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儿童文学>文章内容

妙联鉴赏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8-7-7 13:07:38 阅读:7

广东省平远县地方志办公室 张日光
 
   对联,又称“楹联”。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学形式之一,是艺苑中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在粤东山区平远县的名胜古迹中,妙联不少,现辑录其中几副,供爱好对联的人们研读和鉴赏
                    
        一、平远老县城仁居长安街街坊联 
 
       青山不老,绿水常存,放眼青山随绿水;
       红日当空,长安在望,举头红日近长安。
 
       ----此为平远老县城仁居长安街街坊联。相传,清光绪末年,平远县城长安街有一富翁黎某,独生一子,名唤琏。黎翁望子成龙,特聘江西省寻乌县翰林刘德熙在家设馆教子,攻读诗书。
一年光景,瞬息消逝。除夕前,黎翁为了了解黎琏学绩,命家丁邀请刘老师进堂谈话。黎翁说:“犬子求教一年,蒙贤师苦心孤诣,不知有无长进?如今老师欲归乡度年,敢请命题让吾儿对?”刘老师便以县城中一处绿水井的“绿水”为题,吟出上联:“青山不老,绿水常存,放眼青山随绿水;”黎琏略加思索,即以长安街的“长安”应对,吟出下联:“ 红日当空,长安在望,举头红日近长安。”此联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此后,人们将此联用作长安街街坊联。
 
 
   二、五指石石林寺楹联
 
   处世戒醉心,千年不开酒瓮石;
   为人思饱德,万家当看饭箩山。
   
----此为平远名胜五指石石林寺楹联。相传,很久以前,五指石附近的村民十分贫穷,村民都梦想有朝一日能过上酒足饭饱的日子。有一次,一位仙翁云游到五指石,发现村民的处境后,顿起菩萨心肠。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施展法术,点化出几件宝物放在五指石附近。其中有一担盛满白饭的饭箩,另一个是装满娘酒的酒瓮。次日早晨,一阵阵酒饭香味飘到村中。随即,村民们找到这三件能不断溢出酒饭的宝物。此后,这饮用不尽的酒饭使村民过上了酒足饭饱的美好生活。
当那位仙翁点化出三件宝物后,体有倦意,便在五指石旁的一块大石上休息。一觉醒来,问及山中老樵夫,方知人间已逾36年。当他了解到当地村民有了“酒瓮 ”和“饭箩 ”后,却民风堕败时,深感自已好心办了坏事。于是,他站在五指石峰顶仰天长叹:“神仙也会办错事”,当即施展法术,顿时天上乌云密布,五指石下狂风大作,把“饭箩”、“酒瓮”卷上高空。顷刻,三件宝物变成了三座大石,跌落在五指石附近。从此,这座底朝天的“饭箩”、“酒瓮”再也不会溢出酒饭了。
后来,当地人把当年仙翁睡过的大石称为“仙人石”,又称“仙人床”。称那两个象饭箩的大石为“饭箩山”,另一个象酒瓮的则为“酒瓮石”。
清朝末年某日,举人谢远涵游览五指石后到石林寺休息,听完石林寺和尚讲述五指石的传说后,随即写下一副对联:“ 处世戒醉心,千年不开酒瓮石;为人思饱德,万家当看饭箩山。”此联嵌入“酒瓮石”和“饭箩山”,借景叙情,寓意深刻,既有文学色彩,又具有佛门风韵。后来,石林寺和尚把此联镌刻在寺内厅堂上,供人们欣赏。
 
     三、南台山白云寺门联
    
     翕螺济雨吐螺津雨;
     在石白云出石青云。
     
----此为平远名胜南台山白云寺门联。在南台山山腹,半山腰有一座白云寺。寺庙修建在一个酷似田螺形的石岩下,造型奇恃,引人注目。说起这白云寺,曾有过一段动人的故事。
传闻在很久以前,石窟(今为石正)这地方妖魔鬼怪横行,豺狼虎豹出没,人们苦不堪言。玉帝为了拯救这里的百姓,派神仙挑来南台山镇邪驱魔。那一日,神仙挑着山自北而南逦迤而来。途经东海边,忽见海水滔滔,波浪滚滚,不觉放慢了脚步。就在这时,波浪中蹦出一个小动物,神不知鬼不觉地附着在那神仙挑的山石上。天长日久化作一个田螺形的巨石,一动不动地匍匐在那里。原来,海中蹦出来的,本是东海龙宫中的侍女田螺精,因触犯了宫规,龙颜震怒,派出兵将要捉拿其治罪。这田螺女闻讯后,疾忙逃出龙宫,直窜出海面,恰碰上神仙挑山路过此地,便一蹦落在这山中。待那追赶而来的众兵将跃出海面时,早已不见踪影。那些虾兵蟹将左寻右看,毫无发现,只好回海复命去了。
这海里发生的一切,那挑山的神仙全然不知,只是莫名其妙地看着众海神呼啦啦地涌出海面,不一会又齐刷刷地没入海中,还以为他们是在操练呢。等到海面上一恢复平静,他猛觉得自己任务末完成,于是匆匆往南赶路,不一刻到了石窟,安放好南台山,便上天复命去了。
再说那田螺女,从海面上慌乱中蹦跳到这山中,刚好停留在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因害怕被发现,不敢动弹,只是微张开嘴轻轻地喘气。不料时间一长,那张开的嘴再也合不拢,田螺姑娘无法变回原形,从此成了一尊僵立的化石。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代,这田螺石受了南台山的灵气慢慢地又成了精。起初她凭借山中的雨雾慢慢地翕动。后来有了生气,便又化作人形,迷惑了好些上山砍柴的青年。消息传开,人们一时不敢登山。忽一日,有个和尚来到此地,听到这样的传闻,半信半疑,爬到山腰,在田螺石前伫立良久后,返身下山抱来一些观音、神佛诸像,安放在田螺石岩中,点上香火,供奉起来。田螺精口中被佛镇住,变化不得,只能微微喘气。那呼出的气与点燃的香烟混合在一起,像白云般一缕缕从岩中飘出,与天空中飘浮着的云朵融聚在一块,化作淡青的云层,继而化作雨雾,滋润着这一片土地,使石正成了一块福地,白云寺由此得名。
据说,清末名士凌螺洲在这山中隐居读书时,常常见到螺石吐白云这一奇观,顿悟出是田螺精在为民造福。于是恭敬地步行至寺前,挥笔写下一副对联:“ 翕螺济雨吐螺津雨;在石白云出石青云。”从此,白云寺香火更盛,故事一直传续下来,对联亦年年贴在寺门前,供人凭吊,引人遐想。
    
               作者单位:广东省平远县地方志办公室                 
              邮政编码:514600



上一篇 锄把子与笔杆子   下一篇 续半联吃半联
随机推荐文章
·银子和歌声
·糊涂喇嘛走好运
·热秀干波
·真假新娘
·西藏商人和印度商人
·吐珍珠的大臣
·商人妻子的秘密
·鱼的命根子在哪里
·石狮眼里流血的故事
·一副骰子
·两个朋友分金子
·措珠丹琼
·央金拉姆
·桔子姑娘
·敏笛林神鸟
·王子尼达次仁
·国王耳朵里的蜘蛛
·厨师扎西旺堆种珍珠
·泽林·尼玛滚觉
·青年阿美曲穷
·青年宇白扎西和妻子夏嘎曲宗
·俄曲河边的传说
·黑面王子
·公主的珍珠鞋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