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名人故事>文章内容

民间故事:沈珍珠的传说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5-8-8 10:24:35 阅读:7

  唐朝中叶,湖州上林村出了一个沈珍珠。她才色超群,被尊封为皇后,可惜身逢乱世,一生坎坷,只留下一段哀怨动听的爱情故事。
 
  八月的一天,艳阳升腾,秋高气爽。父亲一早便去村里算账,母亲又去串门,只留下珍珠孤零零一个人在家中。珍珠心里闷得慌,就下得楼来。门口暮地走进一个人,珍珠一看是个小伙子,年龄与自己相仿,便红着脸问:“你有啥事?”
  
  来人说:“我叫蒋琦,是东迁村的,来还债。”
  
  珍珠见他衣衫破旧,面带羞色,不像是坏人,就偷偷一笑,说:“撕小襟补大襟,撕襟补襟襟补襟。”
  
  蒋琦开口道:“借新债还旧债,借债还债债还债。”说着把一串铜钿放在桌子上,转身就走。
  
  珍珠眼圈一红,心想:不是行路人不知秋滋味,他好可怜呀。听父亲说今年粮食又歉收,不知他们日子怎么过?
  
  就说:“蒋琦,水帮水,船帮船,乡里亲的什么债不债的,不用还了。”说完抓起铜钿往蒋琦怀中塞。蒋琦也不推辞,轻轻地说声“谢谢”就走了。
  
  珍珠稍稍打扮,径直到东迁村去买红绿丝线。人道天变一时辰,刚刚还是晴朗朗的,转跟间狂风大作,暴雨劈头盖脑下来,行人连伞都撑不住。
  
  这时,珍珠恰巧走在回家途中,前不着村后不靠店,一时间凤凰变成了落汤鸡。她见河对岸有座关帝庙,就赶紧往桥上跑。那桥是座木桥,桥上没有栏杆,风吹得珍珠站不住脚,想不走又不行,这是回家的必经之路,便硬着头皮,卧着身子向前爬。
  
  人刚爬到桥中间,只听身后一声巨响,回头一看,惊得灵魂出窍,身后的半座桥全坍在河中。珍珠拼命向前爬,她爬一段,桥坍一段,爬一段,桥坍一段。等到她爬到桥墩边,“砰”地一下,桥坍光了。
  
  珍珠身子顿时悬空,慢慢往下滑。这时,“啪”地一下,一双有力的手抓住了珍珠的双臂,把她拉了上来。珍珠惊魂末定,一下瘫倒在地上,那人飞快地将她扶到庙中。珍珠定晴一看,原来是蒋琦。
  
  蒋琦正在田中干活,见天下雨,就站在庙门口躲雨,眼见珍珠要落水,赶紧搭救。夜晚,珍珠向父亲说起白天遇到的危险,父亲连连说:“关帝爷保佑,关帝爷又救了我们一次。”
  
  无水不造桥,没水不种苗。父亲的话是有原因的。沈家本是打渔为生,常年漂泊在水上,常言道“行船走马三分险”,父亲时常到关帝庙中去烧香,祷求庇护。
  
  有一年的九月十三,恰逢关帝生日,父亲照例到庙中祭拜,因打鱼太累,刚祭拜完就伏在香案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朦胧中听得关帝爷对他说,庙前的旗杆下有不少金子,教他取出来一半重修庙宇,一半留作家用。父亲醒来,原是南柯一梦,不敢造次。
  
  不想第二年在河滩捕鱼时却意外地得到了一罐金子,一跃而成了耕读之家。从此,他对关帝爷毕恭毕敬,非常虔诚,认为关帝爷在冥冥之中保佑着他家。
  
  今天珍珠化险为夷,使他对此更是深信不疑。珍珠趁热打铁说:“这都是父母平日做人好的结果,也是关帝爷给我家的警示,有道是‘千年田地八百主',依女儿之见,我们索性再做件大善事,免了今年的田租,把放债收来的银子全部拿出来重新造一条石板桥,好不好?”
  
