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名人故事>文章内容

大起大落:上官婉儿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4-27 18:47:28 阅读:9

一直很喜欢唐王朝,没有理由的喜欢。

更喜欢一个传奇的女人。

一个人生被命运涂抹得面目全非的女人。

一个曾经卑贱到人人可以践踏的宫婢。

一双权贵身后覆雨翻云的手。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名臣之后,本该是千娇万贵的大小姐,可惜上官仪因为劝谏李治废后而得罪武则天,在武则天的授意下,上官仪被诬卷入废太子李忠的谋逆案中,上官仪与儿子上官庭芝被诛,家人全部被充宫为奴,那个时候,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之中。而十四年之后,上官婉儿因文才名动后宫,受武则天召见,自此留在武身边负责文书佐理工作,职位相当于机要秘书,而后逐渐参予撰拟诏书,参决奏章,这个时候,她仅仅十九岁。

这其中,武则天废太子李贤的诏书,就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时年,上官婉儿十七岁。而李贤,据说是她的初恋情人。

无能为力的选择啊,权势关乎生死,一步错身败名裂,天后身边的上官婉儿,一开始就注定无从选择,而也许就从这一刻,上官婉儿的一生,就注定不再有她想要的爱情。

再后来,又是一段无奈的感情:唐宗室诸王中,上官婉儿爱上那个“眉目清秀,风姿优雅”的李逸,而李逸却爱着武玄霜,偏偏爱上官婉儿的长孙泰,妹妹又是李逸的妻子,更要命的是,这几人还都是朋友知交,真真是尴尬人偏遇尴尬事。

最后,武则天把上官婉儿嫁给自己的侄子武三思,时年,上官婉儿三十五岁。

伤心人自有怀抱,到了这一步,爱着谁,嫁了谁,其实并没有区别。

再后来皇帝换成中宗李显,经历过了一次废而复立的大喜大悲,同时也过怕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宗自打登基就安安心心的享乐,几乎没有真正参与过政事,他的政权其实牢牢的把握在四个女人手里,一边是中宗的妻女韦氏皇后和安乐公主,一边就是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政局在这四个女人的手里,完美地平衡着。

其实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走在一起,仅仅是因为她们都是武氏的媳妇,有着共同的利益,自然会联手对抗作为第三股力量的韦氏,本来这种完美的平衡可以平缓过渡下去,可惜历史总是可叹,偏偏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崔湜的男人搅了进去。

史载武三思生性粗鄙且又喜欢沾花惹草,上官婉儿与他在政治上的利益结合远远大于二人的夫妻情份,后来上官婉儿遇到据说当时“艳冠长安”的美少年崔湜,不但把他带进宫中时时相见,甚至还真的把一缕情思也系在这个草包枕头身上,一路帮他平步青云,做到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太平公主见到这个崔湜,也常常要求宫女瞒着上官婉儿带崔湜到自己寝宫“侍寝”,一来二去,被上官婉儿发现,后者一怒之下与太平公主决裂,投奔了韦氏。

多数史家记载这段历史时,都会有感慨评论,多数都指摘上官婉儿因儿女情长而不顾李唐江山,白白令的这个王朝又多蹉跎几十年才稳定下来,实在有辱其名门之后的身份。

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这个一生最美丽年华空自蹉跎的女人,当她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爱人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这一次还是注定要做输的那个,而赢家,是掌控自己命运几十年的武则天的女儿,这份阴魂不散的压力,如果换你面对,你会怎样?

