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国外民间故事>文章内容

法国民间寓言故事:喜鹊老鹰向老鼠借粮食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8-11-3 5:51:07 阅读:5

  有一年冬天,喜鹊和老鹰都没有粮吃了,喜鹊就跑到老鼠家里来借粮食。
 
  他来到了老鼠家的大门口,看见两只小老鼠,小老鼠就问喜鹊:“你来干什么?”
 
  喜鹊说:“我家里没有粮食了,我想来借点粮食。”
 
  “怎么借呀?”小老鼠问。
 
  “小沾光,小沾光,回家问你们老沾光,家里有粮借几担,小斗借来大斗还,转过年,打下粮来就归还。”
 
  于是小老鼠就回去告诉大老鼠说:“爷爷,外边有人借粮。”
 
  “是什么样子的人呀!”大老鼠问。
 
  “头戴黑礼帽,身穿紫光袍,长的不矮也不高。”
 
  “他怎么说的呀?”大老鼠又问到。
 
  “小沾光,小沾光,回家问你们老沾光,家里有粮借几担,小斗借来大斗还,转过年,打下粮来就归还。” “ 借几担给他好了”大老鼠说。
 
  两个小老鼠各自背了一担粮食给了喜鹊,喜鹊谢过之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路上遇见了老鹰,老鹰问他在哪儿借的粮食,喜鹊不想得罪老鹰,但又怕老鹰抢走他的'粮食,只好告诉了他。老鹰又问他怎么借的,喜鹊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整他的办法,于是告诉老鹰说:
 
  “小混蛋,小混蛋,回家问问老混蛋,家里有粮借几担,大斗借了小斗还,转过年,打下粮食不定还不还。”
 
  老鹰便来到了老鼠家门口,看见两只小老鼠,张口就问:
 
  “小混蛋,小混蛋,回家问问老混蛋,家里有粮借几担,大斗借了小斗还,转过年,打下粮食不定还不还。”
 
  小老鼠吓得赶紧回去告诉大老鼠说:“爷爷,外边又来了一个借粮食的。”
 
  “说什么呀?”
 
  “小混蛋,小混蛋,回家问问老混蛋,家里有粮借几担,大斗借了小斗还,转过年,打下粮食不定还不还。”
 
  “长什么样呀?”
 
  “一个大汉子,戴着黑帽子,穿着黑袍子。”
 
  大老鼠气的胡子直抖,就对小老鼠说:“别借给他,别让他抓住你们了,就告诉他家里粮食不多了。”
 
  小老鼠出去之后,就将爷爷的话转告给了老鹰,老鹰怒了,想抓住小老鼠,但小老鼠飞快地跑回屋,气的老鹰在外边直哆嗦,但却拿他们没办法。
 
  就这样,可爱的喜鹊借到粮食了,而可恶的老鹰却没有借到,知道为什么吗?


  第二年冬天,喜鹊又去老鼠家借粮,像去年那样。这次喊得和上次一样,可是喊了很多遍都没有小老鼠出来,只有一只大老鼠哭丧着脸出来了,喜鹊问大老鼠:“你家的小老鼠呢?”大老鼠抬起头,被吓坏了,紧张地说:“你要干什么,你要把我也吃了吗?上次你才把我的小孙孙叼走的,这次连我也要吃了啊!”喜鹊满脸疑惑,问:“我上次找你家借粮,你还让你孙子给我挑了两担呢。”大老鼠说:“原来是你呀,你找我干啥?”喜鹊说:“我找你借粮,我家又没粮了。”大老鼠说:“你家是不是太穷了,又没粮了,不是说今年还吗?”喜鹊说:“对不起了,我明年一定还。”
 
