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兰州车道岭地名略考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0-9-8 4:33:10 阅读:3

  全国叫车道岭的地名不少,兰州也有一处。

  兰州的车道岭,位于兰州最东面的榆中县东南七十里处,是兰州地区的三大山系即马啣山(又名马衔山、马寒山、马黑山)系、车道岭山系、北部山系之一,与定西市安定区交界。过去,自陇中到兰州,仅通此一路。

  车道岭是一条海拔超过2100米的黄土山岭,东西走向,是祁连山余脉马啣山连接六盘山的一条纽带。古丝绸之路自东而来,经此道,向南走丝绸之路南线,经榆中南部新营、马坡、银山,沿雷坛河谷绕道阿干镇、铁冶、八里窑到兰州,过黄河去河西走廊或青海到西域;下车道岭走丝绸之路中线,经甘草店、清水驿、夏官营、金崖、来紫堡桑园子、方家泉,或经甘草店、清水驿、双店子、三角城、麻家寺、定远驿、方家泉,绕道十里山到兰州,过黄河去河西走廊到西域;向北走丝绸之路北线,沿榆中北部山区鸡冠子梁,经条城(今榆中县青城)、靖远、景泰到河西走廊、西域。因此,车道岭自秦朝大将军蒙恬西征开辟了车道岘古道,汉代张骞出使西域途经车道岘一路向西,开辟了古“丝绸之路 ”后,是中国历代东西交通的一处重要关隘。

  车道岭在兰州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应任由长安出使西域,13年后返回,二次经过了车道岭。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带着张骞绘制的西域地图征西,征战匈奴,西去的大军踏过车道岭。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法师为明了教理,去印度礼佛,路过车道岭,给榆中及兰州地区留下了佛理教义。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朝与吐蕃联姻,文成公主下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途经车道岭,经甘草店、清水、三角城、麻家寺、兰州,前往青藏高原到拉萨。

  车道岭在明代及以前叫车道岘。据史书中记载,源于在安定的一次彻底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大决战,《明史》中称“沈儿峪之战”,也称“定西之战”,就发生在车道岭及山下的沈儿峪、关川河谷一带。明军主帅,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与元军主帅,也是赫赫有名的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的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在此决战。《明史·邓愈传》中记载“(洪武)三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出定西。扩廓屯车道岘,愈直抵其垒,立栅逼之,扩廓败走。”徐达大胜,王保保败北。此战之后,车道岘才逐渐被更名为车道岭。

  传说,当年,王保保的大部队就驻扎在车道岘上,居高临下,徐达的部队东来,在定西西北的沈儿峪筑垒,与王保保的元军对峙,激战多日,后王保保的部队抵抗不住徐达部队的猛烈进攻,开始败退!手下将领问王保保怎么办?王保保下令说“撤到岭上!”于是元军大喊“撤到岭上”,随后撤到车道岘山岭,后又败北而去。于是,车道岘就逐渐被“撤到岭”的名字取代,后又因谐音,“撤到岭”演变成了“车道岭”。

  岘,本义是小而高的岭。但在甘肃陇中地区,是指山岭上的豁口,也叫豁岘。在陇中山区,有非常多的以“岘”命名的地名。在兰州市的榆中县,定西市的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白银市的会宁县等县区,各有以“岘”命名的地名超百处。虽然,车道岘地名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但车道岭从车道岘来,毫无异议。传说归传说,历史的发展还是有规可循。有车就有辙,有辙就有印。车道岭,自西汉张骞拓展西域始,就一直是贯通东西的官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官道上自然有官车、战车、商车等源源不断地通过,岭上大道畅通,留下屡屡车辙,大道就是车道。先有车道岘,后演变为车道岭,也就成自然之事了。



上一篇 古代“高考”考场是怎样的   下一篇 古凉遗韵奏新声 雷台焕颜启盛景—
随机推荐文章
·长江由来的传说
·长江黄河的传说
·三峡的民间传说
·三峡花椒
·神女峰的传说
·关于长江“走蛟”传说
·砍石线与赶山鞭的传说故事
·八达岭长城阎王爷的传说故事
·五火神炸关沟的传说故事
·莲花女神笔画长城的传说故事
·仙女点金砖的传说故事
·八达岭南北四楼的传说故事
·金人筑边的传说故事
·血斑石的传说故事
·九龙女智取赶山鞭的传说故事
·宝瓶圣泉的传说故事
·长城三关的传说故事
·八达岭长城名字的传说故事
·张果老修拐脊楼的传说故事
·龙女盗符的传说故事
·兰香女救婆娘
·王母娘娘管吃饭
·击石燕鸣
·黄河的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