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舞剧越“热”,越需要潜心创作(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8-1-14 20:01:36 阅读:4

  原标题:舞剧越“热”,越需要潜心创作(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许 锐

  近两年,舞剧演出市场呈现蓬勃态势,舞剧节目连续两年登上春晚舞台,经典作品演出一票难求,“舞剧热”成为一种现象。

  “舞剧热”有两重原因:一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方式深刻改变,影像传播更为普遍,给舞蹈这种视觉艺术带来变革性力量;二是中国舞剧经过长时间积累,艺术创作进入厚积薄发的阶段。

  舞剧是用舞蹈来讲故事。舞蹈叙事的独特魅力在于用身体语言直观地传递情感体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舞剧是一种独特的样式,在长期发展中,逐渐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越来越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年轻一代的舞剧编导,正在形成他们自己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既区别于芭蕾舞剧的传统,也有别于西方现代舞的样式,蕴含中国独特的叙事性、情感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审美。从舞蹈实践和研究本体的角度来看,经过长期积累,在舞蹈语汇编排、创作风格、研究水平、演员训练的专业程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为舞剧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

  过去一段时间,舞剧创作存在模式化的问题,而得到观众和市场认可的现象级作品,恰恰在类型、样式、风格上都有所创新。比如,《永不消逝的电波》是红色题材,舞台呈现方式借鉴了影视化蒙太奇手法,烘托紧张气氛;《只此青绿》讲究样式的精美,创新古典舞语汇;同样是历史文物题材的《五星出东方》戏剧性更强,从一件出土文物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亦庄亦谐表达宏大主题。

  观众也会影响创作者。中国观众特别在意叙事性和情感性,观众走进剧场,往往期待的先是看懂,然后是被感动。《踏歌》《相和歌》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舞蹈中,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哲学理念和审美韵味,比如天人合一、以文化人。此外,视觉传播的普及,也使观众对舞台的视觉呈现更为敏感。除了舞蹈本身,音乐、舞美、灯光、服装、造型、化装等,都是重要的综合性叙事手段。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题材舞剧涌现,如何用舞剧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需要继续探索。转化意味着既要延续传统,还要被今人接受。艺术家的创作就像一个连接点,同时通往过去和今天。谈到创新,我们会经常提及跨界,跨界意味着不要被自己的领域所束缚,但同时创作者也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原点在哪里。

  衡量一个艺术门类的成就,归根到底还要看能否创作出真正被观众认可的作品。舞剧越“热”,越需要潜心创作,需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跟风。优秀的作品一定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创作者要走心、用心,把才华、心血倾注到作品上。


上一篇 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览举办   下一篇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举办
随机推荐文章
·藏族的民间故事
·一个王的传说
·布桑改雅桑乞讨的故事
·毛驴对付狐狸、豺狗和狼
·喝喜酒
·兔子和大灰狼
·小兔子洛珠
·石林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藏族沐浴节的由来故事
·沧海变桑田
·猕猴变人的传说
·尼西情舞的由来
·奶子河奇缘
·黄牛、毛驴、鸡和两夫妻的故事
·江拉和结拉
·鹦鹉和热朗巴扎
·两邻居遇鬼的故事
·客店老板偷金币
·银子和歌声
·糊涂喇嘛走好运
·热秀干波
·真假新娘
·西藏商人和印度商人
·吐珍珠的大臣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