哞”地叫,欢欢快快地向前走。到了地头,阿甲边架牛担边唱《架担曲》: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犁地时你要直直地往前走。 到了地边你就回头。 累了你就歇歇脚。 犁着石头和树桩你就停步, 免得挣起痨病腰被扭。 唱完了《架担曲》,牛担也就架好了。两头牛起步往前走,阿甲稳稳地扶着犁跟着牛顺顺当当地往前走,他老婆就在翻耕过的地里放犁沟。犁起地来,扶犁的男人和播种的女人就可以即兴唱了,除了用歌声呼唤牛踩沟、回头、止步,还唱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唱天地人间事,唱家族史,甚至有什么烦恼的事也可对耕牛唱。 犁地犁到太阳下山就收工,阿甲边解牛担边唱《解担曲》: 吃苦耐劳的阿牛啊, 我们犁了一天的土, 阿牛你俩辛苦啦。 阿哥和阿妹虽辛苦, 阿牛比哥妹更辛苦, 让我们回家进草屋。 过了几天,阿甲的犁歌就传播开来,寨子里的人感到唱犁歌耕地很快乐也很有意思,晚上就有许多人来家里跟阿甲两口子学唱犁歌。后来全寨子的耕地人都在犁地时唱起犁歌。第二年犁歌就传播到邻村,犁地也唱犁歌了。过了些年,哀牢山区所有的彝寨耕地时都唱起了犁歌。犁歌就这样一代代地传下来了。直现在、耕地时唱犁歌已成了哀牢山所有的彝族村寨的风俗。 流传他区:顺濞、瓦厂、龙潭 讲述者:赵正荣 记录:李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