  大老鼠背了一袋粮给喜鹊,喜鹊说:“谢谢了!咦,你家小孙子去哪了?”大老鼠叹了口气说:“哎……那天有只鸟找我借米我不借,它就把我孙子叼走了。”喜鹊说:“原来是它把你小孙子叼走了,我会去找它算账的。”大老鼠说:“你认识它,谢谢你了。”喜鹊飞走后心想:要是当时不骗老雕就好了。它很愧疚于是,来到老雕家门口对老雕说:“对不起,我上次骗了你,但是你也不能把人家孙子叼走吧。”老雕说:“那还不是因为没得吃了才叼走的.嘛!”喜鹊说:“要不我分你一担吧。”喜鹊分给了老雕一担。第三年冬天,老雕还给喜鹊了一担,喜鹊还给了大老鼠四担。喜鹊对大老鼠说:“这几担就是还给你的了。还有我要替我朋友跟你道个歉。”大老鼠笑着说:“没关系,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到了喜鹊还食物的'时候,经过喜鹊一年辛勤劳动,终于收货了许多食物。
 
  它还是按以前保证过的“小沾光,家去问问老沾光,有粮借几担,小斗借着大斗还,转过年,打下粮来就归还。”它托着三四担粮食来到了老鼠家门口,找了一下四周,去年的那两只小老鼠呢?它又往洞里望望,洞里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它又轻声朝洞里喊了一声,“有人吗?”洞里隐隐约约传来声音,那声音还带有哭腔,那声音问:“你是谁,来干什么?”“我是小喜鹊,您还记得上一年,我来借粮食吗?现在我还回来了。”大老鼠走了出来,喜鹊说:“对了,上次那两只小老鼠呢?”大老鼠伤心地说:“别提了,上次老雕来借粮食,说:“小猫菜,家去问问老猫菜,有粮借几担。大斗借了小斗还,转过年,打下粮食不定还不还。”然后我说了一声没有。老雕就把两只小老鼠叼走了,一直没回来。
 
  喜鹊自言自语地说:“我真不应该说谎来骗老雕,不然,现在就不是这样了。”最后,它把所有的粮食都送给了老鼠家。

  第二年的冬天,老鼠没有粮吃了,于是老鼠爸爸就命令两只小老鼠去喜鹊家借粮,还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
 
  两只小老鼠很快就到了喜鹊家,两只小喜鹊刚好在外面玩,看到两只小老鼠,就问他们:“你们要干什么?”小老鼠说,“小沾光家去问问老沾光,有粮借几担,小斗借了大斗还,转过年,打下粮来就归还。"小喜鹊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小老鼠的`请求,于是小喜鹊就跑回家里挑出两担粮分给两只小老鼠。他们俩在回家路上碰见老雕,老雕也没有食物了,于是就问小老鼠,这些粮哪来的啊?又是怎么借的?老鼠就说,这是喜鹊家来的,你就对他们说:"小沾光家,去问问老沾光有粮借几担,小斗借了大斗还,转过年打下粮食就归还。"老雕按照小老鼠说的去做,真的借到了粮。
 
  从此小老鼠和老雕成了好朋友。

  这一个冬季,喜鹊又饿肚子了,喜鹊飞到了母鸡家,看见了几只小鸡,喜鹊说:“小鸡借点粮给我,今年借了明年还。”几只小鸡问妈妈说:“妈妈,喜鹊来借粮了。”母鸡问:“喜鹊说了一些什么话?”小鸡们说:“它说借点粮,今年借了明年还。”母鸡说:“好吧,借点给他,谁叫他那么可怜。”于是小鸡们就借了几担粮给喜鹊,喜鹊兴高采烈地往家走。
 
  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老雕,老雕正愁没有粮食就想让喜鹊分它几担粮食,喜鹊舍不得分粮食给老雕。见喜鹊犹豫不决,老雕恶狠狠的对它说:“如果你不给我粮食,我就把你还有借你粮食的`家伙都吃掉。喜鹊听完后马上分了几袋粮食给老雕,把它打发走了。
 