 

上官婉儿投奔韦后之后,所立的第一大功便是帮着韦后平定了由太子李重俊发动的政变,在这场再一次发生在玄武门的事变中,上官婉儿失去了她的丈夫武三思,紧接着,这位刚刚恢复了自由身的新寡文君,嫁给了中宗李显,先是官秩三品的婕妤,不久又进拜为九嫔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诏命。

掌诏命什么意思?就是代中宗李显草拟诏书昭告天下,又因为中宗不理朝政,换句话说,上官婉儿在这个时候,拥有的权力,远远超越了她作为一介后妃可以掌握的范围。

于是,上官婉儿终于迎来了她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这个从降生那一刻开始,命运就一直由别人来掌握的女人,在经历四十年任由别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随意涂抹的岁月之后,终于凭借自己犀利的手腕还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为自己的家族洗脱了罪名:其祖父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其父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其母郑氏则被封为沛国夫人,第二年,郑氏病故,追谥义节夫人。

这一切,虽然晚来了四十多年,但是,那个曾经无比显赫的上官氏族,终于又夺回了它的赫赫威名,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介弱女子,那个曾经的卑贱女奴。

也许是作为对当年自己母亲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弥补,李显甚至答应了上官婉儿重新兴建了上官家族府邸的要求,于是,上官婉儿拥有了自己的府第,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在上官婉儿的要求下,中宗李显任由自己的这位宠妃出居宫外私宅,从此上官婉儿每日出入皇宫私邸,就象今日我们上下班一样自如,更搞笑的事,有时候堂堂皇帝李显若要见自己的这位妃子,还得亲自到她家去报到。

再然后,李显的皇后与女儿安乐密谋毒杀李显,事后秘不发丧,并召来上官婉儿拟诏,但是这一次,上官并没有按照韦氏母女的要求立安乐为皇太女,她选择了李显的庶子温王李重茂。

她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认准韦后与安乐没有平定天下的本事,于是她选择李氏宗室的正统血脉,这一次,这个在上官婉儿看来足可以令她在这次政变中稳稳保命的政治选择,还是断送了她的性命。

其实她什么都没有看错,韦氏母女的确没有那个能力做到天下一统,最终继承王位的也的确是李氏宗室的正统血脉,可惜她唯独没有看准的是,后来做了皇帝的人是李隆基,他的父亲是相王李旦,中宗李显第一次被废之后,武则天自立女皇之前指定的最后一任皇帝,虽然一样是金枝玉叶皇族血脉,但是有上官婉儿这个草诏的人存在,李隆基的皇位,永远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李隆基诛杀上官婉儿的理由,自然不会是上官婕妤没有立他为帝,他选的理由,在于她在平定太子之乱时,诛杀了太多李氏族人。

那个让她攀上权力巅峰的理由,也是终结她戏剧般一生的理由。

这个一直身处在权力中心的女人,这个经天纬地指点江山的女人,这个曾经左右了大唐历史走向的女人,她的真实面目终于湮灭在历史中,看不清,讲不明。

后来读全唐诗,居然看到她的绝句,始知张说说她“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这一大串溢美之词,并非只是简单的迎合玄宗而友情夸奖。

再后来读到她游骊山的所做的诗文:“岁岁年年常扈驿,长长久久乐承平。”更是惊异到无话可说,这个亲手搅浑了中唐历史的女人,她的愿望,居然是希望长长久久的和平与安乐。

可惜,人总是身不由己的。

 

一直很喜欢唐王朝,没有理由的喜欢。

更喜欢一个传奇的女人。

一个人生被命运涂抹得面目全非的女人。

一个曾经卑贱到人人可以践踏的宫婢。

一双权贵身后覆雨翻云的手。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名臣之后,本该是千娇万贵的大小姐,可惜上官仪因为劝谏李治废后而得罪武则天,在武则天的授意下,上官仪被诬卷入废太子李忠的谋逆案中,上官仪与儿子上官庭芝被诛,家人全部被充宫为奴,那个时候,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之中。而十四年之后,上官婉儿因文才名动后宫,受武则天召见,自此留在武身边负责文书佐理工作,职位相当于机要秘书,而后逐渐参予撰拟诏书,参决奏章,这个时候,她仅仅十九岁。

这其中,武则天废太子李贤的诏书,就出自上官婉儿的手笔,时年,上官婉儿十七岁。而李贤,据说是她的初恋情人。

无能为力的选择啊,权势关乎生死,一步错身败名裂,天后身边的上官婉儿,一开始就注定无从选择,而也许就从这一刻,上官婉儿的一生,就注定不再有她想要的爱情。

再后来,又是一段无奈的感情:唐宗室诸王中,上官婉儿爱上那个“眉目清秀,风姿优雅”的李逸,而李逸却爱着武玄霜,偏偏爱上官婉儿的长孙泰,妹妹又是李逸的妻子,更要命的是,这几人还都是朋友知交,真真是尴尬人偏遇尴尬事。

