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清明是处插垂杨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6-10 22:55:21 阅读:6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清人让廉《京都风俗志》载:“惟清明日妇女儿童有戴柳条者,斯时柳芽将舒苞如桑椹,谓之柳苟,谚云:‘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其意殊不可晓。或曰:‘清明不戴柳,死在黄巢手。’盖黄巢造反时,以清明日为期,戴柳为号,故有是谚也。”这段文字说明老北京清明节有插柳戴柳的习俗。

  清明戴柳、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神农即炎帝,为农业之神,是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中一位贤圣的帝王,与黄帝并称中华民族的始祖。据说他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大地上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可是当时人们居洞穴,茹毛饮血,缺衣少食。炎帝架木为巢,供人们居住,教民稼穑,从此人们不愁衣食。因感念他的功德,人们称他为“神农”。

  在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春天,柳条最先萌芽吐叶,所以人们以戴柳、插柳的形式纪念炎帝。宋代诗人宋伯仁《清明插柳》诗云:“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古代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之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燕京岁时记》引《岁时百问》说:“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柳被古人视为长寿辟邪的吉祥物,《帝京岁时纪胜》说:“清明日摘新柳佩带(戴)……又以柳条穿祭余蒸点,至立夏日油煎与小儿食之。”

  古代交通不便,亲朋好友远行的时候,赠送一支柳条,不仅可表达挽留之心,而且有预祝友人长途跋涉百邪不侵、旅途平安之意。清代诗人杨韫华《山塘棹歌·插柳枝》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作者 郑言)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 | 问东城春色,正谷   下一篇 今日春分 | 昼夜均半,共盼春来
随机推荐文章
·勤俭
·千金招牌
·紫貂王
·民间故事:如此赌鬼
·龙船节的传说故事
·贴春联的民间故事
·傣族民间故事:孔雀公主
·民间故事:杨柳颠倒
·傣族民间故事:珍珠姑娘
·傣族民间故事:长着一对翅膀的谷粒
·傣族民间故事:柴不会走路了
·傣族民间故事:葫芦丝的来历
·土家族民间故事:土家人过赶年的来
·傣族关于神造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傣族民间故事:小黑龙和水牛的传说
·傣族民间故事:白象引路的传说
·傣族民间故事:谷魂奶奶的故事
·傣族泼水节的传说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壮族板鞋舞的由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铜鼓舞的由来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米洛甲造人的传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合浦珠还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广西风雨桥的神
·壮族传说:雷公送烟火到人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