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隔代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7-1-30 15:26:55 阅读:3

  上海还有多少父母自己在带养新出生的宝宝?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一项针对0-3岁乳婴儿带养方式的最新调查显示,由祖辈家长参与乳婴儿抚养的比例高达84.6%。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正在替儿女行使育儿重任。

  调查还显示,目前宝宝带养内容中的饮食照料和入托接送几乎全由老人代劳,孩子的游戏玩耍等活动虽主要由母亲承担,但以祖辈为主要照管者的比率超过30%。由于祖辈家长对孙辈的主导态度是“疼”而不是“管”,因此容易忽视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学习和经受锻炼。

  一些学者呼吁,隔代教育的质量不尽如人意,祖辈家长的家庭教育总体水平明显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万万不可缺失,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而绝不能越俎代庖。

  祖辈对“心肝”百依百顺

  小虎是个出了名的“小霸王”,走到大街上见什么要什么,不满足他就躺在地上哭闹。视小虎为心肝的奶奶从来不敢对他红脸,在家既当孩子的“后台”,又做他的“仆人”。早晨,奶奶替小虎穿衣叠被、端茶送水,回家后背着孩子上楼、蹲在地上陪玩。在老人的重重呵护下,小虎有恃无恐,而父母却无法插手。

  市教科院特级教师李洪曾表示,隔代教育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祖辈对孙辈重情感、轻理智的心理特点,容易造成对孩子过分溺爱、迁就。此外,祖辈家长在动作的灵活、语言的清晰、表情的丰富等方面毕竟有所欠缺,年幼的孩子容易通过无意识的模仿而被潜移默化。

  此宽彼严孩子迷失方向

  明明的家中,时刻爆发着“战争”。

  爸爸要他少吃点东西,爷爷偏偏要他多吃;明明每次乱扔东西,父亲立刻加以制止,爷爷偏说孩子活泼好;明明要买玩具,爷爷有求必应,爸爸却认为太过纵容。对父母严厉管教孙辈,祖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最后引起冲突。

  专家表示,面对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孩子只能是“一头雾水”,在行为规范形成中迷失了方向。此宽彼严,在感情上产生“亲祖辈、疏父母”的倾向。不一致的教育还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欺软怕硬的“两面派”,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父母、爷爷奶奶以及老师和同学。


上一篇 隔代抚养不利孩子心理   下一篇 家庭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随机推荐文章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山王漏呗的传说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关于蒙嶲诏的传
·彝族民间故事-仙人洞的传说
·彝族民间故事-石门关的由来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黑大摸的来历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大脉地罗丞相的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啰巴的故事
·一根手骨的大力士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罗晓财状告恶霸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习领总的传说
·彝族民间故事-两个赶马人
·彝族民间故事-二龙抢宝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彝族俐侎人的火把节
·彝族插花节的传说
·彝族月琴的传说
·“踏歌而舞”的侗族赶歌会来历
·智斗变婆(侗族经典民间故事)
·侗族风雨桥的传说
·老师坡与老师洞
·侗族传说:长发妹白惹
·侗族神话《救太阳》
·侗族民间故事:柴生和青蛙姑娘
·侗族民间爱情故事:珠郎和娘美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