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专家详解肥胖防控怎么做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8-5-16 6:00:31 阅读:5

刘昶荣/中国青年报

 

中国成人体质指数标准

  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营养水平日益提高,但与之相随的肥胖问题也渐渐凸显。为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5月19日,国家卫健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主题为“肥胖防控,从娃娃抓起”的在线访谈。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11.1%和7.9%,加起来是19%,也就是说,几乎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小胖墩儿。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是6.8%和3.6%,两项相加占比10.4%。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分析认为,与2015年发布的报告相比,不论是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还是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都在上升,“这也说明过去这么多年(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肥胖是百病之源

  “经常听肥胖的孩子说骨头或者肌肉不舒服。”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这是因为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危害,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的孩子发生骨折、下肢畸形、行动不便的风险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孩子。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甚至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刘爱玲表示,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肥胖的程度越高,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此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俗话说“肥胖是百病之源”,刘爱玲解释说,胖的孩子可能已经有了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等一些慢性病表现;胖孩子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所以,对家庭以及我们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

  肥胖孩子变多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因素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则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这些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肥胖的风险。

  除此之外,学校的就餐情况、学校小卖部食品的供应情况、社区的快餐店等外部环境因素,和鼓励孩子多吃、“胖是健康”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孩子的肥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父母是儿童肥胖防控的第一责任人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在访谈中指出,父母是儿童肥胖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儿童的出生体重、是否是母乳喂养,以及父母是否能够给孩子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在饮食行为和积极进行身体活动方面,如果父母不喜欢吃的东西,可能孩子也吃不到;父母如果不愿意活动,孩子可能也不会进行积极的身体活动,所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有责任把好的行为习惯传给自己的孩子。

  在儿童少年的身体活动方面,赵文华建议,如果按年龄说,3-5岁的孩子一定要有独立自主的户外活动,每天至少3个小时;对于6-17岁的孩子,每天至少进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1个小时。当然,保障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除了父母负好责以外,也需要幼儿园和学校有相应的支持。

  此外,赵文华还建议,孩子应该减少静态行为,比如坐着、靠着、斜躺着,看电视、玩Pad、玩手机等。在身体活动方面,一定要培养至少一种以上最喜欢的、每天都想做的运动项目,而且终生坚持。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马冠生提出了六条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

 

(原题为《父母是肥胖防控第一责任人》)

  在饮食行为和积极进行身体活动方面,如果父母不喜欢吃的东西,可能孩子也吃不到;父母如果不愿意活动,孩子可能也不会进行积极的身体活动,所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有责任把好的行为习惯传给自己的孩子。

  在儿童少年的身体活动方面,赵文华建议,如果按年龄说,3-5岁的孩子一定要有独立自主的户外活动,每天至少3个小时;对于6-17岁的孩子,每天至少进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达到1个小时。当然,保障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除了父母负好责以外,也需要幼儿园和学校有相应的支持。

  此外,赵文华还建议,孩子应该减少静态行为,比如坐着、靠着、斜躺着,看电视、玩Pad、玩手机等。在身体活动方面,一定要培养至少一种以上最喜欢的、每天都想做的运动项目,而且终生坚持。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马冠生提出了六条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

 

(原题为《父母是肥胖防控第一责任人》)


上一篇 高考灰生态   下一篇 做教育,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做母亲
随机推荐文章
·傣族民间故事:白象引路的传说
·傣族民间故事:谷魂奶奶的故事
·傣族泼水节的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壮族板鞋舞的由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铜鼓舞的由来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米洛甲造人的传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合浦珠还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广西风雨桥的神
·壮族传说:雷公送烟火到人间
·壮族民间故事《铜鼓龙女》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壮族布洛陀取火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敢壮山与五指山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壮族抛绣球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洪水淹天的传说
·壮族民间故事:三月三的传说
·刘三姐的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马骨胡的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天琴的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歌仙刘三姐的传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抛绣球的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壮锦的故事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百鸟衣的传说
·广西壮族民间传说:知恩图报的特掘
·壮族民间故事:壮族三月三的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