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在陇原,聆听三国的浩荡古风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1-16 7:24:00 阅读:6

  原标题:【奔流·文化】在陇原,聆听三国的浩荡古风

  【甘肃的三国文化·开栏语】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争之世。

  百余年间,战争不断。

  作为三国后期魏蜀交兵的主战场,陇右大地既给诸葛亮与姜维带去了兴复汉室的希望,又让他们感受着无法战胜命运的悲凉,更是成为魏国灭亡蜀汉的出发点。

  魏蜀两国为控制陇右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数以十万计的军队在这块土地上厮杀,使这里成为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战争焦点。但是,战争背后隐藏的动机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蜀、魏双方如此重视争夺陇右地区的控制权,其原因何在?

  在如今,天水、陇南、定西等地保存了祁山堡、姜维墓、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铁笼山等众多的三国古战场、古遗迹。

  “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走进这些曾经是大军奔突、青铜凛然的古战场,聆听来自三国的浩荡古风。

  航拍祁山堡(望秋叹 摄)

  祁山堡

  诸葛亮楔进陇右的一枚钉子

  (一)

  在礼县,有一个与诸葛亮及蜀国命运息息相关的地方——祁山堡。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祁山是礼县一条山系的名称,它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地扼陇蜀之咽喉,势控攻守之要冲,是三国时祁山古战场的天然屏障,为魏蜀必争之地。

  祁山中部的祁山堡,它远看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千顷平原上的一座丘陵,和四周的群山不粘不连。

  祁山堡矗立在一座小山上,千万年来横亘于西汉水北侧,似乎与雄、奇、灵、秀毫不沾边,但它的位置却极为险要。

  祁山堡地形险要

  祁山可分为南祁山和北祁山,祁山堡居两大山系之中枢,以西汉水北岸为北祁,南岸为南祁。于是祁山的概念有了狭义和广义的分别,狭义是指特定的祁山堡而言,广义上则是包括了整个陇南地区。

  《三国演义》第一百回中的一段文字,足以说明祁山的重要性。“众将曰:‘取长安之地,别有路途,丞相只取祁山,何也?’孔明曰:‘祁山乃长安之首也:陇西诸郡,倘有兵来,必经由此地,更兼前临渭滨,后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地。吾故欲先取此,得地利也。’”

  近年来祁山出土的秦早期文物进一步证实了诸葛亮“祁山乃长安之首”的历史地位。

  三国时期及其以前,西汉水水量很大,在祁山堡北缘,细心查看,还可寻见当年的水流痕迹。

  从现代战争角度来看,这座既不高峻又不雄伟的土丘实在算不上战略要塞,但在诸葛亮的时代,西汉水边这座四边绝壁的高丘,确是南去汉中、东进尚为曹魏疆域的天水一带的重要关口。

  1000多年前,诸葛亮以汉中为基地,沿西汉水迂回至曹魏势力薄弱的陇右地区,以图东进关中。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的他,时而督促大军在秦岭狭窄的山道上快速行军,时而查看西汉水中逆流而上的辎重粮草。而祁山堡背后的祁山,正是诸葛亮通往陇右的出口所在。祁山堡就是他的指挥中心。

  (二)

  在祁山堡中有一座规模宏大,号称全国五大武侯祠之一的祁山武侯祠,就建于其山顶。

  武侯祠,一下子就拉近了陇人与诸葛亮这位千古一相的心理距离。

  尽管诸葛亮从未真正登临祁山堡,但是作为一个被神化和被传诵的英雄人物,人们宁可信其到过祁山堡。以至于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便以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的故事,始在祁山堡建祠纪念他,这就是最初的武侯祠。宋代,将武侯祠移建于堡下,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再次将祠重建于堡端,并建戏楼。清道光后,地方吏民重建祠殿和戏楼,遂成规模。

  今天的祁山堡武侯祠,总体布局仍然保持了一进三院的格局,并增添了东西两个文臣武将长廊,增加了三十余尊文臣武将的塑像。前殿为正殿,清道光年间所塑诸葛亮坐像,手持羽扇,正视前方,神情栩然如生。

  祁山武侯祠


  祁山堡武侯祠从初建至今,已经过了一千多个春秋,几经兴衰枯荣,然而一直屹立着,足见当地百姓对诸葛亮精神的敬仰和对诸葛亮文化现象的钟情。

  (三)

  拜谒完武侯祠后,静立堡顶,向四周遥望。

  一千多年前,这里南面川口逼仄的山谷间,出蜀大军腾起的黄尘还未落下。集驯战马的圈马沟,隐隐传来战马的嘶鸣声。高峻险拔的观阵堡上,似乎还能看到诸葛武侯居高临下,眼观三军将士“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演习八阵图的清癯身影。

