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上海图书馆馆藏稀见清代尺牍首次公开出版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0-12-22 12:12:34 阅读:6

30余位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历经十年时间标释、校稿与审稿,上海图书馆馆藏稀见清代尺牍——《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首次公开出版。此次出版之二种尺牍是以清代学者刘文淇、刘毓崧父子为中心的珍稀资料宝库,涉及人物460余位,信函3041封,字里行间记录了大量当时的社会生活、文人交往、学界动态、书籍刊刻等信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上海图书馆馆藏稀见清代尺牍——《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首次公开出版,涉及460余位名家3041封信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概称为“刘氏书札”,上世纪80年代由在上海的刘氏后人捐赠给上海图书馆,文献价值极高。“刘文淇、刘毓崧父子二人都是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与刘师培并称清代三刘。而与刘氏父子书札往来者亦不乏当世名家。”日前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黄显功举例说。阮元、阮梅叔,乃清代大家;汪孟慈亦属扬州学派,乃知名藏书家;刘宝树、刘宝楠、刘恭冕等三人,俱为知名扬州学派学者,刘宝楠甚至与刘文淇并称巨擘;包世臣亦为清代知名学者,为著名书法理论家和重要清代碑帖学者;吴让之为书画、篆刻大师;梅伯言师承姚鼐,方存之为后期桐城派重要人物,其《柏堂集》《春秋左传文法读本》俱为名著;张啸山著有《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一书;包慎言治汉学有成,著有《春秋公羊传历谱》;曾国藩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莫友芝与郑珍齐名,史称西南巨儒;许印林则系出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亦知名经学家;王检心为晚清知名理学家,身后留下《闇修记》《春秋本义》等名著。此外,丁晏为清代知名朴学大师,治学数十年,硕果累累;魏源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其二者皆为后人所熟悉,皆成后世重要研究对象。这些名家,与刘氏父子可谓并世之群英,其书札有大量史传未曾记录的文献,能补充后人一窥清代嘉庆至道光间文人盛事及学界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学界研究与利用,此次出版以原件彩色图片与释文对照的形式面世。记者了解到,标释是一项极为辛苦的工作,单以文字辨读为例,信函多以草书写就,辨别起来十分困难,一字之误即影响句读甚至通篇的正确性,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毯式地比对草书字典,耗费极大的精力。似文言非文言、似白话非白话等文辞,也给断句带来困难。最终,在海峡两岸3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难题被一一克服。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两岸古籍界合作的重要成果,《青溪旧屋尺牍》《通义堂尺牍》的出版将有助于促进清代学术史,特别是扬州学派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来的不断征集和各方捐赠,上海图书馆目前拥有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尺牍文献达12万多通,是国内收藏名人尺牍数量最多的公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对于这份宝贵的历史文献遗产,该馆将继续开展相关的整理和出版工作,让尺牍文献孤本不孤,化身千百,为社会服务。


上一篇 余华《文城》:悲情的重构   下一篇 读书,看见更开阔的世界
随机推荐文章
·湘西民间故事之“赶尸”的传说
·社公社母的故事
·盘瓠神话
·卡田苗寨的神奇传说
·湘西最负盛名的民间传说《熊娘噶婆
·湘西土家族民间故事
·湘西民间传奇故事《黏黏药》
·情蛊
·湘西猎神梅山娘娘的传说
·湘西赶尸的传说
·赵美容借观灯吊孝、女扮男装中状元
·沙参之王莱胡参的传说故事
·五龙河的鲤鱼捕捉数量不减的原因
·蚬河--贤河
·白龙河的故事
·魏征在蓬莱“瞒天过海”
·小蓬莱阁的传说
·石榴树的传说
·门神的来历
·毓璜顶的故事
·玉皇大帝与龙口长把梨的传说
·扁担岛的传说
·古神话中的黑水、昆仑与蓬莱
·八仙过海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