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大决战》讲透了“人民的选择”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6-13 18:35:50 阅读:4

  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大决战》史诗般呈现了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成为近期的荧屏热点。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在这场关系国家命运的大决战中,到底是什么让共产党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电视剧《大决战》在细微之处作出了回答。

  《大决战》中用了很多笔墨体现国共两党理念上的区别。比如通过解放军战士的视角,让观众看到了用政治思想和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军队战斗力多么惊人。解放军进行思想改造,大家讲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讲为什么要当兵,战士们感同身受,争抢着一个接一个地诉苦。部队的斗志就这样被激发出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由国民党转投共产党的普通战士王福民,原来一心想当逃兵,最后在诉苦运动的感召下,扭转意识,认识到“打仗只为咱穷苦的老百姓,为了俺自个儿”。当杜聿明告诉蒋介石共产党最近在部队推广“诉苦运动”,应当警惕时,蒋介石却只道是笑话。而随着东北战局的失利,傅作义对蒋介石讲出:“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我们抱着发财的目的。”蒋介石对此也无言以对。

  电视剧开篇,曾详细交代了国共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在蒋介石眼中,战争打的就是枪炮。而在共产党人看来,战争打的不只是枪炮,更是政治、经济,是民心。剧中表现了国民党军进入解放区的心虚,连国军军官面对解放区的民众也忍不住自问:“我们什么时候成了老百姓的敌人?”

  共产党如何赢得民心,《大决战》的讲述非常深入。比如大多数描写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中,通常限于篇幅,对这一时期我党开展的土地改革进行略写。《大决战》中,则详写了东北土改工作队初到东北时,面临的艰难局面。

  剧中,以苏青饰演的王翠云为代表的土改工作干部来到偏远乡村,帮助那里最贫苦的老百姓重新获得自己的土地,带着观众重走了一遍土改的过程:从一开始遭遇农民的排斥、误解,到一步步获得农民的认可、欢迎与拥护,共产党军队用实际行动巩固了解放区,也吸引了大量热血青年参军,为日后的大决战打下了坚实基础。剧中人物梁士英本是吉林扶余小沟村穷苦人家的子弟,他一开始对解放军充满戒备,后来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土地改革让穷苦农民翻身,毅然加入部队投身解放战争,最终在战场上为炸掉敌人地堡,不惜用身体堵住出口壮烈牺牲。这个极具典型性的故事让观众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解放军战士明知会牺牲,却在战场上义无反顾。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乔三本则提供了国民党士兵的视角。因为家里困苦、为给母亲治病而选择当兵的乔三本,身上有穷苦百姓善良正义的闪光点。他跟随国民党军官查抄百姓商铺,看不惯长官们借着“反共”中饱私囊,想为百姓求情,却因仗义执言遭受毒打。重回作战前线后,乔三本又因为在战地用二人转唱词讥讽了国民党贪腐风气,再遭受军法。乔三本代表了无数迫于生计加入国民党部队却被反动势力不断迫害的穷苦百姓,这样的视角也揭露了国民党是如何烂到根子里的。

  剧中这些生动真实的小人物构成了大历史背后丰富的群像,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通过军事视角与社会视角交相辉映,《大决战》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民生等多个层面来书写解放战争,深入社会肌理讲述历史,讲透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也深刻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谛。

  来源:北京晚报

   


上一篇 展现风格化叙事和高浓度情感的历史   下一篇 讲述党史故事,汲取前行力量
随机推荐文章
·唐明皇与杨玉环
·杨玉环与长恨歌
·貂蝉
·杨玉环
·羞花
·闭月
·落雁
·沉鱼
·戴耳坠的传说
·貂蝉拜月
·"闭月"美人貂蝉
·貂蝉,一身娇艳一生谜
·天职演员
·覆水之舟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一滴走在不归路上的眼泪
·唐玄宗为何迷恋杨玉环
·美人系列
·王昭君为何出塞?
·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
·昭君出塞传佳话
·西施沉江
·西施与檇李
·杨贵妃是否恋上李太白?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