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故事和教案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10-5 19:42:11 阅读:6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太平洋铁路公司总经理威廉?杰佛斯搭乘该公司铁路专车公出在某一站,车上司机到他的专用车厢来找他,有事询问。当时杰佛斯正忙于拟一份电报稿,所以随便应答,没有正面看那司机。司机傲然地说:“你这态度很不够意思,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忙。留些时间给自己思考。”说完就掉头走了。总经理觉得司机的话一针见血,所以听了不但不以为忤,反而肃然起敬,就浓缩他话中的精义,制成精致的卡片,压在玻璃板下,作为座右铭:“人生太匆忙,留些时间思考。”

  再看看现在的教师,除了上课,大部分时间被应付检查的教案所占据。一个小学教师,如果一周以上十五节课计算,那他就要写十五节课的教案,根本没有时间去地思考,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备课。可以说绝大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并没有完全按照所抄教案去实施,与其让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毫无意义的抄教案上,还不如干脆不要求教师把备课的内容写下来,领导检查以听课为主,这样不是很实际地检查了工作了吗?为什么一定要讲究那种害人的形式呢?为什么就不能留些时间给教师思考呢?更为可笑的是,有些地方居然对教案的字数作出规定,如果达不到规定的字数就视为不合格教案。课堂好比战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内功,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而这些需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学习。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对教案的种种规定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是与当时的教育观念相适应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案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政治制度和措施,是每个时代都面临的课题。“守株待兔”的宋人是可笑的,愚昧无知的,如果墨守成规,企图用过去的措施和方法来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同样是愚不可及。

  笔者以为:教案在形式上不应该有过多的要求,允许教师以任何形式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让教师写出实用的,更切合自身和班级实际的教案,可以不要求一定要以书面形式备课。需要检查时,听课就行了。

  教案到了该革命的时候了!

上一篇 毕业时节:又见蝴蝶飞   下一篇 中外名校校训集
随机推荐文章
·民间风水故事传奇:风水师收徒
·民间风水故事传奇:刘半仙看墓地
·如意坟传说
·大禹治水的故事
·一枚金币的故事
·细柳教子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孔子小故事:颜回输冠
·婺源民间故事:老虎外婆
·闽南民间故事:打虎亲兄弟
·木棉庵
·谢能舍一漳浦剃头
·白鹭女神
·鹅仙洞传奇
·定城砖的传说
·冰道运石
·山羊驮砖
·万年灰与燕京城
·宋朝的除夕民俗文化
·七夕节我国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传
·最具浪漫节日“七夕”至今已两千多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华民间诸神诞辰纪念日
·穆斯林的古尔邦节习俗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