  父亲听了点头称是,乡亲们知道了拍手称快。
  
  打那以后,蒋琦三天两头来找珍珠,珍珠也乐意跟蒋琦在一起。蒋琦教珍珠拾瓦片打水漂;珍珠教蒋琦读书写文章,逐渐地两人像“三月里的芥菜一——生了心”。
  
  一天珍珠一句甜蜜蜜的话儿跳出了胸膛:“瓦靠椽子碗靠餐,蒋琦,我要跟你过日子。”
  
  蒋琦听了从头热到脚,虽然一直深深地爱着珍珠,可自己毕竟是个穷孤儿,哑巴吃饭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开,他低着头说:“珍珠,我是碟子里种花福份浅呀。”
  
  珍珠说:“割草不怕草根长,嫁人不怕郎君穷,只要俩人感情好,酒盅子淘米也不嫌穷。"
  
  从此,他们俩人天天相聚,一天不见,好像太阳不会过西。

  珍珠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他见蒋琦倒拖鞋子没后跟,一条衣服襟补襟,心里有一百个不快活。这天蒋琦又来了,珍珠正想出去,父亲一把拦住,说:“龙配龙,凤配凤,老鼠只能钻地洞,蒋琦只配讨饭婆。你样子长得像仙女,做官人家随你挑,为啥千不中、万不中,偏偏相中这只破灯笼!不许你跟他来往!”
  
  珍珠眼睛一红,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了下来。父亲又走到大门口,板起脸孔对蒋琦说:“你配不上我家珍珠,不要鸡抱鸭子枉费心了。”说着“当!”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父亲赶走蒋琦,又走到珍珠房中,一顿甜言蜜语,说要给珍珠找个有权有势的婆家。
  
  珍珠说:“冷水泡茶茶不浓,若要将我许别人,扁担头上生毛笋。”
  
  蒋琦回到家中,吃不下,睡不香;珍珠呢,对蒋琦是铁打秤钩吞下肚,时时挂记在心头,天天等着蒋琦。她早等,夜等,等了一天又一天,想了一夜又一夜,就是不见蒋琦的影。珍珠急呀,真好比绣花针头吞落肚,日刺心肝夜刺肠。
  
  九月十三,又是关帝生日,村里上上下下热热闹闹做庙会。珍珠父亲因是当地的头面人物,先行来到庙中,摆上供品,点上香烛,磕头祭拜。
  
  他刚刚弯下身,就听关帝爷发话啦:“你这个老糊涂,为啥要棒打鸳鸯?山高自有引路人,你家小姐与蒋琦乃是前世姻缘。那天下雨,他们在我庙里躲雨,是我做的媒,你还不快快成全他们。”
  
  珍珠父亲一听,吓得两条腿直弹弦子,连声说:“是是是。”
  
  他只知道关帝爷显灵,却不知道是珍珠躲在神像后面弄鬼。
  
  珍珠、蒋琦正欢天喜地等着花好月圆时,谁料,半路上杀出程咬金。唐玄宗下圣旨啦,他要召珍珠进宫,做广平王李豫的妃子。这一晴空霹雳是怎么回事呢?话得从头说起。
  
  六个月前的一天,正是春暖花开、彩蝶飞舞的大好时光。珍珠在太湖边的顾渚山游玩,不想碰上了正在顾渚山品尝紫笋茶的广平王李豫。广平王见珍珠脸如桃花,眉如嫩柳,口似樱桃,眼似明星,当下就迈不了步,心中动起了花念头,油腔滑调地说:“竹陪桃花,君子好逑红妆女。”
  
  珍珠见他身穿浅绿色衣衫,头戴方巾,一副秀才打扮,道是也来春游的,便道:“月穿杨柳,嫦娥佳客绿衣郎。”
  
  广平王一听,心花怒放,"有门",就又道:“山深林密,教樵夫如何下手?"
  
