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公共消防安全 |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0-3-9 8:07:49 阅读:2 |
1.认识公共火源 在现代社会,从消防的角度分析,火源的形式有如下方面: (1)在家庭、宾馆、办公室、饭店、候机候车厅等生活活动室内产生的火源。日常生活活动中使用的打火机、火柴是最基本的明火火源;除此,燃气炉、煤炉、腊烛、电热器则是间接明火火源;最为特殊的是生活环境中电路的老化、电气装置和家庭电器设备的安装或质量问题,都可成为导致火灾的火源。特别提出的,抽烟产生的烟头是导致火灾的主要火源之一,因此,必须尤其重视。 (2)在城市野外和各种建设施工中的火源。电焊操作常常是导致火灾的主要火源;除此,施工电气设施、装置、明火或电器加热、汽车发动机排放的尾气、生活和工业锅炉烟囱等都是可能导致火灾的直接的生产性火源。 (3)自然火源。雷电、静电是自然形成的火源,在石油化工、电力系统、煤气供应站等行业以及高层建筑物,防止雷电和静电导致的火灾是重要的消防措施。 了解上述公共火源,我们每一个公民在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中,对于禁止使用和出现明火的场所,一定要加强消防意识。 2.学校防火 学校防火是保证学生在学校安全的重要方面。学校防火的措施有: (1)严禁身带火柴、打火机入校,杜绝把火源带人校园。 (2)严禁携带烟花、爆竹、砸枪、汽油、可燃气罐等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 (3)北方一些学校在烧柴、煤火炉取暖时,要注意火星和灼热的煤渣,煤炉周围不能摆课桌和书籍,必须用护栏隔开,不准在炉上烤衣物。 (4)严格管理实验室,控制好汽油、煤油、酒精、电炉、氧气、氢气和煤气,配备齐灭火器材。 (5)严禁学生吸烟。教师只准在指定地点抽烟,不准在教室、办公室或校园公共场所吸烟。 (6)严禁在校园内随意点火烧树叶、废纸或垃圾,特别注意在大风季节对火源的监控。 (7)严禁师生用特大瓦级的灯泡取暖、烘烤衣物、长时间照明,防止电线烧焦、短路、打火,引起火灾。 (8)校园中的食堂、锅炉房、库房、车库、实验室要建立消防责任制,要装备规定所必需的消防物品及器材。 (9)每学期均安排师生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学会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10)学生要学会挂火警电话,即外线直拨“119”;内部电话先接通本单位总机,然后再拨“119”。电话接通后,讲清楚着火的学校名称、详细地址(街、段、里、号等);讲清楚着火部位、着火物资、火情大小;讲清报火警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 (11)学生要学会火情严重时的逃生、互救、自救的本领。防火更要防烟,往往是浓烟使人中毒,然后才把人烧死。 (12)校园中发生火灾能否及时扑灭或使学生免受伤害与教师的冷静、正确判断及安全疏散、消灾避难方法在极大的关系。教师要学会使用灭火器、快速报火警、保护学生脱离险境,这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 3.公共场所防火 公共场所通常指礼堂、影剧院、俱乐部、文化宫、游乐场、体育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场所。公共场所往往是人多、噪杂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伤亡惨重。因此,公共场所是城市消防的重点区域。对一些公共场所,有如下防火的基本要求: 不准超过额定的人数;安全出口处要设明显的标志,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严禁堆放任何物品或者增加座位;安装、使用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规定,临时增加电气设备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明火、火焰、鞭炮的使用与燃放;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制定应急疏散方案;管理人员应当坚守岗位,加强值班和检查。 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每个太平门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4米; 任何消防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必须大于1.1米; 街道、场馆、集贸市场、公园、游乐场在建筑消防设备、器材、设施、装置要齐备;必要的地方使用防火材料;在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公共娱乐场所?肖防安全管理规定》、《治安管理条例》等消防法规执行。 4.火灾通用逃生本领 火灾有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火五个阶段。公共场所火灾多为固体物燃烧,固体可燃物在火灾初起阶段再现为火源面积小,烟和气体对流的速度较缓慢,火焰不高,燃烧释放出来的辐射热能较低。因此,火势向周围发展蔓延的速度较慢。根据研究表明,建筑物在起火后,5—7分钟内是扑救火灾的最有利时机。如超过此时间,火灾必进人猛烈阶段,就必须依赖消防队来灭火。而人员就只有设法逃离,是否能逃离,要看是否掌握逃生的本领,这就是: (1)首先要会防烟熏。大多数火灾死难者量因缺氧窒息和烟气中毒,而不是直接烧死。因此,当处于被烟火包围之中,首要的任务是设法逃走。采取俯身行走、伏地爬行、用湿毛巾蒙住口鼻等办法,可以减少烟毒危害。 (2)楼房底层着火,住上层的人自然只能从楼梯跑。面对着火的楼梯,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屏住呼吸,从火中冲过去。一般人屏住呼吸在10—15秒钟内可跑25米左右。如逃出后当身体衣服着火,简单的办法是用水泼灭,或就地打滚。 (3)楼梯已被大火封住,应立即跑到屋顶通过另一单元的楼梯出来,也可从阳台抱住排水管或利用竹竿下滑逃生。