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魏晋风度的流变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7-5-31 14:17:08 阅读:5

  《世说新语》是一部让人着迷的书,故历来多有学人对其有解读。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所记载的人和事是零碎的,也是片段的,分布在三十六个门类当中,而这正是董上德在《世说新语别裁详解》里所着重关注的地方,将散落在不同条目中的人和事汇总起来,将“某个人物的故事,大体依照其生平经历,重做整合,参以正史,结合刘孝标注文的一些重要信息,详细阐释或辨析”,给名士们的生活按照时代秩序还原,如此的别裁就多了些许意蕴。

  在这部书中,董上德的名士排列是依照东晋袁宏《名士传》借鉴而来,大致分为正始名士、竹林七贤、中朝名士,为更全面反映魏晋名士的状态与生活,董上德增加了东晋名士,由此拼接出魏晋名士的全景图。

  按照魏晋名士出现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同为名士的一员,在不同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也是有极大的差异。正始时代的几位名士喜谈玄学,“他们的谈玄引领着两晋的学风,深刻影响了士大夫们的精神世界。他们是玄学的开创者,也是后世清谈家的偶像。他们的言谈及其方式被尊为‘正始之音’。”竹林七贤活得很有烟火气,“正是俗,才显得他们是脚踏实地的活人,而不是世外隐士。更不能忽略的是,他们的俗的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某种反抗意志的血性,还闪耀着令世人追慕的人格审美之光。”这是他们身处在魏晋这个千年大变局时期,面临着乱世和人生抉择。到了中朝名士时期,社会趋于稳定,这种变化让名士们的生活也在发生改变。东晋名士则聚焦东晋的两大门阀“王谢”,从他们的代表人物中可看出当时的政治活动与日常生活,故可观察东晋的具体语境,解读魏晋名士的最值得关注之处就在于细微之处,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就能看到一个魏晋时代的文化风貌。

  魏晋时代的名士生活,既有奢侈的一面,也有雅俗的方式。不过,在董上德看来,魏晋风度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具体到某一个名士,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是有着微妙的差异。比如山涛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当山涛出来做官时,还着力举荐嵇康。嵇康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这样的交往诚然是悲剧,但在嵇康遇害之后,山涛顶着非议,关照嵇康之子嵇绍的成长。这其实反映出他厚道的一面。又如王衍名声很大,但“清谈误国”,以至“狡兔三窟”成了他的代名词,为当时的人们所不齿。乐广崇尚儒学,与王衍有别,但因他是成都王司马颖的岳父,当发生“八王之乱”之后,其人生有无奈有悲哀有悲剧。这也说明即便是名士,他们一生也是深受大时代的影响。

  复杂、多元构成了魏晋时代的文化特色。从中华文化史上看,这个时期冲破了汉代儒家一统天下的局面,综合儒、道、名、法的道路,思想的丰富性也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博大而有趣起来。今天,不管我们将《世说新语》当成人物故事,还是志人小说,都不难看出书里所讲述的人物是那么的鲜活有味,仿佛就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一般。同时,我们也不妨将名士的生活,当成一个个名士的传记来品读,这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魏晋风度的流变。这种风度在以后的历史上几成绝响,这也是后世所追慕那个时代的重要因由。(朱晓剑)



上一篇 摩崖石刻上的唐诗   下一篇 “狸猫换太子”流行始末
随机推荐文章
·宝莲灯--中国六大民间故事之一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
·孟姜女和望夫石的传说
·七仙女的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讲给孩子——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奇故事
·牛郎织女(异文三种)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梁祝的传奇故事
·鸳鸯成双不分离
·牛郎织女的故事(全文)
·牛郎织女的故事
·白娘子和许仙
·孟姜女的传说
·孟姜女和土地婆婆
·孟姜女生项羽
·七仙女离婚
·七巧节的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
·白蛇传
·牛郎织女
·昭君出塞之谜:为何三年没有得到皇
·范蠡西施游宜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