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翰墨飘香“润”襄城——第十二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侧记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9-11-30 15:48:14 阅读:3

  八月襄城,书画流芳;陇中大地,翰墨飘香。八月的通渭县,绿意盎然,惬意凉爽,到处涌动着四海宾朋相聚的欢快热烈,满城充溢着丹青翰墨的浓厚气息。

  8月16日上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旅厅、甘肃省文联,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分项活动——第十二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在通渭县南园体育公园隆重开幕。

  这是通渭人民艺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每个人心潮澎湃、热切期盼。

  8月16日一大早,开幕式还未开始,市民纷纷来到通渭县南园体育公园,公园里人来人往,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八月行走,最美是遇见定西,最惬意是来到通渭。通渭县历史文化厚重,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战国秦长城遗址横贯全境,红军长征更是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红色印记。

  自古以来,通渭人民一直崇尚书画艺术,形成了“人人爱书画,个个练书画,家家挂书画”的通渭现象,通渭更是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诗词之乡”。

  近年来,通渭县成功举办11届书画文化艺术节,“人人爱书画,户户挂中堂”“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的独特通渭现象传承弘扬、大放异彩。

  走进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一家画廊连着一家画廊,一个摊位接着一个摊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齐聚通渭,切磋交流、相互学习。

  在天象文化综合体西裙楼二楼,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通渭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时代中国’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甘肃通渭巡展)”正在火热进行,八个展馆内作品陈列整齐,展出的100件作品有50件是国画,50件是油画,题材丰富、形式多元、画艺精湛。

  同时,八大美院及全国高校名师的100件美术作品精彩亮相艺术节。“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全国高校名师的作品,这些老师都是当下中国画领域最为活跃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能够引领通渭当地书画艺术创作和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黄华三将自己在北京创作的国画《喀什父子》带到了通渭参展。他说,“一路上我深刻感受到了通渭老百姓对中国传统书画的热爱,他们携家带口、一家老少跑来看画展,真的让人很感动,可以看到通渭对传统书画文化的传承。”

  一个个宽敞明亮的画廊,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将人们带入艺术的世界。

  在天象综合体广场上,蓝色的帐篷搭满了广场,人们驻足观赏、热切交流。

  通渭县常家河镇的杨琨正在摊位上画葡萄,杨琨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研习国画,她非常擅长画写意花鸟。在兰州带孙子的她,艺术节期间专程赶到县城参加书画艺术节。

  研习书法40多年的中国书画院研究员寇介高说:“艺术节真的非常好,给热爱书画的人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带动了通渭县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书画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通渭人的精神之气,建立了他们与这个世界的精微联系。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淳朴勤劳的通渭人民用书画滋养着人文、涵养着性情、养育着灵气、感召着贤能、推动着经济。

  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出通渭。踏上通渭这片土地,你无需被喧嚣裹挟,被浮躁叨扰,在美丽的牛谷河畔、鹊桥之上,你可以安静下来,追寻长征足迹,浸润陇上神泉,品读诗书画卷。

  目前,通渭县有书画创作人员1万多人,有文化企业106家,画廊装裱店、培训机构及文房四宝销售店800多家,书画经纪人2600多人,全县年书画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同时,通渭籍书画经纪人在县外经营画廊280余家,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兰州等地建立了联系基地,有效促进了通渭与外地的书画交流。

  翰墨飘香,文脉流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耕读通渭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谦虚


上一篇 兰州市文化馆举办专题书法讲座   下一篇 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开幕
随机推荐文章
·楼台牡丹
·刘师阁的传说
·蓝田玉
·枯枝牡丹的传说
·昆山夜光
·军门花园
·焦骨牡丹与枯枝牡丹
·火炼金丹
·画中牡丹
·花王和花后
·金黄牡丹的传说
·花二乔的传说
·荷苞牡丹
·汉牡丹
·谷雨和牡丹
·灌园叟晚逢仙女
·葛巾
·高员外晒元宝
·豆绿
·丹炉焰
·歹刘黄的传说
·翠牡丹
·慈禧与牡丹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