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甘快看】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8-11-20 10:52:28 阅读:3

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

  文物简介

  木简1枚(出土编号:Ⅱ90DXT0213③:135),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长7.2、宽1.3、厚0.25厘米。木简上残,两行书写,字迹模糊,难以辨识。简文作“二人。使都护西域骑都尉、安远侯吉谓敦煌……驾,当舍传舍,如律令。三月甲寅过,东。”。简中“使都护西域骑都尉”是西域都护的正式官名,“骑都尉”当指以本官都护西域,是其本职,而“使”则突出了使职性质。这是悬泉置记录的一份传文书,简文不完整,大意是说某年三月甲寅日,西域都护郑吉派遣的使者自西向东行,悬泉置依传律规定,为停驻的两名使者提供了饮食。该简文对研究悬泉置的传舍制度,以及西汉王朝对西域行使管辖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

  阅“牍”延伸

  今天“甘肃简牍之西域往事”的主人公郑吉,《汉书》有其传。为其作传的班固在文中对郑吉的评语中,有一句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话:

  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

  公元前139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历经13载的艰辛后返回长安,他的“凿空”之举,拉开了汉朝经营西域的序幕。在汉朝中央政权实现对西域的管辖,并使其与边疆地区融为一体的历程中,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意义最为重大。首任西域都护郑吉,是这一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推动者。

  公元前101年,汉朝在新疆的轮台、渠犁一代屯田积谷,意在长期经营西域。屯田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原西域的交流,使得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公元前89年,大司农桑弘羊奏请扩大轮台屯田,汉昭帝采纳了桑弘羊的建议。汉宣帝即位后,更加注重西域屯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郑吉登上了西域的历史舞台。

  郑吉,“会稽(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尚武,喜习外国事。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郑吉曾于太初元年(前101年)跟随李广利远征大宛,元凤四年(前77年)跟随傅介子袭杀楼兰王,本始二年(前72年)跟随长罗侯常惠护乌孙击匈奴。正是由于参加了这几次重大的军事行动,郑吉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为其日后管理西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元前68年郑吉到西域后,以郎官的身份与校尉司马熹屯田于渠犁。郑吉到任渠犁后,他一改过去从关内派兵远征的办法,而是迅速扩大渠犁屯田,积蓄粮食,增加西域驻军,厉兵秣马。因匈奴僮仆都尉常驻在今焉耆一带,以车师为后援。因此,控制车师对汉朝和匈奴都至关重要。汉武帝时曾两次从中原派兵远征车师,但是汉朝并未在此驻军,在汉军撤离之后,占领的车师又再次被匈奴控制。公元前68年秋收时节,郑吉亲率屯田士卒1500人以及龟兹等国兵力3万余人出师车师。车师王乌贵归顺汉朝。回到渠犁后,郑吉继续屯田,扩大屯田范围,维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公元前66年,为解决当地驻军的粮草供应,郑吉派士卒300人于车师屯田。匈奴认为车师土地肥美,先后多次派兵争夺车师。吉为迎击匈奴进攻,将渠犁屯田士卒1500人移屯车师,驻交河城。匈奴增兵攻车师,汉军因寡不敌众,匈奴将郑吉等人围困车师城中。公元前64年,汉宣帝派遣长罗侯常惠率河西精骑“扬威车师城北”,匈奴兵退,郑吉等人解除围控后,回到渠犁继续屯田。

  公元前60年(神爵二年)九月,匈奴虚闾单于死后,右贤王屠耆堂篡夺了单于位,匈奴发生内乱。日逐王深感危险,权衡利弊,于十月派遣使者至渠犁,向郑吉表示愿意率众归顺汉朝的意愿。面对这一突变,郑吉有喜有忧。喜的是若日逐王真是降汉,则意味着匈奴的势力彻底退出西域,天山南北再无强敌。然而担忧的是,若是诈降趁机夺取屯田,裹挟西域诸国共同夹击汉军,汉军若不退回关内必然全军覆没。果如此,则前期做的许多努力则付之一炬。在一切尚未得到完全确信时,郑吉一边立发千里加急特使,向长安禀报实情。同时派出多路的信使,向四面诸邦国召集兵马。到了约定的日期,郑吉率领渠犁屯田军1500人,与龟兹诸国人马5万人前往迎接,日逐王率众12000人来归。郑吉将其安置在河曲(今青海)一带,护送日逐王等余部到达长安。汉宣帝封日逐王为归德侯,留居长安。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的《神爵二年悬泉厩佐迎送日逐王廪食册》,印证了日逐王归汉的事实。


