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时代、文化和隔代抚养加剧了溺爱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0-11-1 14:13:13 阅读:3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伟玲说,至少有三个原因促发了溺爱在中国的流行: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隔代抚养。

  首先是时代背景。

  改革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我们不仅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渴望都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藏在我们内心中,就成了我们“内在的小孩”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非常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内在的小孩”未被满足过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于是至少父母两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个独生子女身上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股脑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去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

  荣伟玲说,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第三个原因是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很容易导致溺爱,不少父母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并且,隔代抚养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抚养方式。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隔代抚养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为16.7%,而中国母亲网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有31%的父母“既不认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带孩子”,57%的父母是“不认可隔代教育,但因为忙碌所以只能让老人带孩子”,12%的父母“既认可隔代教育,又让老人带孩子”。


上一篇 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   下一篇 浅析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机推荐文章
·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布依族六月六
·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布依族铜鼓的
·布依族神话传说故事:太阳的传说
·布依族民间故事8则
·布依族神话故事:王姜射日
·布依族神话故事:洪水滔天
·布依族神话故事:迪进迪颖造人烟
·布依族神话故事:伏羲兄妹
·布依族神话故事:阿祖犁土
·布依族神话故事:力戛撑天
·布依族民间故事:岩岗和竹娥的故事
·布依族民间故事:“六月六”节的由
·布依族民间故事:向阳花的传说
·布依族民间传说故事:六月六吃粽子
·布依族民间传说故事:仙女山的传说
·布依族传说:老虎和青蛙
·旷世奇缘
·台湾民间故事:日月潭的神话传说
·蒙正苗族竹王传说
·竹王传说
·仡佬族民间故事:月亮哥与皖纱女茅
·仡佬族民间故事:竹王传说
·仡佬族民间故事:兄妹造人烟
·仡佬族民间故事:螺蛳坡上的动人爱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