最后,武则天把上官婉儿嫁给自己的侄子武三思,时年,上官婉儿三十五岁。

伤心人自有怀抱,到了这一步,爱着谁,嫁了谁,其实并没有区别。

再后来皇帝换成中宗李显,经历过了一次废而复立的大喜大悲,同时也过怕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宗自打登基就安安心心的享乐,几乎没有真正参与过政事,他的政权其实牢牢的把握在四个女人手里,一边是中宗的妻女韦氏皇后和安乐公主,一边就是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政局在这四个女人的手里,完美地平衡着。

其实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走在一起,仅仅是因为她们都是武氏的媳妇,有着共同的利益,自然会联手对抗作为第三股力量的韦氏,本来这种完美的平衡可以平缓过渡下去,可惜历史总是可叹,偏偏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崔湜的男人搅了进去。

史载武三思生性粗鄙且又喜欢沾花惹草,上官婉儿与他在政治上的利益结合远远大于二人的夫妻情份,后来上官婉儿遇到据说当时“艳冠长安”的美少年崔湜,不但把他带进宫中时时相见,甚至还真的把一缕情思也系在这个草包枕头身上,一路帮他平步青云,做到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太平公主见到这个崔湜,也常常要求宫女瞒着上官婉儿带崔湜到自己寝宫“侍寝”,一来二去,被上官婉儿发现,后者一怒之下与太平公主决裂,投奔了韦氏。

多数史家记载这段历史时,都会有感慨评论,多数都指摘上官婉儿因儿女情长而不顾李唐江山,白白令的这个王朝又多蹉跎几十年才稳定下来,实在有辱其名门之后的身份。

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这个一生最美丽年华空自蹉跎的女人,当她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爱人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这一次还是注定要做输的那个,而赢家,是掌控自己命运几十年的武则天的女儿,这份阴魂不散的压力,如果换你面对,你会怎样?

 

上官婉儿投奔韦后之后,所立的第一大功便是帮着韦后平定了由太子李重俊发动的政变,在这场再一次发生在玄武门的事变中,上官婉儿失去了她的丈夫武三思,紧接着,这位刚刚恢复了自由身的新寡文君,嫁给了中宗李显,先是官秩三品的婕妤,不久又进拜为九嫔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诏命。

掌诏命什么意思?就是代中宗李显草拟诏书昭告天下,又因为中宗不理朝政,换句话说,上官婉儿在这个时候,拥有的权力,远远超越了她作为一介后妃可以掌握的范围。

于是,上官婉儿终于迎来了她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这个从降生那一刻开始,命运就一直由别人来掌握的女人,在经历四十年任由别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随意涂抹的岁月之后,终于凭借自己犀利的手腕还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为自己的家族洗脱了罪名:其祖父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其父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其母郑氏则被封为沛国夫人,第二年,郑氏病故,追谥义节夫人。

这一切,虽然晚来了四十多年,但是,那个曾经无比显赫的上官氏族,终于又夺回了它的赫赫威名,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介弱女子,那个曾经的卑贱女奴。

也许是作为对当年自己母亲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弥补,李显甚至答应了上官婉儿重新兴建了上官家族府邸的要求,于是,上官婉儿拥有了自己的府第,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在上官婉儿的要求下,中宗李显任由自己的这位宠妃出居宫外私宅,从此上官婉儿每日出入皇宫私邸,就象今日我们上下班一样自如,更搞笑的事,有时候堂堂皇帝李显若要见自己的这位妃子,还得亲自到她家去报到。

再然后,李显的皇后与女儿安乐密谋毒杀李显,事后秘不发丧,并召来上官婉儿拟诏,但是这一次,上官并没有按照韦氏母女的要求立安乐为皇太女,她选择了李显的庶子温王李重茂。

