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民间故事>文章内容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根雕上的碎瓷片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1-8-25 9:22:38 阅读:7

阮镇

 

    在外打工的王大器,一接到妻子洪小花突然生病的消息,就连夜兼程往回赶。进村时,正是吃早饭时候,村里的几个娃娃在村口的大青树下边吃饭边玩。只见八岁的儿子小星端着碗,与老剌头八岁的儿子大亮,不知为什么事,相互用肩膀推来搡去,只听“咣当”一声脆响,小星手中的碗掉在石板地上,摔成了儿大块。小星哇哇大哭,大亮也吓住了。

王大器赶到跟前,捡起地上的碎片,随手往路下的剌丛里一甩,也不问谁是谁非,挥手各打了他俩屁股上一下,吼道:“吃饭还闹,没事撑的。”就把小星拉回家来。

    洪小花这一病,把家底花光了不说,还欠了一屁股两肋巴的债。王大器心里老想着钱钱钱,还没等洪小花好利索,他就回工地挣钱去了。

不料,没过几天,王大器风风火火地又回来了。

原来,王大器碰到一个文物贩子,说起青花瓷碗,那文物贩子说,如果底款是“大清光绪年制”,那么,这样的底款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民国仿光绪的,品相完好的话,也就值两三千元人民币。另一种是光绪时期的官窑,品相完好的话,就值两万到五万元人民币了。王大器是想钱想晕了,马上就想到了自家的那个青花瓷碗。

     那是他家最老的一个碗,因为花纹好看,怕打碎了,就只用做盖瓶口,不去动它,久而久之,倒把那碗给忘记了。他这次回来,就是要看看那青花瓷碗的底款是不是“大清光绪年制”,如果是了,就有可能值几万元钱,那他就能还清债务了。洪小花听到这个好消息,也很兴奋。

可是,他两口子搜遍了屋里的旮旮旯旯,也没找到那个青花瓷碗。洪小花说,平时就在这个土瓶口上放着,怎么不见了呢?莫非是小星又拿去盛饭了。王大器仔细一想,大叫一声:“不好”,撒腿就往外跑。

洪小花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跟在他后面跑。村人看到他俩口子跑得那么急,以为发生了什么急事,撂下手里的活,跟着跑。孩童更是好奇,边跑边喊,招来了更多的人。王大器一口气跑到大青树下,不顾一切地钻进剌丛里,寻找那些碎碗片。弄得众人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这是一个长满野藤剌丛的斜坡,下面是一条山沟,眼下正是雨水季节,山沟水淌得哗哗地响。那天,王大器丢碎碗片的时候,碗底那块落入水中了。

王大器没有找到碗底那块,捏着两块碎碗片上来了。他在人群里看到大亮,一把抓住大亮的衣领,两眼露出凶光,恶狠狠地叫道:“赔我的青花瓷碗”,一推就把大亮弄了个四仰八叉,大亮被吓得哭起来。王大器还不罢休,又给大亮一嘴巴,大亮的嘴角就淌出血来。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你想想,大亮的爹为什么叫老剌头?就因为他是老二,那老大是谁啊?老大是天啊。这么一个主,谁敢惹他啊?平时,王大器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温吞水,气喘粗了还怕得罪人,眼下,他王大器不是吃了豹子胆老虎心,就是中了邪了,竟敢打了老剌头的宝贝儿子。

老剌头闻讯赶来,不问青红皂白,当胸就给王大器一豢。这一豢好生了得,直打得王大器“唉哟”一声跌坐地上,半天缓不过气来。洪小花见丈夫挨了打,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向老剌头撞去。老剌头一侧身,洪小花扑到坎下去了,吓得众人七手八脚把她抬了上来。接着就是双方一阵对骂,村言粗语不堪入耳。

      那一夜,王大器捉摸,如果那块碗底有“大清光绪年制”的标记,说齐天说齐地,也要老剌头赔出来。如果那块碗底没有“大清光绪年制”的标记,那怎么向老剌头交代呢?捉摸来捉摸去,关键还是要尽快找到那块碗底。

老剌头也是一夜没睡安稳,他也在捉摸那破碗,万一那破碗真是光绪时期的官窑瓷器,那它就赔惨了。可是转念一想,他又无所谓了。因为,谁能证明那碗就一定是大亮打烂的呢?他恁什么一定要吃赔偿呢?一想开了,瞌睡也就来了,一觉睡到吃早饭才起床。