  珍珠心明眼亮,看穿了他的花花肠子,微微一笑,回道:"山清水秀,请渔翁及早回头。"
  
  广平王见珍珠才思敏捷,怎肯放手,又道:“院内桃花,墙外蝴蝶定要采。”
  
  珍珠心想:这人真是厚颜无耻,便杏眼怒睁,“画上蟠桃,山中猴子休想欺。"
  
  广平王被骂得狗血喷头,有道是得不到总是最好的。他不死心,来了个鸭子钻水——表面不动,暗地里却叫人跟踪珍珠,摸清了底细,回京后就央求祖父唐玄宗降了圣旨。
  
  蒋琦闻讯,大叫一声昏了过去,待他醒来,船已驶进茫茫太湖,喊断流水无回音。他一抹眼泪,说:"我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拳头上站得人,胳膊上走得马,定要把珍珠找回来。"说着追到京城,可哪里见得着珍珠?只得一面帮人打工,一面等着有朝一日她出得宫来好歹一个相见。
  
  好花种在阴背后,太阳不晒不开花。珍珠与蒋琦分手后,泪似断线的珠子,脸似霜打的叶子,那广平王却是桑不缠树树缠桑,天天围着珍珠转。这可得罪了一个人,就是广平王的崔妃。
  
  那崔妃可是有来头的,她是杨贵妃姐姐韩国夫人的掌上明珠,韩国夫人风姿卓约,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的欢心,与之勾勾搭搭,暗暗结成并蒂莲。崔妃仗着母亲的淫威,时常对珍珠鸡蛋里面挑骨头。

  一日,她与母亲韩国夫人又来到珍珠的寝宫,见广平王在此玩耍,不由怒从心起,未曾下雨先打雷:“沈妃,听说你家乡太湖有三宝:银鱼、鲚鱼、白壳虾。那银鱼丝是万里寻夫的孟姜女所化;那白壳虾是没有钳(钱)的;那鲚鱼么,瘦骨磷磷,为啥偏偏有人当成宝啊?”
  
  珍珠听出话中有音,冷冷地说:“崔妃,湖州还有一宝呢?"
  
  “什么宝?”
  
  珍珠道:“那就是你们最喜欢的,又丑又懒,横行霸道的毛脚蟹。"
  
  崔妃一听,脸色绯红。
  
  韩国夫人一听,明知珍珠指着和尚骂贼秃,却又不好发作,便道:“人说沈妃好文才,我今有一个对子,不知沈妃肯赐教否?”接着吟道,“风吹蓝布靛花香。"
  
  珍珠一听,心想:你有啥本事取笑我出身低微?你不就是沐浴了一点“阳光雨露"吗!就毫不客气地对道:"日晒红毡苏木臭。”
  
  韩国夫人一听,气得目瞪口呆。
  
  广平王见状,急忙调停,笑嘻嘻地说:“我们还是猜谜吧?"
  
  珍珠说:"我先来,你们听好:一娘住在墙内叫,二娘端个火来照,三娘流眼泪……
  
  韩国夫人听罢,恶气攻心:“你,你……”脚一软,瘫倒在墙脚下。
  
  原来韩国夫人是个跋扈的女人,她独占玄宗,而不许玄宗亲近其他宫妃。先前得宠的梅妃江采苹被她打入了冷宫,时常以泪洗面。前些时候,唐玄宗偷偷与韩国夫人“鹊桥会”,差点被杨贵妃撞个正着,珍珠正在借故骂她呢。见她一下瘫在墙脚下,便又骂了一句:"千只脚、万只脚,站不起,靠墙脚。"
  
  韩国夫人听罢,大闹起来:“你竟敢辱骂本夫人,你,你,我去告诉皇上。'
  
  唐玄宗一听,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心想:此事要是让贵妃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传扬出去更不可收拾,便叫高力士把珍珠带上殿来,厉声问道:“你知罪吗?”
  
  “小女子不知。”
  
  “哼,你为什么要辱骂韩国夫人?"
  
  “小女子不敢,小女子只是听从广平王的话,与她猜谜语,从不曾骂她。”
  
  "唔——,那谜底是什么?你且说来,说不出休怪王法无情!"
  
  珍珠道:"禀皇上,那‘一娘住在墙内叫’是蟋蟀;‘二娘端个火来照’是萤火虫;‘三娘流眼泪’是下雨;‘千只脚,万只脚,站不起靠墙脚’是扫帚。"
  
  唐玄宗听了,转阴为睛,说:“妙,想是韩国夫人多心了,你回去吧!"
  