  其实喜鹊一点也不想给老雕粮食,但喜鹊又怕不把粮食给老雕,老雕饿急了真的会把自己吃了,或者去吃掉小鸡。喜鹊不希望善良的小鸡被吃掉。所以它把粮食分给了老雕。
 
  喜鹊带着剩下的粮食回到了家,这个冬天喜鹊终于没挨饿了。
 



  第二年冬天,喜鹊又去老鼠家借粮,像去年那样。这次喊得和上次一样,可是喊了很多遍都没有小老鼠出来,只有一只大老鼠哭丧着脸出来了,喜鹊问大老鼠:“你家的小老鼠呢?”大老鼠抬起头,被吓坏了,紧张地说:“你要干什么,你要把我也吃了吗?上次你才把我的小孙孙叼走的,这次连我也要吃了啊!”喜鹊满脸疑惑,问:“我上次找你家借粮,你还让你孙子给我挑了两担呢。”大老鼠说:“原来是你呀,你找我干啥?”喜鹊说:“我找你借粮,我家又没粮了。”大老鼠说:“你家是不是太穷了,又没粮了,不是说今年还吗?”喜鹊说:“对不起了,我明年一定还。”
 
  大老鼠背了一袋粮给喜鹊,喜鹊说:“谢谢了!咦,你家小孙子去哪了?”大老鼠叹了口气说:“哎……那天有只鸟找我借米我不借,它就把我孙子叼走了。”喜鹊说:“原来是它把你小孙子叼走了,我会去找它算账的。”大老鼠说:“你认识它,谢谢你了。”喜鹊飞走后心想:要是当时不骗老雕就好了。它很愧疚于是,来到老雕家门口对老雕说:“对不起,我上次骗了你,但是你也不能把人家孙子叼走吧。”老雕说:“那还不是因为没得吃了才叼走的.嘛!”喜鹊说:“要不我分你一担吧。”喜鹊分给了老雕一担。第三年冬天,老雕还给喜鹊了一担,喜鹊还给了大老鼠四担。喜鹊对大老鼠说:“这几担就是还给你的了。还有我要替我朋友跟你道个歉。”大老鼠笑着说:“没关系,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到了喜鹊还食物的'时候,经过喜鹊一年辛勤劳动,终于收货了许多食物。
 
  它还是按以前保证过的“小沾光,家去问问老沾光,有粮借几担,小斗借着大斗还,转过年,打下粮来就归还。”它托着三四担粮食来到了老鼠家门口,找了一下四周,去年的那两只小老鼠呢?它又往洞里望望,洞里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它又轻声朝洞里喊了一声,“有人吗?”洞里隐隐约约传来声音,那声音还带有哭腔,那声音问:“你是谁,来干什么?”“我是小喜鹊,您还记得上一年,我来借粮食吗?现在我还回来了。”大老鼠走了出来,喜鹊说:“对了,上次那两只小老鼠呢?”大老鼠伤心地说:“别提了,上次老雕来借粮食,说:“小猫菜,家去问问老猫菜,有粮借几担。大斗借了小斗还,转过年,打下粮食不定还不还。”然后我说了一声没有。老雕就把两只小老鼠叼走了,一直没回来。
 
  喜鹊自言自语地说:“我真不应该说谎来骗老雕,不然,现在就不是这样了。”最后,它把所有的粮食都送给了老鼠家。


上一篇 法国民间故事:哥伦布借粮   下一篇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席子下的小妖精
随机推荐文章
·石榴树的传说
·门神的来历
·毓璜顶的故事
·玉皇大帝与龙口长把梨的传说
·扁担岛的传说
·古神话中的黑水、昆仑与蓬莱
·八仙过海
·蓬莱的八仙传说
·牧童巧赚落山坡
·皇妹劝兄休战到登州
·滕小国的传说
·龙泉塔的来历
·落凤山的传说
·微山湖的传说
·旱天为什么没露水
·龙山的传说
·尤伯的眼泪
·脚踢乾隆
·不义之财不可取
·钟璜的故事
·姑山的传说
·铁嘴李三
·奇妙的石礅
·张扮截“报马”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