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轩辕故里 庞公奇石 安保堂的雕刻情结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11-22 12:10:58 阅读:2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徐媛

  清水庞公玉产于清水县红堡镇小华山下,因庞公而得名。相传宋代襄阳人庞蕴,西游至此,见山峦奇秀,林木葱翠,景险境幽,遂结庐隐居。临登天时,将其金银珠宝倾入峡谷,顿时化为五彩之石。

  庞公玉以其妙然天成的多姿形态、滑润溢翠的玉肌、斑斓细腻的纹理、饱含诗意的称谓,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一绝。

  春和景明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清水县红堡镇小华山脚下的庞公石产业园区时,耳边充斥着的是“嘶嘶”的打磨声。和其他手艺人一样,清水县庞公玉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安保堂也戴着草帽,手执角磨机和细水管,认真打磨一块巴掌大的圆形庞公玉。

  只见角磨机在他手中灵活翻转,不多时,庞公玉上就有了好看的纹路,那些萦绕在玉石上的翠也显现了出来。如此驾轻就熟地操作,仿若在纸上作画,而非在质地坚硬的石头上雕刻。

  看见记者,安保堂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上前打招呼。彼时,记者才得以认真观察这位“新晋”省级非遗传承人。年届中年的他,身材消瘦、皮肤黝黑,一条水洗牛仔裤,上身是一件藏蓝色休闲夹克,有着中年人特有的沉稳与寡言。笑起来时,他黝黑的面庞上会透出一丝羞涩。

  安保堂热情地带记者参观了他的庞公玉雕工作室,那一件件整齐摆放于展架上的《喜上眉梢》《连连高升》《天然山水》等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坚硬的石头在他出神入化的雕工下变得柔软,又不失力量和美感。

  他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讲述起庞公玉,讲述起自己与庞公玉的故事。

  庞公石,又叫庞公玉,产于清水县红堡镇庞公庵山下牛头河及小华山一带。该石天然妙成,玉质地缜密坚致、朴实高雅,以深绿色为主,黄、红、白褐、金等各色如梦如幻的翠纹萦绕于石,饱含诗意、气韵生动。清水民间艺人根据其玉料的天然形态和纹理特征,通过一定的方法,创作出各种形态的庞公玉工艺品。20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举办的庞公玉展览会上,其更被誉为“中国一绝”。

  “说起庞公石,还有一段传说呢。”安保堂告诉记者,相传唐代襄阳居士庞蕴云游至小华山,看到这里“前后崇岗峻岭,左右溪回峙轩,森丛清洁,风气攸聚”,决心结庐于此,潜心悟道。“庞蕴得道前,把他的聚宝盆抛到牛头河里,满河金银珠宝没一会儿就变成五彩缤纷的碧玉,沉到了河底,后人就把这种玉叫‘庞公石’或‘庞公玉’。”

  今年五十多岁的安保堂,已与庞公玉打了二十八年交道。“最早的时候,我和我父亲,还有本家的一些叔伯在河坝里捡天然石。后来,庞公玉渐渐有了名气,要的人多了,我们就开始自己加工、自己磨制。”安保堂告诉记者,刚开始制作庞公玉时没有工具,也没有机器,纯靠手工。1982年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为与时俱进,他便自费到山东、浙江一带参观和学习,并于1984年自行设计了一套现代化的玉器雕凿工具。1993年,经他雕刻的庞公玉作品《麦积烟雨》,夺得全国工艺品大赛一等奖。

  庞公玉坚而不脆、硬而不滑、可雕可凿,但要想雕凿好却并不容易。“玉雕是一件耗人耗时的事,没有二三十年的工夫是弄不好的。通常形状上的相似好雕,难就难在动态上的打磨,要想活灵活现那就更难了。”

  据安保堂介绍,庞公玉的主要制作工序大致需要六道:首先是取料,就是在小华山河床采取纹理流畅精美、造型饱满且具备一定形态的天然石料;再用锤子凿出大致的形态,去掉不耐看的地方;然后用打磨机打磨平整;再用细砂轮和各种雕刻机,根据疏密、大小、深浅不同的各色翠纹完成浅浮雕、线雕、圆雕、镂雕等各种雕刻。”

