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知识>文章内容

幸福的配方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7-12-29 9:14:54 阅读:3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很难去衡量,心理学上也没有统一的理论,但幸福有主流的理论。它是由哈佛大学的讲师,也是“哈佛幸福课”的讲者泰勒·本·沙哈尔提出的: 幸福=快乐+意义 。

  所谓“快乐”,其实就是短期的、当下的一些令自我很愉悦的感受;而“意义”是长期的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价值感。

  如果把快乐和意义作为2个要素,你可以把人群分成4种类型,即 自我实现型、盲目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 。

  我们分别看看这四种人

  第一种:自我实现型

  有意义也很快乐,被称为“自我实现型”。

  这群人既关注未来的意义和价值,也关注当下的快乐和体验。清代名将左宗棠就说过这么一句话——听说也是挂在李嘉诚办公室里唯一的一幅字——“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意义和快乐相结合的例子。

  第二种:奔波忙碌型

  追寻意义但是常常忘记当下的快乐,被称为“忙碌奔波型”。

  中国很多“50后”、“60后”属于这个类型。他们为了家庭付出一切,但是对自己,却连贵一点的衣服都舍不得买。

  他们的一生就是在 为一个一个目标战斗 :进城、户口、买房、工作、生孩子,帮孩子上好的幼儿园、中学、高中、大学,然后帮孩子带孩子……他们很少为体验、为快乐真正投入什么,很少享受生命的快乐。

  其实不仅是老人家,职场上大量的“工作狂”也是忙碌奔波型。这些人把达成目标或放松的心情理解为“幸福”,但是这不算真正的幸福。因为这是和之前长期的负面情绪——压力、焦虑所共生的。

  就像一个人头疼好了,他就觉得头不疼很舒服,但你总不能说这叫“幸福”吧?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天天都很健康,不是吗?

  一旦你觉得只有完成目标之后才能幸福,你就会不断地给自己挖更大的“下一个坑”,总是在短暂的快乐和长期的焦虑中间来回切换,不得安生。

  第三种:享乐主义型

  关注当下,却不太关注未来的意义,被称为“享乐主义型”。

  2014年,非常火的一款游戏《我的世界》的创始人马库斯·阿列克谢·泊松把工作室以25亿美金卖给微软,从此过上了奢靡的生活。但三个月以后,他就在“推特”上面发言说,自从成为亿万富翁,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他说,问题在于没有理由继续努力了;人际互动也变得不可能,感觉不到挑战,只有无尽的空虚。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享乐主义者。今天到处都是免费游戏,免费视频,实在谈不了女朋友,还能看直播……所以,只要你愿意,似乎可以永远享乐下去。

  但是—— 享乐主义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倦怠和无意义感 。他们面对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就像毕生研究“高峰体验”的米哈利所说——

  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间,把自身的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时候。

  享乐主义者的生活完全没挑战,不可能获得幸福。

  第四种:虚无主义型

  既不追求快乐也不追求意义,被称为“虚无主义者”。

  虚无主义者既不快乐也不幸福。他对未来没信心,对现在又无能为力,陷入一种“ 习得性无助 ”的生活里去。如果你长期虚无主义,那么抑郁、焦虑就离你不远了。

  了解了这四种类型的人,那怎样评估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型呢?古典老师给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幸福笔记。

  你可以回想一下,上周你做过印象最深刻的关于幸福的5件事,给它们的意义感和快乐程度分别打分,看看单独的分数是多少?你也可以把总分加起来,看看你上周获得的快乐和意义的总分是多少?很快你就会知道自己是属于哪个类型。

  你一定要自己动手做一做,因为做出来的结果跟你现在想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一样。

  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定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强自己的幸福感了。


 



上一篇 哈佛幸福课的8个幸福秘诀   下一篇 不可不知的中国十大经典家训
随机推荐文章
·盘瓠神话
·卡田苗寨的神奇传说
·湘西最负盛名的民间传说《熊娘噶婆
·湘西土家族民间故事
·湘西民间传奇故事《黏黏药》
·情蛊
·湘西猎神梅山娘娘的传说
·湘西赶尸的传说
·赵美容借观灯吊孝、女扮男装中状元
·沙参之王莱胡参的传说故事
·五龙河的鲤鱼捕捉数量不减的原因
·蚬河--贤河
·白龙河的故事
·魏征在蓬莱“瞒天过海”
·小蓬莱阁的传说
·石榴树的传说
·门神的来历
·毓璜顶的故事
·玉皇大帝与龙口长把梨的传说
·扁担岛的传说
·古神话中的黑水、昆仑与蓬莱
·八仙过海
·蓬莱的八仙传说
·牧童巧赚落山坡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