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古画里的兰州城——《金城揽胜图》背后的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8-19 9:17:07 阅读:3

  《金城揽胜图》 甘肃省博物馆藏

  陕甘总督署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兰州这座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着许多生动故事。历史上的兰州,是怎样一幅图景,又有哪些故事呢?让我们通过这幅留存至今的《金城揽胜图》,一探究竟。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大宋东京,那么,留存至今、保存完整的《金城揽胜图》则让我们看到了晚清时期真实的兰州城风貌。

  《金城揽胜图》长150厘米,宽83厘米,是同治光绪年间,兰州民间画家马五绘制的甘肃省省会兰州府治所在地——皋兰县城的山川形胜城郭图。其地正是当今兰州市小西湖至中心广场东口旧大路东口地段,为兰州市旧城区。由于近年来旧城区改造加速推进,遗留的明清建筑物如凤毛麟角,多数人已不甚明了明清至20世纪60年代以前兰州旧城的面貌。因此,《金城揽胜图》被视为珍贵的图画档案资料。近来甘肃省博物馆将此图进行数字化采集,显示出许多细节,如画面上有红色九宫格,是画家用以把握空间关系的,还发现了一处水烟作坊等。

  画家以白塔山为视点,用写实手法,绘描依山带河的兰州形胜,因其地汉魏时属金城郡金城县地,故名《金城揽胜图》。由于画家是兰州人,熟悉兰州历史与文化,明晰兰州地理特征与城建概貌,胸中自有丘壑,因此能够重点突出、如实反映兰州面貌。其重点在于黄河、城郭、南山,同时对一些次要景物予以虚化,避免喧宾夺主。例如:城郭内,突出衙署、城楼、寺院等主要建筑物,虚化街巷。这样处理,既便于技艺操作,又能给观赏者以鲜明的印象。画家取法于黄子久,施以淡彩,皴笔不多,苍茫简远,气势雄秀。图上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黄河

  画图右下角为黄河北岸的白塔山,明景泰年间所建白塔耸立山顶。白塔山西下为黄河白马浪边的金城关,白塔山东下为烧盐沟口的凤林关。

  黄河自西向东而过,浊浪翻滚,创自明代的镇远黄河浮桥,架设于白塔山下,桥南三楹牌坊矗立。浮桥中部设闸门,可以开合,以便船筏通过。皮筏、木筏,向浮桥管理人员缴纳“公房捐”后,才能拉开闸门,放行通过。画面所绘两艘木船,一艘悬挂红旗,官员指挥兵勇奋勇挥桨,正在通过闸门。下游一叶羊皮小筏,筏客子搬桨,载一客颠簸于峰底浪尖。再下游则为一具大木筏,平稳从容向东而去。

  黄河南岸有两轮水车。东部是“老虎车”,位于广武门外、今金昌路北口,由清回族举人虎文炳家修建,灌溉虎家花园(今甘肃省教委所在地)一带果园菜地。西部水车建北城堤下,约略位于今兰州市委招待所门前,渡槽通过北城,灌溉陕甘总督衙署后花园——节园(今兰州市委所在地),同时为市民提供饮水。水车西侧为“吸水龙”,即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抽水机。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命甘肃制造局委员赖长制造抽水机,以便春冬抽黄河水注入“饮和池”(在今箭道巷南口),供市民饮用。夏秋丰水期则由水车注水。图上有蒸汽机房,烟囱高起;有引水管,自堤上伸入河内抽水。

  城郭

  黄河南岸为兰州城郭。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宋军为加强防守,在隋唐兰州城以北,筑北城。明清又在北城的基础上多次展筑,至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定型,兰州城通计内城周六里二百步,外郭周十八里一百二十三步。郭门(稍门)九座,内城门四座。图上正是反映这一时期兰州城郭概貌,内城呈长方形,东、西、南有郭城,兰州人称之为东关、南关、西关。内城外郭城外均有护城河,兰州人称之为城壕,壕深一丈五尺,宽三丈。北无郭城,以黄河为护城河。从图上可以看到,东城外、东郭外有城壕环绕。