  东北山头的点将台,还遗留诸葛武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的雄风。北面山麓则残留诸葛大军的九寨故垒,不由人慨叹物是人非。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来到祁山,诸葛亮时年47岁,就在前一年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誓言不仅是诸葛亮为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也像重重敲击的鼓音在崎岖难行的蜀道上激励着出征的将士。

  事情的进展正如诸葛亮的预料——

  蜀汉主力以祁山堡为据点,兵锋所向,出其不意地成功收复了陇右的南安(郡治今武山县西北)、天水(郡治今甘谷县东南)、安定(郡治今镇原县南)三郡。

  这三个郡齐刷刷叛魏,使得“关中响震”,更是截断了魏与金城、陇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六郡道路,长安直接处于蜀汉兵锋之下。不得已,魏明帝曹叡不得不亲赴长安督战,命名将——张郃督步骑兵五万出长安西进。

  诸葛亮却成竹在胸,羽扇指定—祁山堡东北方约150公里处的街亭,守住这个小小的地方,陇右就将真正成为蜀汉的重要根据地。

  诸葛亮的北伐,绝对不是文人笔下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更不是“以攻为守”,而是真正在践行“兴复汉室”理念,也有一定的成功几率,然而,历史似乎要考验他北伐的意志。马谡在街亭失守,打乱了诸葛亮的部署,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不得不放弃陇右三郡返回汉中。

  为什么诸葛亮麾下数万将士奋战打下的大好局面,会被马谡一人葬送?且听下回分解!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祁山堡武侯祠从初建至今,已经过了一千多个春秋,几经兴衰枯荣,然而一直屹立着,足见当地百姓对诸葛亮精神的敬仰和对诸葛亮文化现象的钟情。

  (三)

  拜谒完武侯祠后,静立堡顶,向四周遥望。

  一千多年前,这里南面川口逼仄的山谷间,出蜀大军腾起的黄尘还未落下。集驯战马的圈马沟,隐隐传来战马的嘶鸣声。高峻险拔的观阵堡上,似乎还能看到诸葛武侯居高临下,眼观三军将士“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演习八阵图的清癯身影。

  东北山头的点将台,还遗留诸葛武侯运筹帷幄、调兵遣将的雄风。北面山麓则残留诸葛大军的九寨故垒,不由人慨叹物是人非。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来到祁山,诸葛亮时年47岁,就在前一年他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誓言不仅是诸葛亮为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也像重重敲击的鼓音在崎岖难行的蜀道上激励着出征的将士。

  事情的进展正如诸葛亮的预料——

  蜀汉主力以祁山堡为据点,兵锋所向,出其不意地成功收复了陇右的南安(郡治今武山县西北)、天水(郡治今甘谷县东南)、安定(郡治今镇原县南)三郡。

  这三个郡齐刷刷叛魏,使得“关中响震”,更是截断了魏与金城、陇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六郡道路,长安直接处于蜀汉兵锋之下。不得已,魏明帝曹叡不得不亲赴长安督战,命名将——张郃督步骑兵五万出长安西进。

  诸葛亮却成竹在胸,羽扇指定—祁山堡东北方约150公里处的街亭,守住这个小小的地方,陇右就将真正成为蜀汉的重要根据地。

  诸葛亮的北伐,绝对不是文人笔下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更不是“以攻为守”,而是真正在践行“兴复汉室”理念,也有一定的成功几率,然而,历史似乎要考验他北伐的意志。马谡在街亭失守,打乱了诸葛亮的部署,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不得不放弃陇右三郡返回汉中。

  为什么诸葛亮麾下数万将士奋战打下的大好局面,会被马谡一人葬送?且听下回分解!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上一篇 从元大德二年漆盏托 get古人点   下一篇 陇原大地上的宝藏——南佐遗址和圪
随机推荐文章
·国王耳朵里的蜘蛛
·厨师扎西旺堆种珍珠
·泽林·尼玛滚觉
·青年阿美曲穷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
·俄曲河边的传说
·黑面王子
·公主的珍珠鞋
·钻石姑娘
·铁匠明珠托央
·马夫次旦
·喇嘛唐白和白宗姑娘
·国王岭色曲结和妃子梅朵玲孜
·勒桑洛珠和次仁吉姆
·女神贡堂拉姆的传说
·苗族舞蹈跳月的传说
·苗族女装整齐划一的神话故事
·百褶裙的传说
·苗王的传说
·雷公山顶水井的传说
·黔东南龙舟节的传说
·黄果树瀑布的故事
·苗王阿三的故事(苗族)
·洪水滔天(苗族)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