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灵台县志》 藏在清宫大内的甘肃首部县志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0-7-15 17:47:23 阅读:6

  原标题:《灵台县志》 藏在清宫大内的甘肃首部县志

  《灵台县志》

  志书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一部志书承载着绵绵不绝的文化血脉。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古代志书辗转流传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清顺治初年,灵台人编纂出了清代甘肃首部县志,如今这部县志,就藏在故宫中。

  这背后的故事,虽然寻常,但却耐人寻味。

  明清时期, 甘肃人热衷写志

  方志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据考证,孔子就曾阅读了大量志书。不过,真正的地方志则在东汉以后出现。

  甘肃早期的地方志,有《凉州异物志》《凉史》《敦煌实录》《凉记》《凉书》《西河记》《凉州记》《凉书》(沮渠国史)《托跋凉录》等等,不过,年代久远,这些方志,多已不存,有些只能只言片语。其中《凉州记》《西河旧事》《凉州异物志》等有辑佚本传世。

  明清时期,又是一个修撰地方史志的高峰。明代甘肃境内修撰地方志,大约52种,不过现在能见到的只有15种左右。清代甘肃地方志修撰进一步发展,志书数量多,质量好,存世多。目前,甘肃省图书馆有清代甘肃地方史志203种。而且,清代甘肃还修撰了两部通史,即雍正乾隆时的《甘肃通志》、宣统年间《甘肃新通志》。

  清代甘肃首部志书《灵台县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编纂的。不过,这并不是灵台最早的县志。灵台县最早的志书为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张凤池修纂的《灵台县志》。据考,万历《灵台县志》已经难见到了。

  270年一部志一直藏于清宫大内

  我也是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时机,见到了清代《灵台县志》照片。有位朋友看到了原藏于清宫大内的《灵台县志》,他知道我在搜集陇史资料,就送几张照片与我。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秦代置鹑觚、阴密二县。隋大业元年(605年),分鹑觚置灵台县,取文王伐密筑“灵台”之意,灵台县名始见于史册。

  清顺治年间的《灵台县志》,共计4卷,清代黄居中修,杨淳纂,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刻本。白口,单鱼尾,双边栏,看着照片,就让人爱不释手。这本书还有四个序及跋。

  在众多清代甘肃地方史志中,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灵台县志》刻本,应该是清代甘肃最早的县志之一。或许是由于明万历《灵台县志》的关系,清代的《灵台县志》记述时间短,仅仅记录了自清顺治九年(1652年)起至顺治十五年(1658年)止的事情。等灵台县再编县志时,已经是270年以后的事了。1933年,灵台县县长张东野主持修第三部《灵台县志》。

  因而,顺治《灵台县志》非常珍贵,仅北京、上海、台湾等地有收藏。故宫非常重视这部《灵台县志》,对其进行修缮,曾予以隆重推出。

  自古,修志不易,传世更难。有幸见到这些图片,也足以令人惊喜。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王文元



上一篇 【说陇史】唐彩绘贵妇俑 尽显大唐   下一篇 平凉龙隐寺, 大唐王朝的命运从这
随机推荐文章
·还债
·吴义能丢官
·文昌阁
·穷富两亲家
·“孝顺”的仨妯娌
·代唐寺
·千佛庵
·金牛与牵牛花
·孟良初识焦赞
·花园湖与二愣山
·愣二哥的故事
·仙人桥
·仙人脚
·出云洞
·马狼山的传说
·石门山
·汪小姐
·钟落村的传说
·寨山传奇
·张凤滩
·王妈妈桥的故事
·无意井
·王摆渡
·新老三界的由来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