  韩国夫人牙子咬得格格响,她当面不露声色,背后却买通珍珠身边的一个太监,窥视珍珠的一举一动。
  
  一天夜里,月亮高挂在树梢,珍珠的心又挂在了蒋琦的身上,不由得唱道:
  
  “两情人,各一舟;
  
  总春心,不自由。
  
  只落得蝴蝶梦庄周,
  
  活冤家犹然不聚头。
  
  又不知几时消受,
  
  抵多少眼穿肠断为牵牛。"
  
  这下可不得了啦,那太监向韩国夫人报告后,韩国夫人与崔妃到处吐黄水,说珍珠破饭箩淘米外头多,好比深山里野鸡随路宿。广平王听了将信将疑,把珍珠晾了起来。珍珠一天也呆不下去了,常想逃出宫去。

  天宝十年,安禄山叛乱。他们占洛阳、取潼关,狼烟滚滚,直奔京城杀来,唐玄宗慌得带着家眷连夜溜出紫禁域。珍珠趁着风高月黑,跌跌撞撞逃了出来。不想逃出狼口又入虎穴,迎面撞在了叛军手中。
  
  安禄山见珍珠身如桃瓣随风,脸如梨花带雨,荡了三魂走了六魄,跳下马来,挺着个大肚子,嘿嘿一笑:"果真漂亮。"
  
  珍珠道:"放了我!"
  
  安禄山说:"放了你?可以,只要你做得出我出的三道题。"
  
  珍珠头一仰,说:"出吧。"
  
  安禄山嘿嘿一笑,四下一望,见前面酒店挑出一面写有"酒"字的杏黄色招旗,在屋顶劈拍劈拍飘,就指指说:“你看到那亮在竹杆顶上的小旗了吗?你不放倒杆子,不折断杆子,不用梯子,不上房子,立马把它取下来。"
  
  珍珠略一蹙眉,上前解开绑那杆子的绳子,双手擎着,急步来到一口井边,将杆子往井里一插,一手取下黄旗。
  
  安禄山说:“算你答对了,第二道么,”他从胸前掏出一把细小的珍珠,恬不知耻地说,“贵妃娘娘送给我一串珍珠,一共七七四十九颗,我是看不够来玩不够,一不留神把丝线给弄断了,怪可惜的。你不用引针,立马给我穿起来。”
  
  珍珠接过珠子,一看大小均匀,白里透红,有光泽而不亮,是上等货。再一看那穿线的小孔,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刚好一根细线穿得过。
  
  珍珠环顾四周,硝烟滚滚,十室九空。她跑到那没人看管的酒店找了一点食糖,用水化了,再将糖水滴入每颗珠子的小孔,然后将珠子四周擦净,跑到安禄山跟前,要过丝线,蹲在地上,捉了一只小蚂蚁,小心翼翼地将丝线系在蚂蚁身上,再把珠子放在地上,整齐地排在一起,轻轻放下那蚂蚁。那蚂蚁一阵东张西望,就悠哉悠哉地钻进了一颗颗珠子孔,吃起甜甜的糖水,不一会就从另一端爬了出来。珍珠赶紧将丝线两端提起,打了个结,掷给了安禄山。
  
  安禄山又嘿嘿一笑,说:“神了,这第二道题也算你答对了,现在我出第三道题。”
  
  安禄山指着高粱地里的一条地垅,说:“你能把它给我扛起来吗?”说完哈哈大笑。
  
  珍珠移步走到地垅旁,看了又看,比划了一阵,就走回来对安禄山说:“我扛是扛得起,只是人小手短,抓不住它,恳请大人帮我上个肩。”
  
  安禄山一听,知道自己又输了,不由得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睛,吼道:“你敢跟我比试打架吗?”
  
  珍珠看着安禄山那付穷横相,“扑哧”一声笑了,说:“岂敢不从?只是伤了大人怕大人要加害于我。”
  
  安禄山一拍胸脯,说:“河水不回头,说出的话决不反悔。”他转身对手下的士兵说,“听着,如果我有损伤,你们切不可加害于她。”
  
  “是!”
  
