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大事件!甘肃南佐遗址、圪垯川遗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7-2-6 20:50:57 阅读:3

  中国甘肃网12月1日讯(本网记者 李红军)今天上午,国家文物局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入选。

  据悉,此次发布的重大项目共五项,除甘肃两处遗址外,其余三项分别为:浙江余姚施岙遗址古稻田、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河北张家口邓槽沟梁遗址。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一处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开展了考古工作。

图片来源于国家文物局

  考古调查初步判断南佐遗址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年代距今5200年至4600年。遗址核心区由9座大型夯土台围合,面积约30万平方米,紧邻夯土台外侧发现2道环壕,核心区东、南、北三面约1000米处还发现外环壕遗迹,但目前尚不能确认为封闭的环壕。2021年考古调查初步了解1号夯土台残存面积约880平方米、残高2-3米。核心区北部发现大型建筑基址、联排房屋等重要遗迹,其中大型建筑F1包括前厅、后堂,仅室内面积已达630平方米,墙壁、地面均为多层白灰面;F2出土白色堆纹陶、白衣陶、白陶、黑陶、朱砂彩绘陶,大型彩陶罐、带塞盖喇叭口平底彩陶瓶以及大量水稻遗存,显示了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

图片来源于国家文物局

  南佐遗址是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认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尤其是陇东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探索早期国家起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圪垯川遗址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一处仰韶文化史家类型聚落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至202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开展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图片来源于国家文物局

  圪垯川遗址从仰韶文化早期延续至仰韶文化晚期,年代距今6100年至5600年。其中仰韶文化早期史家类型时期的大型环壕聚落保存较完好,面积约8万平方米,聚落外围发现三道环壕,中心区为一处广场,围绕广场呈向心状分布三组房屋,共计100余座,每组房屋由1座大房屋(约100平方米)和数量不等的中型房屋(约20-50平方米)、小型房屋(20平方米以下)组成。房屋间发现数座袋状窖穴,最大一座位于中心广场,容积约60立方米,底部保存近0.4至0.6米厚的炭化粟黍遗存。勘探发现环壕外东南部疑似有陶窑区,西北部疑似有墓葬区。遗址出土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陶器以彩陶为主,包括尖底瓶、平底钵、葫芦瓶等,还发现一件玉权杖首。炭化植物遗存鉴定以粟黍为主,且以黍为多。动物骨骼遗存鉴定主要为家养动物猪、狗和野生动物鹿、狍等。

图片来源于国家文物局

  是陇西黄土高原继大地湾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证实本区域与关中和中原地区一样是仰韶文化的又一中心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型储粮窖穴及粟黍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仰韶早期人群农业种植、农作物加工储藏技术、人类生业经济提供了实物资料,对探讨中国北方地区粟黍作物驯化后粟黍农业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 5000多年前“宫殿”“粮仓”再   下一篇 开启五千年前的尘封历史——甘肃省
随机推荐文章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父子同心修福国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雪鹅救难雪山中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巧手张核雕记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相好树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铜牛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草帽人传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打山匠谋财害命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三人遇险石门山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猎人奔逃毕摩山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天宝的福气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飞来的艳福
·彝族民间故事-麂子老公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丑可里渡口传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猎人奇遇
·彝族民间故事-报恩的白兔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青猴大王被封印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人类的起源
·彝族民间故事-关于彝族火把节的来
·彝族民间故事-十二花仙绣苍山
·彝族民间故事-石窝铺壁留真言
·彝族民间故事-黑龙撞开石门关
·彝族民间故事-漾濞“萨秘母”泡核
·彝族民间故事-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彝族民间故事-彝族送殡时为什么脚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