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用光影镌刻精神丰碑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8-5-7 18:01:49 阅读:4

  歌剧电影《沂蒙山》不久前与观众见面。影片以民族歌剧《沂蒙山》为蓝本,沿用导演黄定山、编剧王晓岭、作曲栾凯、主演王丽达、王传亮等歌剧版原班人马,用光影镌刻沂蒙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挖掘人民与人民军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深刻内涵,在充分展现歌剧表演魅力的同时,运用电影艺术手段,使作品呈现崭新的艺术魅力,为民族歌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作出有益探索。

  歌剧电影主要包含戏剧、音乐、电影三大要素。作为歌剧的银幕迁移,歌剧电影的叙事需兼备音乐抒情性和戏剧故事性。歌剧电影《沂蒙山》抓取获救与毁灭、牺牲或偷生、别离与相见的戏剧关键时刻,在舞台动作和人物命运的走向层面,制造出强烈的情感冲突,以崇高与卑劣、喜悦与恐惧、期盼与失落等强对比段落结构故事,增强了剧情感染力,突出了电影的叙事特点。

  歌剧电影《沂蒙山》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影片中,层峦叠嶂的山石、雄壮巍峨的山体让人产生崇高感,空间的并置分割、高低错落营造视觉冲突。镜头运用再度强化了戏剧冲突,在海棠婚礼、九龙村长山洞义举、林生带队掩护群众等段落中,镜头的升降、前后景的变化、景别的转换,有选择、有设计、有意义。

  在抒情段落部分,导演多选择旁观者视角,采用小景别镜头随人物缓慢运动,在自然动感的影像中突出叙事重点,汇聚成情感洪流。夏荷托孤、林生海棠两地思恋等中景和前景都是写实的,但背景氤氲着大色块的写意元素,无论是悲壮的牺牲场景,还是忧伤的思恋情绪,都呈现出写实与写意的水乳交融。影片运用抽帧等速度处理、叠化等剪辑处理以及大远景和特写结合的手法,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影片的诗意表达。在以色彩区分的蒙太奇段落,戏剧情境或为生死相隔或为身在梦境,画面呈现大片的金黄色麦田,加上深情唱段的烘托,影片精神的表达更具情感穿透力,使观众沉浸在剧情之中,获得共鸣与震撼。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12日 20 版)


上一篇 《扫黑风暴》:真实的雷霆行动是作   下一篇 电影《柳青》:扎根大地,仰望星空
随机推荐文章
·阿热善温泉传说故事
·樊梨花与木垒河
·新疆维吾尔民间故事精选
·新疆民间故事——玉的传说
·香妃的故事
·尼曼芝与霍宁芝
·扎穆里姑娘
·燕子
·九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后娘的故事
·连心溪的故事
·台湾民间故事《不老泉》
·台湾民间故事之蛇郎君
·台湾民间故事——元宵怀念椅子姑
·台湾民间故事:阿里山的传说
·台湾民间故事:邱罔舍的故事
·台湾汉族民间故事——鸭母王
·台湾民间故事——林半仙
·台湾高山族的神话传说
·半屏山的传说故事
·足迹传说
·风水传说
·神仙传说
·地道传说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