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敦煌遗书:用有限空间讲述无限的敦煌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0-7-23 11:48:04 阅读:3

  讲述人: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 罗瑶

  华夏典籍经历了漫长而又剧烈的历史变革,兵燹水火、鼠啮虫咬、焚籍毁版、千里播迁,留存于世的典籍已百不存一。1900年,藏经洞中发现了敦煌遗书,出土了公元4至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展现了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多方面真实面貌,因此,名列二十世纪初中国学术“四大发现”之一。

  敦煌遗书卷帙浩繁,如何在一个展览里尽可能把精华一一呈现?我们颇费了一番心思。展览分为“世界的敦煌”和“敦煌的世界”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敦煌遗书发现、流散、保护整理的百年风云,第二部分介绍敦煌遗书在宗教以及所涉四部典籍、社会文书、民间信仰等方面的表现。

  我们挑选了敦煌遗书中最具代表性的几样藏品。如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是《三国志·吴书》卷7的一部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三国志》最早版本为北宋时期国子监刻本,比其更早的完整写本至今未见,只留有几种残卷,这件文物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研究《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的珍贵资料,对于研究书法由隶书向楷体的转变也极为重要。还有隋代写卷《文选·运命论》残卷,目前一半留存海外,一半留存国内。敦煌研究院李永宁先生将此件与伯希和编号为P.2645的残卷拼接缀合成一长篇,并与李善注本相对照,发现二者各有所长,但残卷似更近原著。此卷对探寻中原诗文西传的旅迹,对整个河西、敦煌乃至新疆地区文化发展研究亦有补益。

  如果您喜欢古书,定不虚此行——敦煌遗书几乎涵盖了中国纸质古书的所有装帧形式,如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缝缀装等等,在展览中,我们特意做了整理。投影旋钮书架也可以让您收获翻阅古书的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以展览为窗口,带着院藏珍贵文物走出敦煌,用有限空间展现无限的敦煌,也让地理意义上的敦煌扩展为历史的、艺术的、学术的和精神的敦煌。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陈之殷、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魏玮、韩华、解天龙、吴歆哲)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5日 07版)



上一篇 武山石岭·彩陶文明·伏羲印象   下一篇 古诗词里的春天
随机推荐文章
·小黄龙(黄龙洞的来历)
·豆腐桥
·吴山第一泉
·打龙王
·乌龙
·茶祖宗
·尉迟恭造寺
·蚕花娘子
·望仙桥
·八卦田
·石香炉
·一线天
·康熙题匾
·六和填江
·钱王射潮
·臭秦桧
·彩蝶双飞
·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钟情梁山伯
·蝙蝠双飞梁祝魂
·梁祝:鸳鸯成双不分离
·白蛇传:白娘子和许仙
·西湖明珠
·西湖醋鱼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