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文章内容

对传统文化保持敬畏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1-12-13 0:05:59 阅读:5

    海派篆刻代表人物刘一闻带着他的《中华民族印谱》原作,不久前在台北中山纪念馆展出。为期一周的展出时间内,宝岛观众络绎不绝。《中华民族印谱》是刘一闻献礼国庆六十周年的力作。作品由五十七方印章组成,除...

    海派篆刻代表人物刘一闻带着他的《中华民族印谱》原作,不久前在台北中山纪念馆展出。为期一周的展出时间内,宝岛观众络绎不绝。

    《中华民族印谱》是刘一闻献礼国庆六十周年的力作。作品由五十七方印章组成,除刊头印《中华民族印谱》外,其余代表五十六个民族的五十六方印章,每一印都各以民族称谓作为具体镌刻内容。这些作品或清劲古淡或峻健典雅,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刘一闻鲜明的艺术风格。一次偶然的机会,台湾的艺术家朋友在上海见到了这些作品,向刘一闻提议,这么好的题材何不带去台湾一展?朋友联系了在台湾有着颇高声誉的台北中山纪念馆,没想到后者一口就应允了。

    来自宝岛台湾的学术、艺术团体以及各界人士数百人参加了开展仪式。让刘一闻印象深刻的是,到展的所有人对中华传统文化都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即便是从工作台拿关于展览的宣传册时,他们的动作都很轻,但很慎重。他们看完后,我注意到,他们放下宣传册时每个人都认真按照之前的原样摆放好。这些动作看上去很小,但从内心显示出来的东西很大,那就是对包括篆刻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敬畏”。

    上世纪90年代,刘一闻已经被业界誉为 “当代中国印坛四大家”。日前的2012上海篆刻邀请展上,刘一闻的作品和老一辈海派篆刻家们同时展出。 “面对来楚生、方介堪、方去疾等篆刻大家,当代的我们又岂敢如此自称?这些大师创作巅峰时期,年龄或许比我现在更年轻,他们当时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更没有被冠以大师之称。但人们为什么尊敬他们,我想,除了艺术的高超之外,还有人格操行的高尚魅力。这些都值得后来者们学习再学习。”




上一篇 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下一篇 “传统文化”更需知者传承
随机推荐文章
·楼台牡丹
·刘师阁的传说
·蓝田玉
·枯枝牡丹的传说
·昆山夜光
·军门花园
·焦骨牡丹与枯枝牡丹
·火炼金丹
·画中牡丹
·花王和花后
·金黄牡丹的传说
·花二乔的传说
·荷苞牡丹
·汉牡丹
·谷雨和牡丹
·灌园叟晚逢仙女
·葛巾
·高员外晒元宝
·豆绿
·丹炉焰
·歹刘黄的传说
·翠牡丹
·慈禧与牡丹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