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甘肃:民间典藏再现《四库全书》盛境 每周周末诚邀各地游客“打卡”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10-10 4:36:04 阅读:3

  中国甘肃网6月3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兰州九州台,久负盛名的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典藏于此,是甘肃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兰州龙王池,由民间人士耗费精力典藏的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是龙王池四库书院的镇馆之宝。6月3日,兰州龙王池研学活动启动,也拉开了四库书院对外开放序幕,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经典古籍。

  据介绍,四库书院收藏故宫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故宫摛藻堂《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文津阁《钦定四库全书》《永乐大典》残存善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圆明园铜版画、样式雷等经典典籍。

  其中,《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荟要》是以台北故官博物院收藏的文渊阁本为底本,历时十年,耗资数亿,近千名专家、学者、手工艺人默默奉献,从宣纸生产到全书制作完成,工序多达380余道,手工宣纸4千万张。特别是每一册的封面,都是采用天然蚕丝织成的耿绢包背而成,原书的绿、红、蓝、灰四色,分别对应经、史、子、集四部,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意,四时循环,生生不息。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收书3461种、共36375册、79309卷,分装于6144个书函内,近8亿字,238万页,168组书柜选用珍贵的红木精雕而成。

  《四库全书荟要》目前存世仅一部,当时只抄录了两部,专供皇帝御览,一部存放于圆明园的“味腴书屋”,另一部藏于紫禁城御花园“摛藻堂”。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焚掠圆明园,藏于“味腴书屋”中的《四库全书荟要》化为灰烬。存于“摛藻堂”的《四库全书荟要》一跃成为天壤间仅存的孤帙。由于抄写《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的许多宋元刻本今已不复存在,其思想学术义理辞章俱属上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菁华尽备于斯。其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书法价值、欣赏价值、传承价值更是无可替代,这就显得《荟要》更为弥足珍贵,当之无愧成为天下第一善本。再造面世,藏入四库书院对于文脉传承保护非常重要。 

  《四库全书》始编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第一部藏于故官文渊阁,第二部藏于圆明园文源阁,第三部藏于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第四部藏于沈阳文溯阁(世称“北四阁”);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续抄三部,第五部藏于扬州文汇阁,第六部藏于镇江文宗阁,第七部藏于杭州文澜阁(世称“南三阁”)。

  七部《四库全书》中第一部文渊阁本集中了当时最好的书家缮写,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校对最为认真细致,错误最少;传神地反映出了善本的所有元素。是学术界公认的最权威、最有价值的版本。文渊阁本虽经4次迁运,但毫发未损,为硕果仅存的一部完书,现珍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

  第四部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历经曲折,于2005年7月8日正式存放在兰州九州台藏书楼,成为甘肃重要的文化资源。

  如今,国家典藏与民间收藏在兰州汇聚,让《四库全书》保护传承多了一份力量。龙王池四库书院负责人朱映忠表示,目前,四库书院已全面对外开放,每周六和周日接待全国各地游客,欢迎喜欢典籍的专家学者前来学术研讨和交流,也欢迎研学的学子走进四库书院,近距离感受书卷之气,触摸经典文化。



上一篇 秦安南柴市   下一篇 游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 观古建民居
随机推荐文章
·湘妃竹的由来
·李冰杀江神
·十八根铁链锁着的青铜巨棺
·活了一百零三岁的胡老爷子
·长江由来的传说
·长江黄河的传说
·三峡的民间传说
·三峡花椒
·神女峰的传说
·关于长江“走蛟”传说
·砍石线与赶山鞭的传说故事
·八达岭长城阎王爷的传说故事
·五火神炸关沟的传说故事
·莲花女神笔画长城的传说故事
·仙女点金砖的传说故事
·八达岭南北四楼的传说故事
·金人筑边的传说故事
·血斑石的传说故事
·九龙女智取赶山鞭的传说故事
·宝瓶圣泉的传说故事
·长城三关的传说故事
·八达岭长城名字的传说故事
·张果老修拐脊楼的传说故事
·龙女盗符的传说故事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