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教育孩子,要注意语言艺术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12-18 7:01:53 阅读:3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嘴里。”尹邓安说,孩子学习不自觉,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态度,尤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

  孩子一回家就得做作业?“不!”尹邓安说,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家长应主动与孩子交流感情。他说接触过两位妈妈,一位是教师妈妈,每天对放学回家的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作业做完了吗?”没想到孩子越来越厌学,没考上大学,最后去广东打工。而另一位妈妈则喜欢先听孩子讲讲学校发生的趣事,然后会说,“我想你知道现在该干什么。”孩子回答:“该去做作业了。”妈妈又说,“你真自觉,相信你能很快完成作业。”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

  尹邓安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期,家长在给孩子定学习计划时,要注意“量”和“时间”的统一,例如“3道题在半小时内做完”,否则孩子可能会拖拖拉拉花费一两个小时。

  标签正贴不如反贴

  尹邓安说,许多家长爱给孩子贴标签,“你就是不自觉”,结果孩子如家长所言,越来越不自觉。在心理学中,这叫“标签效应”,其实如果反向贴标签,就很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赏识和激励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诀窍。尹邓安称,自己在担任初中政治老师时,眼见学生每天只顾背英语、语文,而置政治而不顾,他暗暗叫苦(家长学院:父母学习成长的最佳学校)。不过,他并没有强迫学生多背政治,而是想了一个招:自制了上千张表扬条,“你学政治很用功啊”、“你的思想很有见地呀”,每天早上堵在楼梯口发给来往的学生。后来,大家都利用早自习学政治,中考时学生的平均分高出武汉市平均分20多分。

  家庭和睦,孩子学习更自觉

  尹邓安说,完整、温暖、和睦的家庭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基础。他说,在华师一附中任心理咨询师的10余年里,对考上清华、北大的300多名学生进行研究,其中只有1名学生的父母离婚了,还是在孩子已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与之相反,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校发生兴趣。

上一篇 家长给孩子物资奖励要有度   下一篇 怎样纠正孩子偏食的毛病
随机推荐文章
·哈尼族葬礼“莫搓搓”的风俗来历传
·哈尼族民间故事:猎神
·【哈尼族民间故事】猫、狗、蛇和穷
·哈尼族民间故事:勇敢的阿扎(为什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特波还高利贷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作弄山官
·哈尼族民间故事:阿朱尼祖传之宝
·哈尼族民间故事:背白拉白
·哈尼族民间故事:关于太阳和月亮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族新米先喂狗
·哈尼族民间故事:蛤蟆讨媳妇
·哈尼族民间故事:哈尼人没有文字的
·哈尼族民间故事:寻求光明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传人种的传说
·哈尼族民间故事:红爹米爹(哈尼语
·蒙古族民间故事:成吉思汗的板指与
·满洲里金代边壕的传说
·蒙古族起源故事——苍狼与白鹿的传
·蒙古草原第一寺——莫力庙的传说
·蒙古族民间故事:苏和与白马(马头
·蒙古民间故事:百合其其格与黄骠马
·蒙古民间故事:能征善战的达尤
·喀左东蒙民间故事《月亮公主》
·蒙古族起源神话:苍狼与白鹿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