  内城最突出的是总督署门外的辕门(今中央广场)。四根旗杆高插云霄,其下为木栅栏,其南为“戒贪”照壁,其北为绿荫掩映殿堂的总督署(今甘肃省政府址)。北城上拂云楼,二层,碧血碑立于此。稍西殿宇为建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庆祝宫(今兰州市政协楼所在地),为省城官员庆祝皇帝诞辰,元旦冬至朝贺之所,亦称万寿宫。辕门西为始建于明代的鼓楼(位于今张掖路与陇西路十字),二层四门,因之,楼南今陇西路称为鼓楼南。楼北为始建于北宋的城隍庙(即今工人俱乐部),正殿清晰可见。隍庙西北为广源门,俗称水北门(位于今永昌路北口),为内城军民汲取黄河水以资饮用的通道。内城西北隅有木塔十三层(位于今中山宾馆稍东),为木塔寺内建筑,故有木塔巷之地名。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高昌国使者出使长安,贞观九年返回经兰州时,以高昌国王麴文泰的名义建塔修寺,名为宝塔寺。元至元年间重修,赐名嘉福寺。明清屡修,但于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毁于火。木塔寺南为内城西门(位于今张掖路西口),称镇远门。内城东北隅的古建筑群为明肃王的花园凝熙园(位于今山字石、会馆巷),占地约一平方华里,假山、殿阁、池沼突现于花木之间。山字石稍南为内城东门(位于今东城壕北口稍东张掖路上),名为来煦门。城门外为瓮城。辕门正南内城南门(位于今金塔巷东口酒泉路稍南),名为皋兰门,俗称南大城门,为兰州城楼最雄峻者。楼南悬挂清陕甘总督那彦成书匾“万里金汤”。内城东南部为唐普照寺(位于今兰园),画面突出了钟台,巍然高峙,台上悬金泰和铁钟(今保护于五泉山公园),其余殿堂多露现大屋顶于绿荫中。寺西邻有两根旗杆的地方,是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所建的甘肃提督学院(即今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址)。


  郭城,亦即关城。东关街(今庆阳路)的标志建筑物是明代创建的白衣寺(今兰州市博物馆)中的十三级砖塔。东郭城门,名为迎恩门(位于今广场东口),俗称东稍门。城门外护城河上有桥,旁竖一杆旗。东稍门内东北隅,有一道呈弧形的城墙,墙内一杆红旗飘扬,此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所建火药局(位于今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主席台),制造火药。其墙西部非常坚厚,东部靠城墙部分,只有薄薄的一片墙。左氏深谋远虑,因火药局西面是东关闹市,如发生意外爆炸,其冲击波及能量可以尽量向郊外倾泻,从而减少闹市所遭受的破坏。1935年10月27日下午4时火药局意外爆炸后,人们才理解要不是如此的结构,城内损害还要惨重。

  东北郭门叫广武门(位于今兰州市广武大厦十字),俗称新关城门,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比起建于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的其他郭城来说,属新建筑物,故名。广武门内稍南为一片广场(位于今甘肃省农业厅址),此为建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小教场,出广武门而东为建于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大教场,均为演武场,故名广武门。又东北部门叫天堑门(位于今兰州市静宁路北口),门对黄河天堑,故名。后叫庆安门,寓九曲安澜之意。俗称下水门,为东关、新关军民汲取黄河水之通道。

  南郭城门叫拱兰门(位于今兰州卷烟厂稍南),俗称南稍门。画面中南北间街道甚清晰,此即孝友街,即今老酒泉路南段。东南郭城门叫通远门,俗称小稍门(位于今兰州市畅家巷西口)。西南郭城门叫安定门(位于今兰州市交通运输局与胜利饭店之间)。

  西郭城门叫袖川门(位于今兰州市临夏路西口西关清真寺附近)。因明肃庄王观察兰州“城之西南,山环三面,有仙人舞袖之形”,后人称西郭城外西川为袖川,故名袖川门,俗称西稍门。西稍门东北部郭门叫通济门,俗称桥门(位于今中山铁桥正南,中山路北口),渡镇远桥,可去新疆、宁夏、青海。桥门城楼稍东,建于城墙上的是望河楼。西关北部正方形小城(位于今兰州市萃英门内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一带),是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陕甘分闱后创建的甘肃举院。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经总督谭钟麟增修,并筑城墙,成为当时各行省举院中的宏伟建筑。小城正中为明远楼,高三层,乡试时监考人员可登高监视考场秩序。1919年兰州绅士刘尔炘迁至五泉山,改名为万渊阁。楼南北密如蜂巢的是号舍,每个考生一间,有四千间。楼东为至公堂、观成堂,今存。楼最西有两根旗杆处为龙门外首。西南隅有城门,名举院门,题额“为国求贤”。