她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认准韦后与安乐没有平定天下的本事,于是她选择李氏宗室的正统血脉,这一次,这个在上官婉儿看来足可以令她在这次政变中稳稳保命的政治选择,还是断送了她的性命。

其实她什么都没有看错,韦氏母女的确没有那个能力做到天下一统,最终继承王位的也的确是李氏宗室的正统血脉,可惜她唯独没有看准的是,后来做了皇帝的人是李隆基,他的父亲是相王李旦,中宗李显第一次被废之后,武则天自立女皇之前指定的最后一任皇帝,虽然一样是金枝玉叶皇族血脉,但是有上官婉儿这个草诏的人存在,李隆基的皇位,永远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李隆基诛杀上官婉儿的理由,自然不会是上官婕妤没有立他为帝,他选的理由,在于她在平定太子之乱时,诛杀了太多李氏族人。

那个让她攀上权力巅峰的理由,也是终结她戏剧般一生的理由。

这个一直身处在权力中心的女人,这个经天纬地指点江山的女人,这个曾经左右了大唐历史走向的女人,她的真实面目终于湮灭在历史中,看不清,讲不明。

后来读全唐诗,居然看到她的绝句,始知张说说她“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这一大串溢美之词,并非只是简单的迎合玄宗而友情夸奖。

再后来读到她游骊山的所做的诗文:“岁岁年年常扈驿,长长久久乐承平。”更是惊异到无话可说,这个亲手搅浑了中唐历史的女人,她的愿望,居然是希望长长久久的和平与安乐。

可惜,人总是身不由己的。


再后来,又是一段无奈的感情:唐宗室诸王中,上官婉儿爱上那个“眉目清秀,风姿优雅”的李逸,而李逸却爱着武玄霜,偏偏爱上官婉儿的长孙泰,妹妹又是李逸的妻子,更要命的是,这几人还都是朋友知交,真真是尴尬人偏遇尴尬事。

最后,武则天把上官婉儿嫁给自己的侄子武三思,时年,上官婉儿三十五岁。

伤心人自有怀抱,到了这一步,爱着谁,嫁了谁,其实并没有区别。

再后来皇帝换成中宗李显,经历过了一次废而复立的大喜大悲,同时也过怕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宗自打登基就安安心心的享乐,几乎没有真正参与过政事,他的政权其实牢牢的把握在四个女人手里,一边是中宗的妻女韦氏皇后和安乐公主,一边就是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政局在这四个女人的手里,完美地平衡着。

其实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走在一起,仅仅是因为她们都是武氏的媳妇,有着共同的利益,自然会联手对抗作为第三股力量的韦氏,本来这种完美的平衡可以平缓过渡下去,可惜历史总是可叹,偏偏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崔湜的男人搅了进去。

史载武三思生性粗鄙且又喜欢沾花惹草,上官婉儿与他在政治上的利益结合远远大于二人的夫妻情份,后来上官婉儿遇到据说当时“艳冠长安”的美少年崔湜,不但把他带进宫中时时相见,甚至还真的把一缕情思也系在这个草包枕头身上,一路帮他平步青云,做到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太平公主见到这个崔湜,也常常要求宫女瞒着上官婉儿带崔湜到自己寝宫“侍寝”,一来二去,被上官婉儿发现,后者一怒之下与太平公主决裂,投奔了韦氏。

多数史家记载这段历史时,都会有感慨评论,多数都指摘上官婉儿因儿女情长而不顾李唐江山,白白令的这个王朝又多蹉跎几十年才稳定下来,实在有辱其名门之后的身份。

可是,又有多少人想过,这个一生最美丽年华空自蹉跎的女人,当她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爱人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己这一次还是注定要做输的那个,而赢家,是掌控自己命运几十年的武则天的女儿,这份阴魂不散的压力,如果换你面对,你会怎样?

