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鼎石学校:微信,我们想要做什么样的传播?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5-7-3 16:51:10 阅读:7

叮咚,早上7点,叫醒你的除了闹钟,早餐的香味,你的梦想之外,应该就是各种微信账号推送的“叮咚”声了。“叮咚”声此起彼伏,声声不息,每一声背后,都是一颗颗想争抢你早上上厕所、喝咖啡、等红灯、挤地铁这些“碎片时间”的野心。每个人都经历了对微信的新鲜好奇到强迫症,再到“不看这些消息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倦怠感,最终,这声短暂的“叮咚”也被你掐灭了。


在已是过度传播的世界里,鼎石的公众微信号会是什么样?


从一开始,微信就是独立存在的传播渠道。我们清楚地看到微信作为移动平台本身所具备的无可限量的传播潜力鼎石的微信账号不会是校刊《鼎石志》的移动版,不会是每周校园通讯《鼎石圈》的简单重复、也不是鼎石网站内容的复制粘贴,更不会成为各种新闻信息和口水文章的“大杂烩”。如同鼎石市场传播部出品的所有出版物、网站文章、宣传品一样,鼎石微信账号坚持我们市场沟通的通用法则−“真诚 准确 有价值”,如果还能带有一点无伤大雅的“幽默感”,那更是锦上添花。


我们从鼎石出发,却并不将自己局限在鼎石。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关注鼎石的人群都是对教育有一定的见解和思考,并被鼎石所抱持的教育远见所深深吸引的群体。因此,对于鼎石微信账号的使命,我们的确有那么一点点小野心。除了关于鼎石的内容,我们还想做到更多。我们致力打造一个“源自鼎石,但着眼于教育大视野”的新媒体,更希望能够为为心系教育,对教育有独到见解的人们搭建一个积极互动的传播平台。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风格和气质确实也吸引到了一批与我们有着相同价值观的朋友们。


正确的路往往并不是最好走的那条


然而,正确的路往往并不是最好走的那条路。为了清晨那声发送到您手机上那声“叮咚”能更有意义,无数日日夜夜,鼎石的微信团队聚在一起酝酿创意,反复推敲字句,摄影师去每一个现场抓拍精彩瞬间以保证图片质量,为了让您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我们在微信有限的平台上尽力做出漂亮的排版。最近,我们尝试了伴有音乐背景的微信杂志,希望能够大幅度提升您的阅读愉悦度。


辛苦有时,惊喜有时。曾经鼎石小学部的一位妈妈告诉我们,她5岁的女儿很喜欢我们那篇《走近鼎石:发现细节中的美好》的文章,她深深被鼎石那些造型各异,充满创意的桌椅、沙发的图片所吸引,一遍又一遍地让妈妈给她看手机上的这篇微信,还一直嚷嚷着想早点开学,亲眼去看看这些舒适的桌椅沙发。我们很欣慰,更是惊喜。回想起在制作这篇微信时,我们身高1米9的设计师兼摄影师刘诤“不顾形象”趴在地上,用各种扭曲的姿势拍摄一把椅子,只为找到那个最能传递“美好”二字的角度,而“美好”确实这样传递了出去,至少一个5岁的小女孩准确地接收到了我们的“美好”信号——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传播”。


不止步于传播美好瞬间


在任何一所学校,宏伟远大的教育理想终归要落到实处,而课堂正是体现一所学校教育理念执行程度的最佳场所。我们对于课堂关注的热情从未停歇。我们走进鼎石的课堂,捕捉学生们成长的瞬间,见证老师们如何赋予课堂意义,如何让学科变得活泼生动,如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力图用真实而有趣的笔触记录下来,让您身在鼎石之外的您,也能身临其境,用最轻松快乐的方式了解鼎石课堂的真实模样。


然而,这还不够。打动人心的“传播”固然重要,我们更希望借助微信的平台还原那些值得被记住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刻可能是全鼎石社区的重要活动,也可能是某个家庭的人生重要时刻。例如,今年父亲节前夕,我们很荣幸地得到一位父亲的允许,在微信上与大家分享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我为什么给孩子选择鼎石——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信中这样写道,


“繁花落尽,2014年的这个春天渐行渐远。亲爱的儿子,记得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鸿篇巨制《神曲》中曾经吟诵过,“人生犹如进入参天森林,你选择了一条路,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另一条路的风景。”徳国哲学家和诗人尼采铿锵有力地告诫人们“你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我们坚信我们的选择,无怨无悔,我们坚信这个选择将使我们全家更加幸福,将使你获益终生。”


这份沉甸甸的、饱含着父爱的厚礼,也是对我们最好的激励与鞭策。与此对应,孩子们也很快对父母深沉的爱给出了答案。11月21日,我们在微信上发布了《父母的深情,孩子懂多少》——来自6L班的5位同学们在中文课上学习了龙应台的《目送》之后, 分享了他们对于父爱母爱的思考与理解。原来,这些孩子看似叛逆的外表下,也有一颗体贴而温柔的心。


用心表达,不忘初衷


《文昌杂录》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景温的人,在清水里养着一群捡到的蛤蜊,等蛤蜊张开嘴,他就把小海砂丢进去,然后等待月光明亮的晚上,他就带着蛤蜊们出来晒月光。两年后,蛤蜊终于吐出了有月亮光彩的珍珠。