  城外

  小稍门外东南部有一处四面围城的建筑物,为清代的军营——后营。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左宗棠改建为兰州织呢局,用德国机械设备纺织呢绒。院内的方形高烟囱,即为蒸汽机锅炉房所在。这里位于当今畅家巷西段。畅家巷中段,隔城墙有一座中式房屋,其屋脊上有个大十字架,此为兰州最早的天主堂,是由天主教徒张子厚捐献的院落,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创建为天主堂。天主堂稍东,紧挨城墙,筑一小城,此为子药局。静安门外东至南稍门外为梨园、花园,由引自阿干河的溥惠渠灌溉。画面万树梨花盛开,有如一派香雪海,尤以安定门外上沟、下沟一带最盛,为兰州八景之一的“梨苑花光”景观所在处。西稍门外,举院正西为溥惠渠浇灌的北园梨园,所产朱砂点冬果梨最为甜脆。梨林中的建筑物为道光时创建的白云观,山门殿阁可辨,惟山门前附属建筑物今已辟为滨河路。西稍门外二百多步,沿阿干河东岸,依稀有一段城墙,南自龙尾山后麓起,北至黄河沿,长约二里。城墙上开辟两座城门:西面的称永定门;南面的叫保安门。为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所筑,加强了兰州城西郭的防御态势。


  飞架阿干河上的是创建于唐朝的握桥。正处于阿干河春汛时节,水势湍急,波浪汹涌,桥如长虹卧波,形成兰州八景之一的“虹桥春涨”景观。

  握桥西南岸建筑群为明建文帝时明肃庄王所建金天观,其中一株大枯树,即为九阳山上的所谓“汉柏”,今存。金天观的山门在东南部阿干河畔,门前为“望仙桥”,过桥可达洪恩门(俗称洪门子)。金天观东靠阿干河的建筑物为阿公祠,其大门朝北。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建,祀乾隆时武英殿大学士阿桂。握桥西北岸磨沟沿至骚泥泉(阿干河至小西湖桥之间)一带为果园、民居、木厂。其西杨柳环绕的湖泊就是元代的莲荡池,明肃王蓄神泉水养莲的莲花池。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护理陕甘总督杨昌浚重修,因杨曾任浙江巡抚,怀念杭州西湖风光,故改名为小西湖以寄怀念西湖之情。湖中心来青阁,湖北螺亭,湖南龙王庙、湖东牌坊历历可辨。

  南山

  画图的南部描绘的是兰州城南部山区。其东为皋兰山北麓的五泉山。东龙口的“五泉飞瀑”、千佛阁、三教洞、卧佛殿、崇庆寺(今为浚源寺)等殿宇及参天古木,历历在目。五泉山东侧为红泥沟,沟深林密,盛夏寒气袭人,泉水清澈,富含矿物质,所种烟草、蔬菜品质尤佳。沟外是水烟作坊,可见压捆烟叶的机械,以备刨制水烟丝。

  南山中部为龙尾山,其上有四个空心墩台,建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朝廷派兵防守,以拱卫兰州西南城郭,人称四墩坪。20世纪50年代旧城改造,移民上山,降龙伏虎,改为伏龙坪。龙尾山最西端为道教建筑太清宫,供奉关帝等神祇。观下有一株古松,有如仙鹤独立,人称“鹤松”。门下为溥惠渠绕山西东流至上沟。渠下有之字形蜿蜒台阶通洪门子东侧太清宫山门。太清宫东侧龙尾山麓的古建筑群,为当今白银路马家坡子安定门外铁路以南,人称萧家坪。画面上有一株高大榆树的所在处为朱家庙(今兰州市上沟小学址)。庙门前即为溥惠渠,庙后半山的悬楼为萧曹殿、九天门、北斗宫、葛仙翁殿、张仙祠、三星殿、地母宫等。朱家庙正南上部有旗杆之建筑物为上帝庙,这一组建筑群离城近,春天赏梨花,秋天看红叶,游人如织。