  雕刻完成后,打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即用高温喷枪将玉石喷热,然后将蜡涂抹在玉雕上,蜡油经高温很快就渗入玉体中,庞公玉随之发生神奇的变化,墨绿的颜色瞬间变得耀眼夺目,而玉雕上或黄色,或红色的玉翠也会变得愈发清晰可辨。接着还需配置与主体相呼应的木质或石质底座,这时天然庞公玉已成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但这并不代表作品的创作已经完成,最后还需要篆刻一个含蓄且富有诗意的名称或诗句在底座上,以达到虚实互补的效果。

  庞公其石之美,在质、在形、在韵、在自然天成。手艺高超的玉雕艺人,往往能根据材质天然的纹路,找到恰当的雕刻主题,这体现着玉雕艺人的审美与学养。“玉料不像白纸,一旦雕刻出错,就会造成损失,所以庞公玉雕最关键的是要一次成型,这就要求雕刻者需要很高的心灵感悟,以及随物赋形的技能。”


  人物花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笔筒砚台、风景山泽、古今人物、景观茶台……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摸索钻研,安保堂的玉雕作品愈发出众。他不拘泥于传统,根据玉料的大小、形状,将其雕凿成想要的模样。在红堡镇,安保堂更是享有“安一刀”的美誉。可以说,经他雕刻的庞公玉充分借鉴了国画的装饰与写意的特点,玉雕上的人物花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等,有的大气传神,有的细腻逼真,个个栩栩如生,令收藏者爱不释手。

  安保堂说,作品尺寸的大小、图案的复杂程度,都决定了庞公玉雕耗时的多少。“小型的简单玉雕最快5天完成,大型的作品则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目前,安保堂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研究庞公玉雕刻技艺中,当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完成时,他的内心非常充实、愉悦。这些精美的庞公玉作品,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成就感,更是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的自豪感。

  岁月更迭,人才辈出。牛头河的水仍在流淌,小华山下庞公玉的芳华依旧。手艺人安保堂亦在用精湛的技艺,雕琢着岁月的痕迹。如果时间允许,他仍会漫步河边,捡捡石头,吹吹河风,享受石头带来的欢喜……


  人物花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笔筒砚台、风景山泽、古今人物、景观茶台……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摸索钻研,安保堂的玉雕作品愈发出众。他不拘泥于传统,根据玉料的大小、形状,将其雕凿成想要的模样。在红堡镇,安保堂更是享有“安一刀”的美誉。可以说,经他雕刻的庞公玉充分借鉴了国画的装饰与写意的特点,玉雕上的人物花卉、亭台楼阁、飞禽走兽等,有的大气传神,有的细腻逼真,个个栩栩如生,令收藏者爱不释手。

  安保堂说,作品尺寸的大小、图案的复杂程度,都决定了庞公玉雕耗时的多少。“小型的简单玉雕最快5天完成,大型的作品则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目前,安保堂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研究庞公玉雕刻技艺中,当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完成时,他的内心非常充实、愉悦。这些精美的庞公玉作品,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成就感,更是文化得以传承创新的自豪感。

  岁月更迭,人才辈出。牛头河的水仍在流淌,小华山下庞公玉的芳华依旧。手艺人安保堂亦在用精湛的技艺,雕琢着岁月的痕迹。如果时间允许,他仍会漫步河边,捡捡石头,吹吹河风,享受石头带来的欢喜……



上一篇 辛弃疾的康乐   下一篇 从打通关陇到贯通“丝路”
随机推荐文章
·"闭月"美人貂蝉
·貂蝉,一身娇艳一生谜
·天职演员
·覆水之舟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一滴走在不归路上的眼泪
·唐玄宗为何迷恋杨玉环
·美人系列
·王昭君为何出塞?
·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
·昭君出塞传佳话
·西施沉江
·西施与檇李
·杨贵妃是否恋上李太白?
·揭秘杨贵妃与唐玄宗、李白之间三角
·谁是中国古代真正的“四大美女”?
·最早的牺牲品——西施
·被男人拿出去换“和平”——王昭君
·奉命勾引禽兽父子——貂婵
·安史之乱的替罪羊——杨贵妃
·名字隐喻命运三国时貂蝉助王允诛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色情女间谍
·祝英台情动天地
·孟姜女:苦情戏女主角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