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湖南祁东渔鼓唱醉全国网媒 展示祁东民俗文化

作者:颜财斌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12-30 15:30:30 阅读:4

湖南祁东渔鼓唱醉全国网媒 展示祁东民俗文化

邹耀生、蒋晓芬表演对口渔鼓《脱贫攻坚唱新歌》。(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东南网12月3日讯(本网记者 颜财斌)以精准扶贫为主题,以当地流行的唱腔为载体,行走在百姓生活之间,传播新时代建设成果。12月2日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全国网络媒体湖南行采访团一行抵达本次活动的第一站——衡阳祁东县,欣赏了一场由当地艺术家带来的极具祁东地方特色的“祁东渔鼓”文艺表演。

当晚的渔鼓演出汇聚了单口、对口、小品、小演唱等多种表演方式,分别通过《春风春雨满乾坤》《建设五个新祁东》《脱贫攻坚唱新歌》《左右为难》《祁东名胜赞》《劝嫁》《大爱千秋》《两个蒿子耙》《一篮土鸡蛋》等九个曲目,展示了祁东县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并在思想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旅游生态、电商产业及一系列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而邹昆山、刘兴国、邹华春、段玉环、王玮等多位渔鼓表演名家的精彩表演,也让现场观众享受了一场独具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盛宴,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

记者注意到,与古老的渔鼓表演不同的是,现代渔鼓不仅增加了现实生活题材的曲目,思想性和艺术性日益提高,探索出了多种演唱方法,并加入了二胡、三弦、竹笛和电声等乐器,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还大胆汲取祁剧、地花鼓及祁阳小调的艺术精华,适应了老百姓娱乐生活多样化的现实需要。

祁东县是目前湖南省唯一的“中国曲艺之乡”。据介绍,祁东渔鼓是湖南衡阳的传统民间曲艺,采用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大的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渔鼓筒”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根据相关记载,渔鼓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唐代。明清时期,渔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千百年来,渔鼓逐渐被民间艺人所习用,唱词主要来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等,成为了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传统说唱艺术。衡阳渔鼓曲目内容十分丰富,有“唐三千,宋八百”之说。据衡阳艺人说,若以每晚演唱两小时计算,曲目不重复,可唱十几二十年之久。衡阳渔鼓不仅地方特色鲜明,而且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语言活泼,人物形象生动,同时加入月琴、云板伴奏,音乐唱腔纯朴、优美,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行腔圆润,素为衡阳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

邹昆山、雷其民、曾红梅等表演渔鼓小演唱《一篮土鸡蛋》。(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祁东青年渔鼓文艺工作者罗玉林在表演单口渔鼓《春风春雨满乾坤》。(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邹昆山、雷其民、曾红梅等表演渔鼓小演唱《一篮土鸡蛋》。(东南网记者 颜财斌 摄)


上一篇 新疆民俗文化迷人眼   下一篇 潘氏奕隽父子与黄丕烈的交往,从诗
随机推荐文章
·哈尼族民间故事《火童》
·寻找火种的孩子(哈尼族民间故事)
·哈尼族葬礼“莫搓搓”的风俗来历传
·哈尼族民间故事:猎神
·【哈尼族民间故事】猫、狗、蛇和穷
·哈尼族民间故事:勇敢的阿扎(为什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特波还高利贷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祖传之宝
·哈尼族民间故事:背白拉白
·哈尼族民间故事:关于太阳和月亮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
·哈尼族民间故事:蛤蟆讨媳妇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人没有文字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寻求光明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传人种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红爹米爹(哈尼语
·蒙古族民间故事:成吉思汗的板指与
·满洲里金代边壕的传说
·蒙古族起源故事——苍狼与白鹿的传
·蒙古草原第一寺——莫力庙的传说
·蒙古族民间故事:苏和与白马(马头
·蒙古民间故事:百合其其格与黄骠马
·蒙古民间故事:能征善战的达尤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