优质的微信内容正如同珍珠之与海砂一般,和景温一样,我们选择沉寂,我们选择静静地在月光下守着我们的“蚌壳”,磨砺那颗小海砂,等待我们的蛤蜊孵化出有月亮华彩的“珍珠”之日。


传播美好、还原值得被铭记的重要时刻我们在努力,但我们更希望微信成为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与您在这里与您共同探讨教育,思考人生。这个目标,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在微信专栏《教育理想国》中,我们通过书信体,与“晓薇”,更是与您,与万千家长探讨关于教育、更是关于人生的反思与心得,这也是鼎石微信试图向“着眼教育大视野”目标努力的一次“试水”。我们希望借由这些信件,引发家长与我们共同思考,我们一起成为人生道路上的“思考者”。


比起那些动辄百万粉丝的账号,从数字上来看,也许我们也许还远称不上一个成功的账号,我们的粉丝数量略显单薄,我们风格还在磨合酝酿,我们的影响力尚未形成,但是我们每篇文章都精心制作,用心表达,我们坚信“what comes from a heart goes to a heart(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就像那个5岁的小女孩对那些沙发图片的喜爱,就像那封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引起的共鸣,就像6L班同学们对父母的爱与理解,就像无数的“晓薇”所发来的真挚回复。我们希望为您带去的、不仅仅是鼎石的点点滴滴、还有关乎教育这样一个重大课题的真知灼见。如果这一切能引发您的关注,并与我们一起思考,甚至,只是被一张图片吸引、感动,对我们而言,就已弥足珍贵,至少已经足够我们坚持“初衷”。


小编:鼎石国际学校微信运营作者的这篇文章,是我见过文字写的最优美的一篇文章,分享的也是干货,虽然大家都知道好内容重要,但如何制作好内容,鼎石微信的运营者真的是非常用心了,可以看出有很深的“情节”在里面,想做不好都难。

这份沉甸甸的、饱含着父爱的厚礼,也是对我们最好的激励与鞭策。与此对应,孩子们也很快对父母深沉的爱给出了答案。11月21日,我们在微信上发布了《父母的深情,孩子懂多少》——来自6L班的5位同学们在中文课上学习了龙应台的《目送》之后, 分享了他们对于父爱母爱的思考与理解。原来,这些孩子看似叛逆的外表下,也有一颗体贴而温柔的心。


用心表达,不忘初衷


《文昌杂录》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景温的人,在清水里养着一群捡到的蛤蜊,等蛤蜊张开嘴,他就把小海砂丢进去,然后等待月光明亮的晚上,他就带着蛤蜊们出来晒月光。两年后,蛤蜊终于吐出了有月亮光彩的珍珠。


优质的微信内容正如同珍珠之与海砂一般,和景温一样,我们选择沉寂,我们选择静静地在月光下守着我们的“蚌壳”,磨砺那颗小海砂,等待我们的蛤蜊孵化出有月亮华彩的“珍珠”之日。


传播美好、还原值得被铭记的重要时刻我们在努力,但我们更希望微信成为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与您在这里与您共同探讨教育,思考人生。这个目标,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在微信专栏《教育理想国》中,我们通过书信体,与“晓薇”,更是与您,与万千家长探讨关于教育、更是关于人生的反思与心得,这也是鼎石微信试图向“着眼教育大视野”目标努力的一次“试水”。我们希望借由这些信件,引发家长与我们共同思考,我们一起成为人生道路上的“思考者”。


比起那些动辄百万粉丝的账号,从数字上来看,也许我们也许还远称不上一个成功的账号,我们的粉丝数量略显单薄,我们风格还在磨合酝酿,我们的影响力尚未形成,但是我们每篇文章都精心制作,用心表达,我们坚信“what comes from a heart goes to a heart(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就像那个5岁的小女孩对那些沙发图片的喜爱,就像那封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引起的共鸣,就像6L班同学们对父母的爱与理解,就像无数的“晓薇”所发来的真挚回复。我们希望为您带去的、不仅仅是鼎石的点点滴滴、还有关乎教育这样一个重大课题的真知灼见。如果这一切能引发您的关注,并与我们一起思考,甚至,只是被一张图片吸引、感动,对我们而言,就已弥足珍贵,至少已经足够我们坚持“初衷”。


小编:鼎石国际学校微信运营作者的这篇文章,是我见过文字写的最优美的一篇文章,分享的也是干货,虽然大家都知道好内容重要,但如何制作好内容,鼎石微信的运营者真的是非常用心了,可以看出有很深的“情节”在里面,想做不好都难。


上一篇 曝华尔街英语推销似传销 记者暗访   下一篇 疫情之下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随机推荐文章
·沧海变桑田
·猕猴变人的传说
·尼西情舞的由来
·奶子河奇缘
·黄牛、毛驴、鸡和两夫妻的故事
·江拉和结拉
·鹦鹉和热朗巴扎
·两邻居遇鬼的故事
·客店老板偷金币
·银子和歌声
·糊涂喇嘛走好运
·热秀干波
·真假新娘
·西藏商人和印度商人
·吐珍珠的大臣
·商人妻子的秘密
·鱼的命根子在哪里
·石狮眼里流血的故事
·一副骰子
·两个朋友分金子
·措珠丹琼
·央金拉姆
·桔子姑娘
·敏笛林神鸟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