若这些逃生之路也被切断,应退回屋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以延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抛一些醒目的或落地有声响的物品,向楼外发出求救信号。 (4)也可用绳或用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将其固定在物体上,使人向楼下逃至无火的楼层或地面。如时间不允许,也可往地上抛一些棉被、沙发垫等软物,往下跳。 5.体育馆火灾逃生 体育场所发生火灾,由于观众多,疏散难度更大;同时由于建筑跨度大,失火后顶盖更易塌落。关键的求生办法是要有秩序的疏散,切莫争先恐后、互相拥挤。其个人求生的技术是: (1)要有秩序地离开,争取在建筑物塌落前撤离火场。 (2)一定要听从场内指挥人员的指挥,可能情况下按消防人员的组织有效地进行撤离: (3)个人求逃生要做到:镇定情绪,保持头脑清醒,听从指挥,迅速离开;在撤离时主要防止烟气中毒、高热、缺氧、建筑物倒塌被压和互相挤压践踏。 (4)防烟雾中毒的办法是:用手巾或衣服等捂住口鼻。如随身带有饮料,可用饮料弄湿手巾等;弯腰行走,不可伏地爬行。 (5)进入建筑物的死角后的求生方法:如误人厕所、化装室等死角部位,首先要冷静,在退路尚未火封住时,应尽快退出死角;当退路被火封死时,可大声呼叫消防人员或用东西敲打以引起消防人员的注意。 6.商场火灾逃生 商场火灾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发生多起,除了夜间发生的主要是财产损失外,有的是在营业时发生。作为一个顾客,当你进入商店购物,突发意外火灾,要做到的救生措施有: (1)对第一次去的商场要认识安全通道,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顺利地撤离。 (2)掌握上述的火灾防烟中毒救生法。 (3)一旦灾情严重,建筑物倒塌,被困于地下空间时,提高求生能力的基本措施是:有效地呼叫;如果围困较深,不能在短期获救,又是多人困在一起,要采取“近面呼吸法”,以减少干喝,提高生存概率;必要时要利用小便,小口喝下,以保持人体水分。 无论是在家中,或是在商场,一旦发生火灾,人常常被困于烟火之中。这时烟雾对人有很大的威胁,甚至因引人烟雾而丧命。烟雾不仅呛人,而且由于燃烧的物品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特别是一氧化碳,容易造成中毒死亡。一旦发生这样的险情,应采取如下方法应急: (1)应用湿毛巾、手巾,甚至衣物的布类、袜子等,捂住口鼻,以减缓中毒速度。 (2)尽快找到烟雾稀薄的地区,逃离火场。 (3)烟雾较大时,要俯身或爬行,尽快脱险。 55tr.com> 7.娱乐场所火灾逃生 影剧院、俱乐部、礼堂等大型人群聚集的娱乐场所失火的特点是:正在聚精会神观赏节目的观众,突发意外时,在异常紧张慌乱中茫然不知所措;不熟悉场内环境导致东突西撞,秩序混乱;由于观众互不相识,没有组织,人们争先夺门而逃,造成逃生更难。 为也有效地逃生,要做到如下几点: (1)娱乐场所的负责人应负责起指挥撤离的重任,组织有秩序的撤离。据研究表明,从发生火灾到房盖塌下约需20—25分钟,而观众散场所需要时间一般为5分钟,所以只要有秩序地离开,完全可以在房盖塌落前撤离火场。 (2)观众一定要听从场内指挥人员的指挥,或按消防人员的组织有效地进行撤离。 (3)个人求生的要领是:要镇定情绪,保持头脑清醒,听从指挥,迅速离开;在撤离时主要防止烟气中毒、高热、缺氧、建筑物倒塌被压和互相挤压践踏。 (4)防烟雾中毒的简单办法是:用手巾或衣服等捂住口鼻。如随身带有饮料,可用饮料弄湿手巾等;弯腰行走,不可伏地爬行。 (5)误入死角后的求生方法是:如误人厕所、演员化装室等死角部位,首先要冷静。在退路尚未火封住时,应尽快退出死角;当退路被火封死时,可大声呼叫消防人员或用东西敲打,以引起消防员的注意。 8.林区防火 林区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诸多的好处。森林既是一种资源,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保护好林区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现实的意义。而林区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主要罪魁。 林区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燃起火,主要是由于雷击起火,森林中堆积落叶、杂草腐败发热自燃,山上岩石滚落打出的火花引起可燃物起火等;二是人为火灾,主要是由于生活用火不慎,非生活用火(如禁区野饮等)不慎,纵火等引起。 林区起火有三种类型:地面火,这是地表落叶、野草起火;树冠火,是树梢起火;地下火,林区腐败物深部下面引发的火灾。 预防林区火灾要做到: (1)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在林区应当建立军民联防制度。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 (3)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烧荒、烧草场、烧灰积肥、烧田埂、烧秸稞、烧山造林和火烧防火隔离带等生产性用火,必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经批准进行生产用火的,要有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有组织地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严防失火。进入林区的人员,必须持有当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核发的进入林区证明。 (4)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作业和通过林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设防火装置,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行驶在林区的旅客列车和公共汽车,司乘人员要对旅客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严防旅客丢弃火种。