 

上官婉儿投奔韦后之后,所立的第一大功便是帮着韦后平定了由太子李重俊发动的政变,在这场再一次发生在玄武门的事变中,上官婉儿失去了她的丈夫武三思,紧接着,这位刚刚恢复了自由身的新寡文君,嫁给了中宗李显,先是官秩三品的婕妤,不久又进拜为九嫔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诏命。

掌诏命什么意思?就是代中宗李显草拟诏书昭告天下,又因为中宗不理朝政,换句话说,上官婉儿在这个时候,拥有的权力,远远超越了她作为一介后妃可以掌握的范围。

于是,上官婉儿终于迎来了她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这个从降生那一刻开始,命运就一直由别人来掌握的女人,在经历四十年任由别人在自己的生命中随意涂抹的岁月之后,终于凭借自己犀利的手腕还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为自己的家族洗脱了罪名:其祖父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其父上官庭芝追赠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其母郑氏则被封为沛国夫人,第二年,郑氏病故,追谥义节夫人。

这一切,虽然晚来了四十多年,但是,那个曾经无比显赫的上官氏族,终于又夺回了它的赫赫威名,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介弱女子,那个曾经的卑贱女奴。

也许是作为对当年自己母亲所做的一切事情的弥补,李显甚至答应了上官婉儿重新兴建了上官家族府邸的要求,于是,上官婉儿拥有了自己的府第,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在上官婉儿的要求下,中宗李显任由自己的这位宠妃出居宫外私宅,从此上官婉儿每日出入皇宫私邸,就象今日我们上下班一样自如,更搞笑的事,有时候堂堂皇帝李显若要见自己的这位妃子,还得亲自到她家去报到。

再然后,李显的皇后与女儿安乐密谋毒杀李显,事后秘不发丧,并召来上官婉儿拟诏,但是这一次,上官并没有按照韦氏母女的要求立安乐为皇太女,她选择了李显的庶子温王李重茂。

她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认准韦后与安乐没有平定天下的本事,于是她选择李氏宗室的正统血脉,这一次,这个在上官婉儿看来足可以令她在这次政变中稳稳保命的政治选择,还是断送了她的性命。

其实她什么都没有看错,韦氏母女的确没有那个能力做到天下一统,最终继承王位的也的确是李氏宗室的正统血脉,可惜她唯独没有看准的是,后来做了皇帝的人是李隆基,他的父亲是相王李旦,中宗李显第一次被废之后,武则天自立女皇之前指定的最后一任皇帝,虽然一样是金枝玉叶皇族血脉,但是有上官婉儿这个草诏的人存在,李隆基的皇位,永远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当然,李隆基诛杀上官婉儿的理由,自然不会是上官婕妤没有立他为帝,他选的理由,在于她在平定太子之乱时,诛杀了太多李氏族人。

那个让她攀上权力巅峰的理由,也是终结她戏剧般一生的理由。

这个一直身处在权力中心的女人,这个经天纬地指点江山的女人,这个曾经左右了大唐历史走向的女人,她的真实面目终于湮灭在历史中,看不清,讲不明。

后来读全唐诗,居然看到她的绝句,始知张说说她“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这一大串溢美之词,并非只是简单的迎合玄宗而友情夸奖。

再后来读到她游骊山的所做的诗文:“岁岁年年常扈驿,长长久久乐承平。”更是惊异到无话可说,这个亲手搅浑了中唐历史的女人,她的愿望,居然是希望长长久久的和平与安乐。

可惜,人总是身不由己的。



上一篇 真实的“花木兰”——巾帼英雄秦良   下一篇 历史上的“美人计” 传奇背后的残
随机推荐文章
·龙井茶的传说
·虎跑梦泉
·龙井茶的传说和发展
·龙井传说
·西湖龙井的传说
·虎跑泉的来历
·金牛湖
·玉泉
·油炸桧
·猫儿桥
·梅花碑
·苏东坡画扇判案
·东坡肉
·华家池
·飞来峰
·呼猿洞
·初阳台
·和尚戏乾隆
·杏婵
·凤凰山
·小黄龙(黄龙洞的来历)
·豆腐桥
·吴山第一泉
·打龙王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