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文化类节目如何走得更远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12-2 6:04:35 阅读:5

  黄河与万里长城唯一交汇的地方是哪里?“孟姜女哭长城”哭倒的是哪一段长城?河西走廊地区的汉长城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节目《长城长》中被一一揭晓。

  《长城长》是近期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特别策划推出的一档以长城为主题的文化综艺季播节目,围绕长城文化,以“综艺答题+文化解析”的形式,在寓学于趣中,与场内外观众一起穿越长城沿线,发掘长城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核。《长城长》开播当日,奔腾融媒客户端、视频号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微博同步直播,节目亮点碎片化内容也得到网友大量转发,在新浪微博“内蒙古卫视长城长”话题下,开播首期互动量逾千万。

  以知识竞答为主线,《长城长》将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融入歌舞、戏曲表演之中,赋予了节目别样的舞台呈现。

  《长城长》总导演郭慧说,每期节目会以一场集音乐、舞蹈、实景演绎于一体的文化大秀及“长城文化解读官”生动有趣的主题讲演开场,主题内容涉及“丝路古韵”“昭君出塞”“抗战烽火”“生生不息”等题材。现场声、光、电、大屏幕视频配合,开启本场长城探知之旅。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迅速崛起。从《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诗词文化浪潮,到《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的走红,文化类节目不断涌现,并成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让传统文化和当下产生强关联,如何引发年轻观众的共鸣和碰撞,如何平衡传承和创新?这都是对原创文化节目的巨大挑战。

  郭慧认为,文化类节目要想走得更远就得不断创新,文化类节目不仅要成为“智慧的化身”,还要集音乐、舞蹈、实景于一体,将多种节目样态与文化元素嫁接在一起。好的文化具备流行的潜质,但是在内容同质化的今天,策划者需要具备深度挖掘内容独特价值的能力,将优质内容的价值放大,并且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代内容消费者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精细的社交化运营传播,才能助力好的内容出圈,“节目的火爆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透过《长城长》节目的延伸,长城文化被更多人触摸、熟知,让大家来共同了解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整个交往交融交流的过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类节目从兴起到兴盛,既是价值的回归,也是时代的必然。感官娱乐固然可以解压放松,但情感的共鸣、思想的愉悦,才是人类精神价值的根本体现。

  对于电视文化类节目下一步怎么走,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看来,如果节目营销推广做不好,将来也很难持续,“电视文化节目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瓶颈。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除了政府的引导,社会各界的喝彩,一个节目生存发展还要在市场大潮中进入良性循环,自我造血。”


上一篇 多部作品待播 历史正剧有望突围   下一篇 一束光的力量
随机推荐文章
·问渔亭濑仙问渔访友的故事
·倪翁与白猿的故事
·仙女照镜
·老鼠偷油
·招隐洞
·天鹅孵卵
·大肚岩
·丹室
·白蛇路
·龙耕路
·婆媳岩、舅轿岩
·“莲宗五祖”释少康
·“台宗六祖”释智威的故事
·胡诞地
·截脉岭
·望娘滩的传说中的最后一滩——龙滩
·长江边的传说·金鱼鞋垫
·鲤鱼石
·洛神传说
·湘妃竹的由来
·李冰杀江神
·十八根铁链锁着的青铜巨棺
·活了一百零三岁的胡老爷子
·长江由来的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