在铁路沿线有引起火灾危险的地段,由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开设防火隔离带,配备巡护人员,做好巡逻和灭火工作。在林区野外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严防失火。 (5)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使用枪械狩猎;进行实弹演习、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动,必须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森林经营单位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6)森林防火戒严期内,在林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 9.电气防火 电器火灾是现代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故,为防止电器引发火灾,要做到预防为主。为此,要了解电器火灾的原因:(1)电器短路。当线路绝缘物损坏时,导线会发生短路。短路点产生强烈电火花和电弧,会引起可燃物起火。(2)过负荷。当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值大于导线安全电流值时,导线会过负荷,以致导线升温;当超过可燃物燃点时,就会发生火灾事故。(3漏电。当线路的绝缘性降低时,会发生漏电现象。漏电能使金属物体带电,造成人员触电;漏电还能产生漏电火花,有引起火灾的危险。(4)接线电阻过大。在线路的连接处,由于接触不良会发生升温或打火现象,可引起火灾。 了解了电器火灾引起的原因,从操作和使用时就避免危险状态或条件的出现,就能有效预防电器火灾事故。由于各种原因,不幸发生了电器火灾或人身触电事故,就应该立即进行妥善的紧急援救,以消除危险,控制损失和伤害扩大。为此,市民要学会做到:对于电器火灾,应首先拉开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救火。如果在切断电源之前就急于用水扑救,反而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切忌用水扑救电器火灾。最好的办法是用细土、砂土类的东西扑救。 10.正确使用灭火器。 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燃烧物引起的火灾需要使用不同的灭火器,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 甩来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其使用方法是: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灭口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熏,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2)干粉灭火器 是一种通用的灭火器材,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干粉灭火器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晒,严防漏气。每半年检查一次。每次使用后,要重新装粉、充气。 (3)1211灭火器 是一种新型的压力式气体灭火器,其灭火剂灭火性能高、毒性低、腐蚀性小、不宜变质,灭火后不留痕迹,用来扑灭油类、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图书资料等火灾。 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紧握压把,一手将喷泉嘴对准火源的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1211灭火器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每半年检查一次总重量,如果重量下降十分之一,就要灌装充气。 (4)四氯化碳灭火器” 主要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火灾。千万不能用于金属钾、钠、镁、铝粉、电石引起的火灾。使用时,要注意风向和室内的通风,防止中毒。 55tr.com> 7.娱乐场所火灾逃生 影剧院、俱乐部、礼堂等大型人群聚集的娱乐场所失火的特点是:正在聚精会神观赏节目的观众,突发意外时,在异常紧张慌乱中茫然不知所措;不熟悉场内环境导致东突西撞,秩序混乱;由于观众互不相识,没有组织,人们争先夺门而逃,造成逃生更难。 为也有效地逃生,要做到如下几点: (1)娱乐场所的负责人应负责起指挥撤离的重任,组织有秩序的撤离。据研究表明,从发生火灾到房盖塌下约需20—25分钟,而观众散场所需要时间一般为5分钟,所以只要有秩序地离开,完全可以在房盖塌落前撤离火场。 (2)观众一定要听从场内指挥人员的指挥,或按消防人员的组织有效地进行撤离。 (3)个人求生的要领是:要镇定情绪,保持头脑清醒,听从指挥,迅速离开;在撤离时主要防止烟气中毒、高热、缺氧、建筑物倒塌被压和互相挤压践踏。 (4)防烟雾中毒的简单办法是:用手巾或衣服等捂住口鼻。如随身带有饮料,可用饮料弄湿手巾等;弯腰行走,不可伏地爬行。 (5)误入死角后的求生方法是:如误人厕所、演员化装室等死角部位,首先要冷静。在退路尚未火封住时,应尽快退出死角;当退路被火封死时,可大声呼叫消防人员或用东西敲打,以引起消防员的注意。 8.林区防火 林区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诸多的好处。森林既是一种资源,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保护好林区对于现代社会具有现实的意义。而林区火灾是危害森林的主要罪魁。 林区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燃起火,主要是由于雷击起火,森林中堆积落叶、杂草腐败发热自燃,山上岩石滚落打出的火花引起可燃物起火等;二是人为火灾,主要是由于生活用火不慎,非生活用火(如禁区野饮等)不慎,纵火等引起。 