  雷坛河西岸的山脉是华林山,其山嘴有悬楼九楹,岌岌可危,是为兰州名胜“九间楼”,山门东南开,题额“砥砺”。山顶城堡,原为华林寺,乾隆四十七年由陕甘总督李侍尧筑城,名叫满城。内修将备衙署、千总、把总,外委住房81间,兵房1200间,移督标右营参将驻扎,守备兵丁670名。满城与龙尾山四墩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拱卫兰州西南城防。华林山西麓建筑群为八蜡庙(今兰州市下西园小学址),祭祀一手执鹌鹑一手执蛇、相貌凶恶的“八蜡爷”,传说为降伏蝗灾、虫害的神祇。庙北下为圃子湾“彭爷坟”(位于今兰州市上西园煤建公司址),葬明嘉靖时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兰州进士彭泽,有丰碑、石雕翁仲。

  画作的题跋及流布过程

  此图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作者是谁,画作于何时,如何流布的,都是谜。画幅右上角,隶书题“金城揽胜图”,行书跋语18行,兹录于后:“二十年前感旧游,夜深有梦到兰州。五泉顶上重题句,借问山灵许我不?秉丞世讲农部出图索题,漫成一诗,条尘郢正。回忆前游,不胜今昔之感也。光绪丙午夏四月。紫帆成昌并识。”镌“成昌”“紫帆”小印两枚。跋语左镌收藏印一枚“煦园”。作诗并题跋者名成昌,字子蕃,一字紫帆,亦字子和,号湟生,又号南禅,室名醉六轩。满洲镶黄旗人,姓萨克达,咸丰、同治、光绪间在世。为光绪举人,官四川夔州知府。能诗,兼工画山水。“世讲”,朋友的后辈。“农部”,即户部,清季改为度支部。秉丞,即吴钧的字,号筱谷,生于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20年代犹在世,兰州人,寄寓西宁府贵德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乙未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度支部主事,除清末任一任山西忻县知县外,至民国初年均在北京当京官。1923年任敦煌县长。其父锡龄为钦赐蓝翎候选典史。题跋的时间是光绪丙午年,即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二十年前感旧游”,是说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成昌来过兰州,与吴锡龄订交。20年后吴钧持此画,以晚辈的身份,请成昌题跋,地点当在北京。


  画上无画作者名款印章,但据田有年先生说系马五所画。此人山水画功底扎实,写实能力极强,并对兰州山川形胜烂熟于胸。画面上木塔高耸入云,而木塔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毁于火,因之作画时间的上限在同治十三年之前,画面上有建于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的兰州织呢局,此局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废,则下限在光绪九年前。也不排除光绪五年至九年为作画时间,因为可以补绘毁于同治十三年的木塔。但揆诸情理,前者的可能性较大。画面上反映的季节为春季四月,梨花盛开,黄河春汛为明证。

  吴钧的内弟为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癸卯科进士田树梫(兰州人),其哲嗣田有年先生80年代末年逾七旬,经他回忆,小时候去宣家巷姑爹(吴钧)家,曾见墙上悬有《金城揽胜图》。吴钧故后,此图由1931年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水梓收藏,有画面上钤“煦园”印章为证。水梓字楚琴,别署煦园,晚号煦园老人,因其花园名煦园。1956年水梓将此图捐赠于甘肃省博物馆。


  郭城,亦即关城。东关街(今庆阳路)的标志建筑物是明代创建的白衣寺(今兰州市博物馆)中的十三级砖塔。东郭城门,名为迎恩门(位于今广场东口),俗称东稍门。城门外护城河上有桥,旁竖一杆旗。东稍门内东北隅,有一道呈弧形的城墙,墙内一杆红旗飘扬,此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所建火药局(位于今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主席台),制造火药。其墙西部非常坚厚,东部靠城墙部分,只有薄薄的一片墙。左氏深谋远虑,因火药局西面是东关闹市,如发生意外爆炸,其冲击波及能量可以尽量向郊外倾泻,从而减少闹市所遭受的破坏。1935年10月27日下午4时火药局意外爆炸后,人们才理解要不是如此的结构,城内损害还要惨重。

