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名人故事>文章内容

王羲之为何痴爱鹅?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5-7-17 2:06:20 阅读:6

  在我国书法史上,“书圣”王羲之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时期的质朴书风,真书势形巧密,草书浓纤折中,行书遒媚劲健,更创造出了妍美流变的新体,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王羲之特别爱鹅,“写经换鹅”的故事广为传诵。相传,山阴有一个道士养了许多好鹅。一天,王羲之途经道士那里,看见一群鹅正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惹人喜爱,便央求道士把鹅卖给他。可那位道士却笑着说,我的鹅是不卖的,如果你能给我书写一部《黄庭经》,那么不用一文钱,这些鹅就全归你。王羲之欣然允诺,花了半天时间写下《黄庭经》,最后拥鹅而归。

  类似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和《太平御览》中也有记载。王羲之为何如此钟爱鹅呢?历史上有观点认为,王羲之出生于道教世家,作为一个道教徒,他为求得长生不死,曾“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而鹅在中医学上有解五脏丹毒的功能,因此历来受到道家的重视。王羲之“写经换鹅”是希望吃鹅滋补身体,那位山阴道士养鹅的目的也在于此。

  但是,古今许多研究书法的学者却指出,王羲之爱鹅的真正原因是为了观察鹅的动态,因为鹅优美的体形、行姿,对他的执笔和运笔方法,以及书法风格的形成有很大启发。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分析道:“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距,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王羲之曾官拜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

  事实上,王羲之确实通过鹅游水的优美姿态,揣摩出拈毫运笔的旨趣,感悟出书法的线条之美,诸如执笔时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则似鹅掌拨水。以《兰亭集序》为例,21个“之”字的写法就是根据鹅的姿态演化而来。包世臣因此以一首诗概括出王羲之学书与养鹅的关系:“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后人也据此总结出了“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的书法歌诀。

  这种对王羲之爱鹅原因的阐述,如今已得到普遍认同。所以说,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流畅潇洒,出神入化,达到独立完美的境界,不仅仅是他善于汲取魏晋诸家书法精华,摆脱隶书形迹,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结果,而且与他认真观察生活,对鹅的立姿、行态的用心揣摩、领悟,也是密不可分的。(周惠斌) 



上一篇 纣王之子竟是“太岁神”?   下一篇 袁枚选诗真讲究
随机推荐文章
·哈尼族民间故事:勇敢的阿扎(为什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特波还高利贷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祖传之宝
·哈尼族民间故事:背白拉白
·哈尼族民间故事:关于太阳和月亮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
·哈尼族民间故事:蛤蟆讨媳妇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人没有文字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寻求光明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传人种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红爹米爹(哈尼语
·蒙古族民间故事:成吉思汗的板指与
·满洲里金代边壕的传说
·蒙古族起源故事——苍狼与白鹿的传
·蒙古草原第一寺——莫力庙的传说
·蒙古族民间故事:苏和与白马(马头
·蒙古民间故事:百合其其格与黄骠马
·蒙古民间故事:能征善战的达尤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月亮公主》
·蒙古族起源神话:苍狼与白鹿
·蒙古族神话传说——天鹅图腾
·蒙古族民间故事:牧童与骏马
·蒙古族萨满教神话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