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
欢迎光临本站
首页 | 中国民间故事 | 中国神话故事 | 国外民间故事 | 国外神话传说 | 传奇故事 | 名人故事 | 野史趣闻 | 儿童文学 | 传统文化 | 教育知识 | 百科知识 | 文化动态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神话故事>文章内容

《聊斋志异》白话文:吴令

作者:佚名 来源:故事谷 时间:2016-12-11 20:16:41 阅读:6

    吴县有位县令,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为人刚毅梗直。吴县民俗最敬重城隍神,当地人用木头雕成神像,再披上锦制衣服,把神像打扮得栩栩如生。每到城隍神的诞辰,居民们都要敛资做神会,用华丽的车子拉着神像,在大街游行;打着五颜六色的旗帜和各种各样的仪仗,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呜呜哇哇,跟着看热闹盼人挤满了大街小巷。时间长了,做神会成了风俗习惯,每年都不敢稍有懈怠。

    有一次,这位县令外出,正好碰上做神会。便命游行的队伍停下,询问究竟,人们告诉了他。县令又得知做神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禁大怒,指着神像斥责说:“你是主管一个县的城隍神,如果冥顽不灵,就是糊涂昏庸的鬼,不值得人们供奉你;如你有灵,就应该知道爱惜民力,怎么拿这些无益的花费,来耗费民脂民膏呢!”骂完,命人把神像拉倒在地,打了二十板子。从此才破除了这个旧习。

    县令为官清正无私,只是年纪轻轻,很贪玩。一年多后,有一次他偶然在官衙中上梯子掏屋檐下的鸟窝,失足掉了下来,摔断了大腿,不久就死了。人们听到城隍庙中传出县令愤怒的吵嚷声,似乎在和城隍神争执,连续几天也没停止。吴县的人不忘记县令的恩德,聚集到城隍庙里为他们调解。又另建了一个祠堂,供奉县令,争执声才消失了。县令的祠堂也称城隍庙,春秋按时祭祀,较原来的城隍神更加灵验。吴县至今还有两个城隍。


上一篇 《聊斋志异》白话文:巧娘   下一篇 《聊斋志异》白话文:口技
随机推荐文章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打人还给钱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根雕上的碎瓷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一个小葫芦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阿菠萝的故事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父子同心修福国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雪鹅救难雪山中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巧手张核雕记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相好树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铜牛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草帽人传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打山匠谋财害命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三人遇险石门山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猎人奔逃毕摩山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天宝的福气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飞来的艳福
·彝族民间故事-麂子老公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丑可里渡口传奇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猎人奇遇
·彝族民间故事-报恩的白兔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青猴大王被封印
·漾濞彝族民间故事-人类的起源
·彝族民间故事-关于彝族火把节的来
·彝族民间故事-十二花仙绣苍山
·彝族民间故事-石窝铺壁留真言
Copyright © 2007-2014 鬼故事网 版权所有