老剌头也掂记着那碗底是啥标记,就来到了大青树下,只见王大器正在坎下剌丛里找寻,不由得冲王大器“呸”地唾了一口,转身就走。突然,“咚”的一声,一颗石子击中他的后脑勺,疼得他龇牙咧嘴,顿时就起了个包。他抓起一块碗大的石头,正要朝王大器砸下去,手腕被人抓住了。回头一看,是洪小花。

     原来,洪小花看到老剌头朝大青树走去,怕他俩动手,就跟了来。果然不出洪小花所料,要是老剌头这一石头下去,王大器不死也要成残疾了。

老剌头正想发作,只见洪小花倒在地上,人事不知。吓得老剌头脱口叫道:“王大器,快上来看你婆娘。”

有人把村医找来了,村医说;她的心脏病又犯了,必须马上送县医院抢救。王大器向县医院要救护车,不巧,救护车出差没回来。王大器只好请了几个精壮小伙,轮流背着洪小花下山而去。

天上下着大雨,抄小路虽然近一些,可是泥滑路烂,一步一滑,十分难走。王大器背着洪小花淌山沟水时,被什么东西划着了,脚掌一阵剌痛,几乎跌倒。旁人接过了洪小花继续赶路,他捞出一看,正是那块青花瓷碗的碗底,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大清光绪年制”。他欣喜若狂,把它放进衣服口袋里藏好。

     这时,前面喊道:“大器哥,快来,嫂子恐怕不行了。”王大器赶到跟前一看,洪小花呼吸微弱,脉搏几乎摸不到了。王大器紧紧地攥着洪小花的手,好像一松开,洪小花就会离去似的,他不停地呼唤着爱妻的名字。现在,只要能留住爱妻的生命,就是让他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

一个小伙说:“大器哥,还是给老剌头打个电话,求他开车送送嫂子吧。”

王大器明知老剌头不会帮他这个忙,但也硬着头皮拨通了老剌头家里的电话。可是,没人接。打老剌头的手机也没打通。这下,王大器彻底失望了,不禁哭出声来。

    小伙又说:“大器哥,你先别急,下面就到大公路了。如果嫂子有救星,没准会碰上好心的司机。”

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老剌头的面包车早已等候在路口了。王大器“扑嗵”就跪在老剌头面前,叫了一声“大哥”就哽咽住了。老剌头装作没有看见,忙着相帮把洪小花扶上车。

     王大器上了车,看到大亮母子也在车上。他这才明白,没人接电话的原因了。大亮妈把洪小花的头枕在自己腿上,轻轻地摩挲着洪小花的头发。王大器不禁心里一热,点了一根烟递给正在开车的老剌头,老剌头扭头看窗外,不理不睬。王大器无话找话地说:“刚才我给你打手机,也没打通。”老剌头没搭腔,大亮说:“我爹的手机坏了。”王大器说:“大哥,我不知怎么感谢你才好,你真是及时雨,菩萨心。”老剌头不屑地说:“别给我戴高帽子,我这是到岳母家,顺路。你以为,我是专门为你跑一趟?想得美。”

     王大器知道,昨天老剌头才从岳母家回来,怎么今天又要去?再说,怎么在路口等着呢?这不是明摆着专门送洪小花吗?王大器正在捉摸,大亮说:“我妈说,她到医院招呼小星妈,你回家招呼小星。”

王大器再一次哽咽起来,要不是车厢狭窄,无法下跪,王大器真想向老剌头两口子磕三个响头。

办理住院手续还差三百元钱,还不等王大器开口,大亮妈就给垫上了。大亮妈一直服侍洪小花到出院。王大器真的不知该怎么感谢老剌头一家才好。

    一天,王大器在村口又碰到了那个文物贩子,文物贩子说,他是专门找来为他鉴定那个碗的。王大器把他领到家里,让他看一样东西。

文物贩子以为又是什么宝贝,等王大器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物件时,才看清楚是一个做工精巧的根雕。总体造型是喜鹊登梅,正中镶嵌着一块印有“大清光绪年制”的瓷片。

文物贩子眼睛一亮,摸着瓷片说:“这是正宗的光绪时期的官窑,你在哪里弄来的?”

