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陇南康县茶马古道,一条千年的商贸通道!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5-8-9 5:22:55 阅读:7

  原标题:陇南康县茶马古道,一条千年的商贸通道! 

  为了预防走漏风声,被土匪抢劫,茶马古道上的“脚户”和“背脚子”们通常用“黑话”来交流,如称土匪为“线子上的”,称小偷为“梁子上的”。

  常年走路,所以忌讳一些词,比如:他们忌讳“炝”字,“炝浆水”说成“热酸菜”,因为“炝”与“抢”同音,他们最怕遇上土匪杀人掠货。

  而在甘肃省陇南市的康县境内,就有这样一条——茶马古道。

  康县望关乡,自古就是一道三岔口关隘,此地三山合抱、二水环绕,一道通往武都,一道通往成县,一道通往康县,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2009年文化部门在陇南市康县望关镇政府西北100米处山垭的石猫梁上发现了一块半截残碑,几经专家辨认,认定是明朝时的路碑。而此路碑的发现也证实康县境内有一条远古时期的茶马贸易通道,它属于川陕甘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支线。

  这块残碑类似告示的性质,告知沿途经过这里的茶马商贩,一是要接受驻关官兵的检查,二是说明康县望关茶马道路是通向藏族地区的便捷通道。碑文虽残缺不全,但据考证,这是全国范围内唯一现存的记载相关茶马古道的碑刻。

  甘肃境内的茶马古道大致走向如下:茶叶由四川进入文县,沿白龙江到达武都,经宕昌到岷县进而进入藏族地区;由陕西进入陇南,经成县、西和到天水,经甘谷、武山到达临洮,在此可以分出两条路径,向北可达兰州等地,往西可进入临夏,进而进入藏族地区。

  陇南康县窑坪、礼县盐官、宕昌县哈达铺、西和县长道与四川成都茶马市等地的茶马市,都被记载于陇南地方史志,陇南的茶马市与四川成都的茶马市互通贸易,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了。

  所谓的“茶马市”,只是一个通俗的简略名称,它的实际内容要宽泛得多。主要是陇南以牛马驴骡、中药材、皮革、花椒等特产商品,长途贩运到四川成都,卖给那里的商贩,又将那里的特产商品茶叶、盐巴、水烟等贩运回来,以满足陇南及其周边的市场需求,不仅仅是“茶”与“马”的交易。

  “脚户”、马帮、“背脚子”是在陇南的高山深谷的茶马古道上蜿蜒穿行数千年,形成了陇南众多的客栈、驿站、街道、关城、桥梁、村镇,以及专门为其服务谋生的各类人员,带动了沿途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沿途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和改变着茶马古道沿线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

  马帮和“背脚子”凭着吃苦耐劳的筋骨和长期走道、抗匪盗、观天气锻炼出来的生活智慧,还有在路上摸爬滚打积累的谋生经验与合作精神,形成讲信用、重义气、辨是非、谦和勇敢的个性。

  他们是陇南山丛纵横着的第一批探险家,为了生存他们用脚板和马蹄踩踏出来一条文明与文化的传播之路,也是一条多种民族、多种宗教、多种文化的融合之路。

  漫漫岁月流逝,沧桑古道犹在。当我们今天踏上茶马古道寻访之路,在康北的那些古镇、遗址、栈道、河谷、山梁……我们的耳边仿佛回响起清悦悠远的驼铃声,还有悠扬的山歌。

  曾经潇潇嘶鸣的马帮远去了,最后的驿站,又红火起来了。张开双臂将远方的来客拥抱在温暖的怀里,用清粼粼的河水,煮一壶浓香四溢的面茶,灌满古道,让人们醉心在茶和马的滚滚红尘里,凭吊遥远的经济文化遗迹和曾经书写了民族史诗的历朝马帮汉子。



上一篇 漾濞彝族女儿给亡父(母)喂饭的典   下一篇 【溯源甘肃】从南佐遗址看甘肃在中
随机推荐文章
·民间风水故事传奇:商人与风水先生
·放牛娃的传奇故事
·宫女图的故事
·阿诗玛的故事
·民间风水龙脉的故事
·有关风水民间传说:七鹤金脸盆的故
·宋朝帝皇陵墓的风水传说
·民间风水故事传奇:风水师收徒
·民间风水故事传奇:刘半仙看墓地
·如意坟传说
·大禹治水的故事
·一枚金币的故事
·细柳教子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孔子小故事:颜回输冠
·婺源民间故事:老虎外婆
·闽南民间故事:打虎亲兄弟
·木棉庵
·谢能舍一漳浦剃头
·白鹭女神
·鹅仙洞传奇
·定城砖的传说
·冰道运石
·山羊驮砖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