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起跑线恐慌”并非矫情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8-5-17 13:55:21 阅读:5

  我们在看待“起跑线恐慌”时,必须看到这个问题背后的社会现实。

  孩子上小学前应该学多少知识?据报道,天津一位刚带孩子参加小学入学面试的家长给出的答案是:英语词汇量4000左右,能写300字左右的英语作文;心算1万以内加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法,学过数独;背诵约50首唐诗,学完拼音,认识1000多个汉字……在很多家长眼中,知识教育的起跑线已经提前,必须抢跑。

  如今,“起跑线恐慌”盛行于各种微信家长群、同学群,而且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很多学龄前儿童过着“每天都要上不同辅导班”的生活,很多孩子被送到培训机构上“幼小衔接班”,公立幼儿园的大班几乎名存实亡。家长当然知道这种现象不正常,但为了不让孩子掉队,都选择跟风而动。

  不容否认,“起跑线恐慌”情绪中有很多非理性成分。比如,有些家长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甚至将孩子的“琴棋书画”当作互相攀比、炫耀的谈资。而一些家长之所以变成“虎妈”“狼爸”,是因为将自己成长的遗憾落在了孩子身上。在是否报班、报几个班的问题上,家长通常既不讲科学,更不征求孩子的意见。

  每当谈及这个话题,总有一些人认为,那些被辅导班“绑架”的家长一边乐此不疲,一边叫苦不迭是一种矫情。坦白说,以前笔者也觉得很多家长夸大了所谓的学前教育焦虑,但在自己的孩子也开始面临这些问题之后,逐渐多了一些理解。毕竟,所有的焦虑都源于社会现实。

  课外辅导班行情持续火爆,是因为它满足了日渐旺盛的社会需求。如今社会竞争渐趋激烈,父母总希望孩子能有更多胜算。如果别的孩子3岁开始学英语,自己孩子5岁了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心里踏实吗?有人觉得幼儿园就该玩,但别的孩子都在提前学知识,就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小学跟不上,他真能快乐吗?

  从另一个视角看,家长将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是试图用经济手段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当前,教育部门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语、数、外等知识,不少老师当起了甩手掌柜。从一种极端转到另一种极端,这种教育模式难言科学。以此来看,只要量力而行,多元化探索未尝不可。

  有鉴于此,我们在看待“起跑线恐慌”时,必须看到这个问题背后的社会现实。相关部门除了在观念上对家长多加引导,还应该做好两项更务实的工作:其一,在小学入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确保公平,要让那些没上过辅导班的孩子也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其二,对于课外辅导班乱象,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治理。(光明日报)


上一篇 美国教育正在反思:兴趣真的是孩子   下一篇 如何不让孩子被AI取代?
随机推荐文章
·皖南民间传说故事:徽州金扁担的传
·皖南民间传说故事:落涯先生《一剑
·皖南民间传说故事:玉泉井的传说
·皖南民间传说故事:撑腰石传说
·皖南民间传说故事:斩尾龙挂钱
·呆子休妻
·秀才休妻
·毛苌休妻
·皖南民间传说故事:徽商休妻
·畲族民间传说:送斗米
·畲族民间传说:初五拜年
·畲族民间传说:鹤溪传说
·畲族民间故事:雷公
·畲族民间故事:畲族木屐的传说
·畲族民间故事:打尺寸的由来
·畲族民间传说——盘瓠王和三公主
·畲族民间故事:店家女巧对谢灵运
·畲族民间故事:惠明茶的传说
·畲族民间故事:鹤溪的传说
·畲族民间传说故事:畲族民间请神节
·畲族民间传说故事:畲族农历三月三
·畲族民间传说故事:畲族本是盘瓠种
·畲族民间故事:畲族狗王的传说
·畲族民间故事:畲族三月三谷米生日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