  “听见了么?”安禄山嘿嘿一阵淫笑,伸出双手,像老鹰捉小鸡似地扑向珍珠。珍珠轻轻一扬手,两颗小石子不偏不倚,正中安禄山的两只眼睛,只听他“啊!”地一声惨叫,鲜血渗出了捂眼的手指,人“砰!”地一下扑倒在地。
  
  原来,珍珠常在河边拾碎瓦片打水漂,练就了一双好眼睛。她早料到安禄山不会就此罢休,暗暗拾了两颗石子捏在手里,候机而发。且不说这安禄山的眼睛被珍珠打伤后引出眼疾久医不愈成了瞎子,被自己的卫士李猪儿杀死,只说那辰光只听得安禄山打雷似地吼了声:“把她关起来!”

  夜,月亮圆圆地高挂在空中。珍珠看看月亮,想想自己不能与蒋琦团圆,不由得泪如泉涌,长歌当哭:
  
  “手托香腮,
  
  恼恨红颜多薄命。
  
  露湿霓裳,
  
  怎当得蟾光瘦影共伶仃?
  
  又听得落叶梧桐,
  
  檐前铁马响叮当,
  
  揽乱愁人成病。
  
  突然,门外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帅叫我把那娘子带去!”说着门外闯进一个人来,不由分说,拉起珍珠就走。
  
  来到阴暗处,那人对珍珠说:"快,我带你逃。”
  
  早有一匹马准备在那里,那人扶珍珠上马,自己也翻身上马,一挥鞭子飞似地跑了,后面人声马声响成一片。
  
  一会儿,声音稀落,珍珠借着月色回身一看,只见那人伏在自己身上,背后中了一箭,浑身是血。珍珠扶起那人一看,不由得失声痛哭,那人正是她朝思暮想的蒋琦。
  
  原来蒋琦听说唐玄宗出逃,珍珠失踪,便参加了叛军,乘机探寻珍珠的踪迹。他白天见安禄山抓了珍珠,夜间便来相救。
  
  蒋琦吃力地睁开眼睛,说道:“山山凹凹望成路,路边石头望成人,我们总算在一起啦。”
  
  珍珠点点头,说:“从此水涨船高岸不离。”
  
  蒋琦抿嘴一笑,死了。珍珠哭得天昏地暗,死去活来,那阵阵悲凉的歌声催人泪下:
  
  “可怜我一捻腰肢,
  
  几缕柔肠悲愁恨秋,
  
  身似风中柳絮轻!
  
  长空皓月,
  
  不照那绣阁香帏,
  
  偏照得凄凄孤影,
  
  负你多情!
  
  满怀心事,
  
  难去觅知音!
  
  安史之乱平定后,广平王深感内疚,四外寻找珍珠,可哪有珍珠的音讯?大历十四年,广平王之子李适即位,成为唐德宗,便尊封珍珠为皇太后,分兵使臣到处寻母,可哪有母亲的影子?只给历史留下了一段“代宗寻后,德宗寻母”的记载罢了。
  

  珍珠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他见蒋琦倒拖鞋子没后跟,一条衣服襟补襟,心里有一百个不快活。这天蒋琦又来了,珍珠正想出去,父亲一把拦住,说:“龙配龙,凤配凤,老鼠只能钻地洞,蒋琦只配讨饭婆。你样子长得像仙女,做官人家随你挑,为啥千不中、万不中,偏偏相中这只破灯笼!不许你跟他来往!”
  
  珍珠眼睛一红,眼泪吧嗒吧嗒地落了下来。父亲又走到大门口,板起脸孔对蒋琦说:“你配不上我家珍珠,不要鸡抱鸭子枉费心了。”说着“当!”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父亲赶走蒋琦,又走到珍珠房中,一顿甜言蜜语,说要给珍珠找个有权有势的婆家。
  
  珍珠说:“冷水泡茶茶不浓,若要将我许别人,扁担头上生毛笋。”
  
  蒋琦回到家中,吃不下,睡不香;珍珠呢,对蒋琦是铁打秤钩吞下肚,时时挂记在心头,天天等着蒋琦。她早等,夜等,等了一天又一天,想了一夜又一夜,就是不见蒋琦的影。珍珠急呀,真好比绣花针头吞落肚,日刺心肝夜刺肠。
  
