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预防手足口病 学会识别重症病例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7-7-31 21:31:02 阅读:3

本年1-6月,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3287例,比去年同期下降52.97%。其中重症24例,比去年同期下降59.32%。聚集性疫情361起,比去年同期下降58.36%。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根据近五年监测数据,北京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以4-9月份为主,5-7月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儿童普遍易感,并且可多次感染,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

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但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并以托幼园所为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传播:患者、无症状感染者都是该病主要传染源。可通过胃肠道传播,还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以及唾液、疱疹液、粪便、咽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污染手、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食具、床上用品、内衣甚至水等,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物品等都可以造成传播。

症状:潜伏期多为2-10天,病程一般7-10天。多数患儿先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现疹子,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儿还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多数7-10天可以自愈,极少数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高发季,公众要有六注意

1、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2、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3、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4、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5、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后,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消毒处理;

6、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晨午检工作,如出现手足口病病例,应按要求采取停班、停园措施,家长应给予理解与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蔓延。

学会识别重症手足口病例

出现下列情况,请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

根据北京以往资料,手足口病患儿中99%左右是轻症,即使病情加重,绝大多数也能痊愈。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以支持治疗为主。家长除及时就医外,还应注意给孩子补充足够水分,保证充足休息,清淡饮食,少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地方,症状消失前一周不要上幼儿园或小学,以免疾病传播扩散。

文/庞星火(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一篇 幼童误喝清洁剂 这些“身边危险”   下一篇 男子因妻子患癌致精神焦虑 杀3子
随机推荐文章
·炎黄子孙
·大禹治水
·黄河来历的传说
·满是小蛇的铜钟
·黄河龙棺
·冯夷当河伯的故事
·李闯王渡黄河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黄河神话传说
·黄河民谣
·黄河的成语
·关于黄河的诗歌
·香玉
·一丈青
·郁金裙牡丹
·玉田轶事
·状元红
·紫斑牡丹的传说
·紫牡丹
·“刘师阁”的传说
·牡丹传说
·牡丹逸事
·放羊娃与牡丹花
·牡丹文化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