     王大器说,根雕上刻得有字,你看看就明白了。

那是王大器自撰自题自刻的一副对联,右边是“乡邻值钱无价有情”,左边是“古碗值钱有价无意”,上面是“乡情无价”。

文物贩子摇摇头说,看不明白。王大器说,我讲给你听,你就明白了。


老剌头正想发作,只见洪小花倒在地上,人事不知。吓得老剌头脱口叫道:“王大器,快上来看你婆娘。”

有人把村医找来了,村医说;她的心脏病又犯了,必须马上送县医院抢救。王大器向县医院要救护车,不巧,救护车出差没回来。王大器只好请了几个精壮小伙,轮流背着洪小花下山而去。

天上下着大雨,抄小路虽然近一些,可是泥滑路烂,一步一滑,十分难走。王大器背着洪小花淌山沟水时,被什么东西划着了,脚掌一阵剌痛,几乎跌倒。旁人接过了洪小花继续赶路,他捞出一看,正是那块青花瓷碗的碗底,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大清光绪年制”。他欣喜若狂,把它放进衣服口袋里藏好。

     这时,前面喊道:“大器哥,快来,嫂子恐怕不行了。”王大器赶到跟前一看,洪小花呼吸微弱,脉搏几乎摸不到了。王大器紧紧地攥着洪小花的手,好像一松开,洪小花就会离去似的,他不停地呼唤着爱妻的名字。现在,只要能留住爱妻的生命,就是让他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

一个小伙说:“大器哥,还是给老剌头打个电话,求他开车送送嫂子吧。”

王大器明知老剌头不会帮他这个忙,但也硬着头皮拨通了老剌头家里的电话。可是,没人接。打老剌头的手机也没打通。这下,王大器彻底失望了,不禁哭出声来。

    小伙又说:“大器哥,你先别急,下面就到大公路了。如果嫂子有救星,没准会碰上好心的司机。”

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老剌头的面包车早已等候在路口了。王大器“扑嗵”就跪在老剌头面前,叫了一声“大哥”就哽咽住了。老剌头装作没有看见,忙着相帮把洪小花扶上车。

     王大器上了车,看到大亮母子也在车上。他这才明白,没人接电话的原因了。大亮妈把洪小花的头枕在自己腿上,轻轻地摩挲着洪小花的头发。王大器不禁心里一热,点了一根烟递给正在开车的老剌头,老剌头扭头看窗外,不理不睬。王大器无话找话地说:“刚才我给你打手机,也没打通。”老剌头没搭腔,大亮说:“我爹的手机坏了。”王大器说:“大哥,我不知怎么感谢你才好,你真是及时雨,菩萨心。”老剌头不屑地说:“别给我戴高帽子,我这是到岳母家,顺路。你以为,我是专门为你跑一趟?想得美。”

     王大器知道,昨天老剌头才从岳母家回来,怎么今天又要去?再说,怎么在路口等着呢?这不是明摆着专门送洪小花吗?王大器正在捉摸,大亮说:“我妈说,她到医院招呼小星妈,你回家招呼小星。”

王大器再一次哽咽起来,要不是车厢狭窄,无法下跪,王大器真想向老剌头两口子磕三个响头。

办理住院手续还差三百元钱,还不等王大器开口,大亮妈就给垫上了。大亮妈一直服侍洪小花到出院。王大器真的不知该怎么感谢老剌头一家才好。

    一天,王大器在村口又碰到了那个文物贩子,文物贩子说,他是专门找来为他鉴定那个碗的。王大器把他领到家里,让他看一样东西。

文物贩子以为又是什么宝贝,等王大器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物件时,才看清楚是一个做工精巧的根雕。总体造型是喜鹊登梅,正中镶嵌着一块印有“大清光绪年制”的瓷片。

文物贩子眼睛一亮,摸着瓷片说:“这是正宗的光绪时期的官窑,你在哪里弄来的?”

     王大器说,根雕上刻得有字,你看看就明白了。

那是王大器自撰自题自刻的一副对联,右边是“乡邻值钱无价有情”,左边是“古碗值钱有价无意”,上面是“乡情无价”。

文物贩子摇摇头说,看不明白。王大器说,我讲给你听,你就明白了。



上一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一个小葫芦   下一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打人还给钱
随机推荐文章
·哈尼族民间故事:背白拉白
·哈尼族民间故事:关于太阳和月亮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
·哈尼族民间故事:蛤蟆讨媳妇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人没有文字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寻求光明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传人种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红爹米爹(哈尼语
·蒙古族民间故事:成吉思汗的板指与
·满洲里金代边壕的传说
·蒙古族起源故事——苍狼与白鹿的传
·蒙古草原第一寺——莫力庙的传说
·蒙古族民间故事:苏和与白马(马头
·蒙古民间故事:百合其其格与黄骠马
·蒙古民间故事:能征善战的达尤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月亮公主》
·蒙古族起源神话:苍狼与白鹿
·蒙古族神话传说——天鹅图腾
·蒙古族民间故事:牧童与骏马
·蒙古族萨满教神话
·蒙古族文化起源神话
·蒙古族创世神话
·蒙古族民间传说——熊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鹰图腾崇拜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