  东北郭门叫广武门(位于今兰州市广武大厦十字),俗称新关城门,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比起建于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的其他郭城来说,属新建筑物,故名。广武门内稍南为一片广场(位于今甘肃省农业厅址),此为建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的小教场,出广武门而东为建于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大教场,均为演武场,故名广武门。又东北部门叫天堑门(位于今兰州市静宁路北口),门对黄河天堑,故名。后叫庆安门,寓九曲安澜之意。俗称下水门,为东关、新关军民汲取黄河水之通道。

  南郭城门叫拱兰门(位于今兰州卷烟厂稍南),俗称南稍门。画面中南北间街道甚清晰,此即孝友街,即今老酒泉路南段。东南郭城门叫通远门,俗称小稍门(位于今兰州市畅家巷西口)。西南郭城门叫安定门(位于今兰州市交通运输局与胜利饭店之间)。

  西郭城门叫袖川门(位于今兰州市临夏路西口西关清真寺附近)。因明肃庄王观察兰州“城之西南,山环三面,有仙人舞袖之形”,后人称西郭城外西川为袖川,故名袖川门,俗称西稍门。西稍门东北部郭门叫通济门,俗称桥门(位于今中山铁桥正南,中山路北口),渡镇远桥,可去新疆、宁夏、青海。桥门城楼稍东,建于城墙上的是望河楼。西关北部正方形小城(位于今兰州市萃英门内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一带),是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陕甘分闱后创建的甘肃举院。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经总督谭钟麟增修,并筑城墙,成为当时各行省举院中的宏伟建筑。小城正中为明远楼,高三层,乡试时监考人员可登高监视考场秩序。1919年兰州绅士刘尔炘迁至五泉山,改名为万渊阁。楼南北密如蜂巢的是号舍,每个考生一间,有四千间。楼东为至公堂、观成堂,今存。楼最西有两根旗杆处为龙门外首。西南隅有城门,名举院门,题额“为国求贤”。

  城外

  小稍门外东南部有一处四面围城的建筑物,为清代的军营——后营。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左宗棠改建为兰州织呢局,用德国机械设备纺织呢绒。院内的方形高烟囱,即为蒸汽机锅炉房所在。这里位于当今畅家巷西段。畅家巷中段,隔城墙有一座中式房屋,其屋脊上有个大十字架,此为兰州最早的天主堂,是由天主教徒张子厚捐献的院落,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创建为天主堂。天主堂稍东,紧挨城墙,筑一小城,此为子药局。静安门外东至南稍门外为梨园、花园,由引自阿干河的溥惠渠灌溉。画面万树梨花盛开,有如一派香雪海,尤以安定门外上沟、下沟一带最盛,为兰州八景之一的“梨苑花光”景观所在处。西稍门外,举院正西为溥惠渠浇灌的北园梨园,所产朱砂点冬果梨最为甜脆。梨林中的建筑物为道光时创建的白云观,山门殿阁可辨,惟山门前附属建筑物今已辟为滨河路。西稍门外二百多步,沿阿干河东岸,依稀有一段城墙,南自龙尾山后麓起,北至黄河沿,长约二里。城墙上开辟两座城门:西面的称永定门;南面的叫保安门。为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所筑,加强了兰州城西郭的防御态势。



上一篇 揭秘档案中, 那些甘肃近代工业不   下一篇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红色文化名城
随机推荐文章
·银子和歌声
·糊涂喇嘛走好运
·热秀干波
·真假新娘
·西藏商人和印度商人
·吐珍珠的大臣
·商人妻子的秘密
·鱼的命根子在哪里
·石狮眼里流血的故事
·一副骰子
·两个朋友分金子
·措珠丹琼
·央金拉姆
·桔子姑娘
·敏笛林神鸟
·王子尼达次仁
·国王耳朵里的蜘蛛
·厨师扎西旺堆种珍珠
·泽林·尼玛滚觉
·青年阿美曲穷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
·俄曲河边的传说
·黑面王子
·公主的珍珠鞋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