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慢慢消失于大门之上的艺术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1-5-13 7:11:42 阅读:6

  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其造型多种多样,既有非常简单形状的,也有异常繁复逼真的凶猛奇兽的头部形状的。小的铺着直径只有几厘米,大的直径要有几十厘米。它们既能当做门拉手及敲门物件,起着实际作用,又能起到装饰、美化大门门面的艺术效果。

  而兽首衔环的形制,在商周时期的铜饰上就已存在。它是兽面纹样的一种,有多种造型,嘴下衔一环,用于镶嵌在门上的装饰,一般多以金属制作,制成虎、螭、龟、蛇等形态。

  封建时代,铺首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

  普通人家的铺首多为熟铁打制,大多数为圆形、六角形,边缘打制出花卉、草木、卷云形花边图案,配以圆圈状的门环或菱形、令箭形、树叶形门坠,既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

  王子王孙、达官显贵、富甲豪绅家大门上的铺首也不相同,但是在尺寸上要大了许多,气派了许多。

  帝王家皇宫大门上的铺首在尺寸上、用料上、工艺上、制作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铺首的实用价值已经退为其次,而主要是为了彰显皇家君临天下的气势。铺首的尺寸最大不说,用料是铜制鎏金,光耀夺目,造型多为圆形,穹隆凸起部錾出狮子、老虎、螭、龟、蛇等猛兽、毒虫的头像,怒目圆瞪,龇牙咧嘴,为皇帝家把守大门。

  巧妙的是,工匠们利用铺首上狮、虎、螭、龟、蛇等猛兽、毒虫头像的獠牙、舌头叼住门环,起衔接、联络门环的作用,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门环的下半部分制成扁平状,上面再套上半环状门环,于门环的扁平状部分上錾出飞龙起舞,腾云驾雾的图案,十分精美。

  皇家的风范及与众不同从圆明园的这件铺首便可窥见一斑。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占据圆明园,大肆掠夺园中文物,并放火烧毁圆明园。这件铺首是劫难后残存的长春园画玲珑馆陶嘉书屋门上的遗留之物。

  门环为纯银浇铸,是清朝乾隆时期皇家造办处专为圆明园中的建筑特制的门环,样子仿西周的饕餮铜环,不同于当时常见的狮首或古钉状式样,十分罕见。

  据考证,圆明园内长春园东有一玉玲珑馆,建于1747年,四面环水,只有一条迂回小桥可到。馆内有名为“陶嘉书屋”的三间西配殿。

  圆明园内中国庭院遗留下来的建筑配件极为罕见,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同一刻文的门环一只。同类门环曾于2003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创下678万港币的成交纪录。

  来源:文旅中国



上一篇 天冷了,与古人一起花式吃肉   下一篇 《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
随机推荐文章
·彝族民间故事-石门关的由来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黑大摸的来历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大脉地罗丞相的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啰巴的故事
·一根手骨的大力士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罗晓财状告恶霸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习领总的传说
·彝族民间故事-两个赶马人
·彝族民间故事-二龙抢宝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彝族俐侎人的火把节
·彝族插花节的传说
·彝族月琴的传说
·“踏歌而舞”的侗族赶歌会来历
·智斗变婆(侗族经典民间故事)
·侗族风雨桥的传说
·老师坡与老师洞
·侗族传说:长发妹白惹
·侗族神话《救太阳》
·侗族民间故事:柴生和青蛙姑娘
·侗族民间爱情故事:珠郎和娘美
·姜映芳的传说(侗族)
·侗族林王节的传说
·长发妹(侗族民间故事)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