  九月十三,又是关帝生日,村里上上下下热热闹闹做庙会。珍珠父亲因是当地的头面人物,先行来到庙中,摆上供品,点上香烛,磕头祭拜。
  
  他刚刚弯下身,就听关帝爷发话啦:“你这个老糊涂,为啥要棒打鸳鸯?山高自有引路人,你家小姐与蒋琦乃是前世姻缘。那天下雨,他们在我庙里躲雨,是我做的媒,你还不快快成全他们。”
  
  珍珠父亲一听,吓得两条腿直弹弦子,连声说:“是是是。”
  
  他只知道关帝爷显灵,却不知道是珍珠躲在神像后面弄鬼。
  
  珍珠、蒋琦正欢天喜地等着花好月圆时,谁料,半路上杀出程咬金。唐玄宗下圣旨啦,他要召珍珠进宫,做广平王李豫的妃子。这一晴空霹雳是怎么回事呢?话得从头说起。
  
  六个月前的一天,正是春暖花开、彩蝶飞舞的大好时光。珍珠在太湖边的顾渚山游玩,不想碰上了正在顾渚山品尝紫笋茶的广平王李豫。广平王见珍珠脸如桃花,眉如嫩柳,口似樱桃,眼似明星,当下就迈不了步,心中动起了花念头,油腔滑调地说:“竹陪桃花,君子好逑红妆女。”
  
  珍珠见他身穿浅绿色衣衫,头戴方巾,一副秀才打扮,道是也来春游的,便道:“月穿杨柳,嫦娥佳客绿衣郎。”
  
  广平王一听,心花怒放,"有门",就又道:“山深林密,教樵夫如何下手?"
  
  珍珠心明眼亮,看穿了他的花花肠子,微微一笑,回道:"山清水秀,请渔翁及早回头。"
  
  广平王见珍珠才思敏捷,怎肯放手,又道:“院内桃花,墙外蝴蝶定要采。”
  
  珍珠心想:这人真是厚颜无耻,便杏眼怒睁,“画上蟠桃,山中猴子休想欺。"
  
  广平王被骂得狗血喷头,有道是得不到总是最好的。他不死心,来了个鸭子钻水——表面不动,暗地里却叫人跟踪珍珠,摸清了底细,回京后就央求祖父唐玄宗降了圣旨。
  
  蒋琦闻讯,大叫一声昏了过去,待他醒来,船已驶进茫茫太湖,喊断流水无回音。他一抹眼泪,说:"我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拳头上站得人,胳膊上走得马,定要把珍珠找回来。"说着追到京城,可哪里见得着珍珠?只得一面帮人打工,一面等着有朝一日她出得宫来好歹一个相见。
  
  好花种在阴背后,太阳不晒不开花。珍珠与蒋琦分手后,泪似断线的珠子,脸似霜打的叶子,那广平王却是桑不缠树树缠桑,天天围着珍珠转。这可得罪了一个人,就是广平王的崔妃。
  
  那崔妃可是有来头的,她是杨贵妃姐姐韩国夫人的掌上明珠,韩国夫人风姿卓约,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的欢心,与之勾勾搭搭,暗暗结成并蒂莲。崔妃仗着母亲的淫威,时常对珍珠鸡蛋里面挑骨头。


上一篇 东坡石头记   下一篇 高阳公主传记
随机推荐文章
·蒙古族文化起源神话
·蒙古族创世神话
·蒙古族民间传说——熊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鹰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树木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狼、鹿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狼图腾
·蒙古族民间传说——图腾神话
·蒙古族民间传说——鹿图腾
·蒙古族民间传说——天鹅图腾
·蒙古语口传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
·蒙古族民间传说——芒牛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故事:部落祖先神话——
·蒙古族民间故事:一鸡变千鸡的故事
·蒙古族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
·蒙古族民间故事:马头琴的故事
·撒尼传说《摔跤的来历》
·石林民间故事:撒尼文字的由来故事
·阿诗玛的传说(撒尼族)
·羌族民间故事:望帝派鳖灵降龙平水
·羌族的前世今生
·羌族民间故事:羌族的传说
·羌族民间故事:沙朗节的传说
·羌族版牛郎织女:斗安珠和木姐珠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