林区起火有三种类型:地面火,这是地表落叶、野草起火;树冠火,是树梢起火;地下火,林区腐败物深部下面引发的火灾。 预防林区火灾要做到: (1)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在林区应当建立军民联防制度。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 (3)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烧荒、烧草场、烧灰积肥、烧田埂、烧秸稞、烧山造林和火烧防火隔离带等生产性用火,必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经批准进行生产用火的,要有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有组织地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严防失火。进入林区的人员,必须持有当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核发的进入林区证明。 (4)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作业和通过林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设防火装置,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行驶在林区的旅客列车和公共汽车,司乘人员要对旅客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严防旅客丢弃火种。在铁路沿线有引起火灾危险的地段,由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开设防火隔离带,配备巡护人员,做好巡逻和灭火工作。在林区野外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严防失火。 (5)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使用枪械狩猎;进行实弹演习、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动,必须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森林经营单位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6)森林防火戒严期内,在林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 9.电气防火 电器火灾是现代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故,为防止电器引发火灾,要做到预防为主。为此,要了解电器火灾的原因:(1)电器短路。当线路绝缘物损坏时,导线会发生短路。短路点产生强烈电火花和电弧,会引起可燃物起火。(2)过负荷。当导线中通过的电流值大于导线安全电流值时,导线会过负荷,以致导线升温;当超过可燃物燃点时,就会发生火灾事故。(3漏电。当线路的绝缘性降低时,会发生漏电现象。漏电能使金属物体带电,造成人员触电;漏电还能产生漏电火花,有引起火灾的危险。(4)接线电阻过大。在线路的连接处,由于接触不良会发生升温或打火现象,可引起火灾。 了解了电器火灾引起的原因,从操作和使用时就避免危险状态或条件的出现,就能有效预防电器火灾事故。由于各种原因,不幸发生了电器火灾或人身触电事故,就应该立即进行妥善的紧急援救,以消除危险,控制损失和伤害扩大。为此,市民要学会做到:对于电器火灾,应首先拉开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救火。如果在切断电源之前就急于用水扑救,反而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切忌用水扑救电器火灾。最好的办法是用细土、砂土类的东西扑救。 10.正确使用灭火器。 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燃烧物引起的火灾需要使用不同的灭火器,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 甩来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其使用方法是:一手握提环、一手托底部,将灭火器颠倒过来摇晃几下,泡沫就会喷射出来。注意灭口器不要对人喷,不要打开筒熏,不要和水一起喷射。 (2)干粉灭火器 是一种通用的灭火器材,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使用时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向上提起拉环,便会喷出浓云般的粉雾,覆盖燃烧区,将火扑灭。 干粉灭火器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晒,严防漏气。每半年检查一次。每次使用后,要重新装粉、充气。 (3)1211灭火器 是一种新型的压力式气体灭火器,其灭火剂灭火性能高、毒性低、腐蚀性小、不宜变质,灭火后不留痕迹,用来扑灭油类、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图书资料等火灾。 使用时首先拔掉安全销,一手紧握压把,一手将喷泉嘴对准火源的根部,压杆即开启,左右扫射,快速推进。 1211灭火器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每半年检查一次总重量,如果重量下降十分之一,就要灌装充气。 (4)四氯化碳灭火器” 主要用于扑救电器设备火灾。千万不能用于金属钾、钠、镁、铝粉、电石引起的火灾。使用时,要注意风向和室内的通风,防止中毒。
|
|
上一篇 开学季到了 军训安全要注意 下一篇 防火逃生知识
|
|
|
|
|
|
 |
|
|
 |
随机推荐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