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文章内容

中新观陇新闻+作品联展第15站:书香弥漫兰州新区 展览艺犹未尽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20-12-19 18:58:44 阅读:3

  中新网兰州8月10日电 (魏建军)7月31日至8月9日,中新观陇·新闻报道暨书法绘画影像作品联合展第15站在兰州新区图书馆举行。“每一幅作品都让人有一种很强的心灵震撼。”游客李倩看完展览后感慨,这样的展览让她耳目一新,尤其是用一个词概括一个地方的发展,比如说像兰州新区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让她对这个地方的认识有很强的纵深感。

  7月31日至8月9日,中新观陇·新闻报道暨书法绘画影像作品联合展第15站在兰州新区图书馆举行。 魏建军 摄

  连日来,联合展吸引新区党政机关、企业、市民3000余人前来参观。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副主任王雯说,“这种融合展十分新颖,第一次来参观这样的展览。中新社甘肃分社对于新闻报道的创新意识越来越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很值得学习。”

  “让陇原大地的声音传播得越来越远,让全世界都能看到,展现甘肃的美好风貌,不论美景、美食还有人文风情,都是非常值得进行国际间的交流。”王雯说。

  此次展览是中新社甘肃分社耗时一年,联合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巴子画话等机构和业界人士,邀请全国多位书法家和绘画师结合中新社日常采写的新闻作品,探索创新报道和传统书画艺术的融合表达。

  图为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和中新社甘肃分社一行座谈交流。 艾庆龙 摄

  联展分为《每周一词》《周周有画》《二十四节气》《影像作品》《国际传播》五个篇章,在甘肃全省巡展。第15站放在新区收官,意义重大。兰州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近年GDP增速蝉联甘肃省第一,尤其2022年在新区成立十周年之际,中新社针对兰州新区主导产业、对外开放、生态治理以及科教文卫各方面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报道,全面展现了新区从一片荒滩到一座现代新城的巨大嬗变。

  图为《中新观陇·每周一词》书法鉴赏扑克牌,每张扑克的书法作品对应一周新闻主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即一期融合报道,讲述了兰州新区十年发展历程。魏建军 摄

  中新观陇·新闻报道暨书法绘画影像作品展览将甘肃风俗文化、工农业、科技教育等成就于一体,整体“打包”向外界推广甘肃。兰州新区科技局办公室负责人姜猛表示,此次展览体现了强烈的媒体创新意识,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新闻紧密结合起来,扫二维码还可以保存到手机再分享,“艺”犹未尽,参观完后回家继续回味传统文化。

  图为兰州新区党政机关及企业代表参观展览。 李亚龙 摄

  二十四节气板块,吸引了兰州新区中川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刘昌秀的驻足,让她印象深刻。她说,这种创新绘画了甘肃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还配上了打油诗,很有意思。甘肃地大物博,很多地方她都没去过,但通过展览如同“游历”了各地。

  此次联合展由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主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甘肃分公司承办,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兰州新区图书馆协办,甘肃银行、红川酒业全程支持。巡展的书法作品由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提供,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书法师陈增元现场挥毫泼墨。魏建军 摄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级书法师,中国当代水墨画研究院理事陈增元说,这种书法、书画与新闻的结合形式非常好,不仅弘扬了传统书法绘画,还传播了甘肃各地区的新闻元素。看完展览后他现场挥毫泼墨,写了“精气神”等几幅字,并赠予参展者。


上一篇 书学通天道 笔端见心性——郑鹏飞   下一篇 甘肃引“书法盛宴”到“家门口”:
随机推荐文章
·瑶族用布缠头的传说
·瑶族牛生日的传说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药仙姑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洒丕鲁的传说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习阿发的传说
·彝族民间故事:老叫虎揭露常贡爷
·彝族民间故事:杨状元回乡
·彝族民间故事:麂子告啰巴
·彝族民间故事:蛇马寨子与水井龙的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好好画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黄牛、黑牛打架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咚咚咚,咚咚里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打人还给钱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根雕上的碎瓷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一个小葫芦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阿菠萝的故事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父子同心修福国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雪鹅救难雪山中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巧手张核雕记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相好树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铜牛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草帽人传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打山匠谋财害命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三人遇险石门山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