  郑吉因功绩突出被封为安远侯,食邑千户,晋升为卫司马。神爵二年(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任命郑吉为“护鄯善以西使者”。使其统领西域36国,颁行朝廷的号令,护卫丝绸之路南道。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列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西域都护为保障丝路通畅,可调遣西域诸国的军队,诸国有乱时,可发兵征讨。公元前53年解忧公主被狂妄的儿子细沈瘦围控在赤谷城内,都护郑吉闻讯,立即派兵解围。在乌就屠杀狂王自立为昆弥时,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率大军至敦煌欲征乌就屠。郑吉考虑汉军兵马疲惫,便派冯夫人劝说乌就屠,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了一场战争。这也是郑吉作为西域都护保鄣西域安宁的例证。

  自郑吉首任西域都护始,至王莽时都护李崇兵败西域止,西汉王朝在西域任命了十八位西域都护。根据史书的记载可知,西汉时册封西域诸国王、侯及各级首领并颁发印绶共376人。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表明西域地区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实现了汉武帝“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战略构想。自此以后,历代中央政权都将西域地区视为故土,行使管辖权。郑吉为汉朝统一西域,促进西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49年,郑吉逝世后,被赐谥号为缪侯。

  从张骞出使(前139年)到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前59年)前后80年时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理应为在开拓西域的过程中可与张骞比肩并列的历史人物。


  郑吉因功绩突出被封为安远侯,食邑千户,晋升为卫司马。神爵二年(前60年)汉宣帝设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任命郑吉为“护鄯善以西使者”。使其统领西域36国,颁行朝廷的号令,护卫丝绸之路南道。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列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西域都护为保障丝路通畅,可调遣西域诸国的军队,诸国有乱时,可发兵征讨。公元前53年解忧公主被狂妄的儿子细沈瘦围控在赤谷城内,都护郑吉闻讯,立即派兵解围。在乌就屠杀狂王自立为昆弥时,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率大军至敦煌欲征乌就屠。郑吉考虑汉军兵马疲惫,便派冯夫人劝说乌就屠,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了一场战争。这也是郑吉作为西域都护保鄣西域安宁的例证。

  自郑吉首任西域都护始,至王莽时都护李崇兵败西域止,西汉王朝在西域任命了十八位西域都护。根据史书的记载可知,西汉时册封西域诸国王、侯及各级首领并颁发印绶共376人。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表明西域地区正式纳入祖国版图。实现了汉武帝“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战略构想。自此以后,历代中央政权都将西域地区视为故土,行使管辖权。郑吉为汉朝统一西域,促进西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公元前49年,郑吉逝世后,被赐谥号为缪侯。

  从张骞出使(前139年)到西域都护府的建立(前59年)前后80年时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理应为在开拓西域的过程中可与张骞比肩并列的历史人物。



上一篇 抗战时期的兰州蓬灰 除了做“牛大   下一篇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入选
随机推荐文章
·貂蝉拜月
·"闭月"美人貂蝉
·貂蝉,一身娇艳一生谜
·天职演员
·覆水之舟
·一骑红尘妃子笑
·一滴走在不归路上的眼泪
·唐玄宗为何迷恋杨玉环
·美人系列
·王昭君为何出塞?
·王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
·昭君出塞传佳话
·西施沉江
·西施与檇李
·杨贵妃是否恋上李太白?
·揭秘杨贵妃与唐玄宗、李白之间三角
·谁是中国古代真正的“四大美女”?
·最早的牺牲品——西施
·被男人拿出去换“和平”——王昭君
·奉命勾引禽兽父子——貂婵
·安史之乱的替罪羊——杨贵妃
·名字隐喻命运三国时貂蝉助王允诛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色情女间谍
·祝英台情动天地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