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三大步骤 教出一个“输得起”的孩子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9-16 15:55:59 阅读:2

  导语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中心”,从出生起就被家人细心呵护着,没有经历过一点挫折。其实,父母应该放开手脚,让孩子接触各种环境和事物,让他们进行锻炼,成为一个“输得起”的孩子。

  孩子为何输不起?

  愈来愈多的幼教工作者发现:在幼儿园中,有相当多的孩子非常“自我中心”,凡事都要以“我”为优先,十分在意输赢或得失。比赛、甚至游戏都不能输,输了就耍赖、不愿玩,有些孩子更是经不起一点挫折,如果他认为这项活动或任务有些困难,自己可能会做不好,就干脆放弃不做,根本连尝试的意愿都没有。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在意输赢,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因为父母总是帮助孩子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事务,让他们成长地无忧无虑,甚至规划好未来的发展。孩子也因过于“万事顺利”而无法承担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出现输不起、挫折容忍力差的状况。

  三大步骤教育孩子“输得起”

  步骤一:遵循孩子的个别差异

  抗压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输不起,是现代孩子的通病。如果您的孩子,属于“不能赢就不玩”的不妥协型,也就是坚持度高,非赢不可的幼儿,父母千万别再煽风点火、顺势要求“好,还要更好”,更不能让孩子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更需要有一些输的惨痛经验,才能体会“赢”是怎么回事。

  若您家孩子属于既期待又害怕受伤害的怕输型,坚持度低地幼儿,父母则应多鼓励,最好的办法是先把标准降低一些,在遇到困难时,要温和的坚持,鼓励孩子完成任务,循序渐进,一旦有了成功的经验,他们会更愿意做出努力,并渐渐体会不轻言放弃的美好感受。

  步骤二:给予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

  父母总认为让年幼的孩子经历挫折还太早,因此,当孩子遭遇挫败时,父母先心疼不已了,他们要么为孩子的挫败找理由,要么尽力帮孩子弥补或过分地哄骗,并小心呵护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失败。这样做,不能让孩子了解到真正成功的意义与失败的价值,也不能帮助孩子学习面对失败及成功,而这些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课。

  给予孩子面对失败的勇气,让他跌倒了能够再爬起来,在成功时,也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步骤三: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定义

  孩子输不起,或不能面对失败结果的反应,也许出自于成人对失败、成功所赋予的定义。成功是否一定要赢过别人才算赢呢?

  父母要将成功的含义,以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成功是把一件事情尽心尽力地完成,而非把别人打败。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完成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赏,而不一定需要外在的肯定。同时,也让孩子明白,失败可能仅仅是未能达成预设的目标,但是,失败有时会让我们获得更多。
  经常和孩子分享父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让他们知道即使是父母也有失败的时候。不要总是觉得孩子小,和孩子讨论自己处理失败的方式及心路历程,会让孩子更了解父母,也更能思考成功与失败的意义。

上一篇 挫折教育是“草莓族”孩子的成长阶   下一篇 家长课堂:孩子不肯起床怎么办?早
随机推荐文章
·蒙古族神话传说——天鹅图腾
·蒙古族民间故事:牧童与骏马
·蒙古族萨满教神话
·蒙古族文化起源神话
·蒙古族创世神话
·蒙古族民间传说——熊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鹰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树木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狼、鹿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传说——狼图腾
·蒙古族民间传说——图腾神话
·蒙古族民间传说——鹿图腾
·蒙古族民间传说——天鹅图腾
·蒙古语口传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
·蒙古族民间传说——芒牛图腾崇拜
·蒙古族民间故事:部落祖先神话——
·蒙古族民间故事:一鸡变千鸡的故事
·蒙古族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
·蒙古族民间故事:马头琴的故事
·撒尼传说《摔跤的来历》
·石林民间故事:撒尼文字的由来故事
·阿诗玛的传说(撒尼族)
·羌族民间故事:望帝派鳖灵降龙平水
·羌族的前世今生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