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福禄中国尊》铜雕景泰蓝浙江杭州首发展非遗技艺跨界对话 |
|
日期:2019-3-20 13:31:44 点击:3 |
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国工艺、讲好中国故事,让非遗“活起来”,11月19日,跨界作品、工艺美术国家级年度藏品——《福禄中国尊》铜雕景泰蓝在浙江杭州面向全球首发亮相。 据悉,《 |
|
 |
神秘敦煌文化“落入凡间”:佛国世界也有“烟火气” |
|
日期:2016-3-4 16:00:54 点击:3 |
长期被公众认为“阳春白雪”的神秘敦煌文化,能够更加“接地气”,引发公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共鸣”,这少不了敦煌文化“解码人”的功劳。他们将专业 |
|
 |
王羲之《兰亭集序》背后有何故事?这档节目解读 |
|
日期:2020-9-8 16:03:18 点击:3 |
21日晚,浙江卫视原创打造的全国首档书法美育交互式电视文艺节目《妙墨中国心》迎来首播。 节目通过赏析“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寒食帖》,带领观众了解它们背后的人文故事。节目截图 |
|
 |
缂丝成古装剧“主角”,这项非遗为什么比黄金还贵 |
|
日期:2020-7-10 21:06:35 点击:3 |
正在播出的古装剧《当家主母》,汇集了蒋勤勤、张慧雯、杨蓉等著名演员,但这部剧的绝对“主角”,是一项非遗技艺——缂丝。非遗不仅仅是服化道的点缀,而是全剧起承转合的主线。故事的发生地苏州,从宋 |
|
 |
最新研究:欧亚大陆最早人类装饰珠宝为4.15万年前猛犸象骨吊坠 |
|
日期:2016-1-5 3:39:02 点击:4 |
吊坠的背侧和腹侧图(比例尺1cm,图源:AntoninoVazzana-BONESLab)。 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考古学研究 |
|
 |
小胶片里存文脉缩微抢救志传承 |
|
日期:2015-6-17 16:24:56 点击:3 |
图为拍有古籍的缩微胶片。记者陈雪摄/光明图片“密度1.1~1.25、冲洗温度32℃、灰版1.35”。在写有这串数据的便笺下面,是一条黑白胶卷,从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胶片所拍的是一部古籍——在中 |
|
 |
陕西立法保护传承发展秦腔艺术 |
|
日期:2019-9-30 8:07:30 点击:3 |
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6日通过了《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对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保障措施等进行规范。 秦腔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是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和传承项目。随 |
|
 |
青海都兰血渭一号出土文物首次展出 |
|
日期:2018-7-10 18:33:32 点击:3 |
“此次上展藏品数量为历年最多、珍贵文物最多的一次,同时,160件未展出藏品此次全部首次亮相,青海海西都兰热水墓群40余件出土文物首次展出,通过微缩景观、主题宣传片、场景复原、纪录片推介等形式首次综合性对海西都兰热水墓群的四个 |
|
 |
传统行业遇到剧本杀是降维打击还是转型升级 |
|
日期:2018-11-5 17:42:07 点击:3 |
六七个年轻人放下手机,围坐在桌前,认真翻看着手中的纸质剧本,接下来他们要根据剧本中的故事开启“第二人生”。这样一份纸质剧本,成了玩家进入故事世界的入口。也因此,剧本杀的出现被称作纸质阅读的“文艺复兴& |
|
 |
河西走廊石窟提升“颜值”的颜料从哪儿来? |
|
日期:2017-9-29 20:13:55 点击:3 |
不同颜料的使用,除产地等客观因素外,还与艺术观念有关,因而颜料贸易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反映出中外不同艺术观念间的交流、碰撞,以及借鉴和融合发展。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河西走廊拥有大量精美的石窟。这里除了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还有 |
|
 |
为什么良渚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
|
日期:2017-9-13 12:46:44 点击:3 |
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一些人认为,中华文明始于距今约3500年殷商时期。而良渚遗址申遗成功,意味着中华文明起源、国家形成于5000年前一事,终获“国际认证”。 为什么是良渚?良渚如何印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中国著 |
|
 |
敦煌莫高窟上百个重要洞窟完成保护修复258个洞窟实现数字化【组图】 |
|
日期:2019-1-9 21:28:28 点击:3 |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6日透露,该院已完成莫高窟上百个重要洞窟的保护修复,建立石窟预防性保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所有参观开放洞窟的环境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院研发出壁画数字化采集、数据处理和展示的系列技术,目前已完成258个洞窟 |
|
 |
汉墓出土漆木器如何保护? |
|
日期:2016-11-23 9:24:24 点击:3 |
成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文物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古蜀国、蜀汉时期的文化遗产独具地域特色,漆木器文物就是其中一个代表。近20年以来,成都地区出土了漆木器文物并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包括成都商业街船棺葬遗址、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天回 |
|
 |
龙门石窟奉先寺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 |
|
日期:2021-10-19 14:12:51 点击:3 |
记者7日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已经启动,预计工期270天。据悉,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隔50年,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